有關臨床護理的論文

  護理臨床教學目前已成為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心理護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

  摘 要 作為患者有各種生理、心理需要。其中生理需要為醫生所熟悉理解,容易得到滿足,但是他們的心理需要比較內涵,難以發現,容易被忽視。當一個患者住院時,他的心理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重要,所以護理人員自己要懂得心理與生理之間的辯證關係,同時要指導患者的心理護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結合工作實際,淺談對臨床上急慢性患者和手術患者的心理護理的認識。

  關鍵詞 心理護理 臨床護理 應用

  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心理護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心理護理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已得到普遍認可並廣泛應用於臨床護理實踐。心理護理作為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應貫徹臨床護理全過程,遍及護理實踐的每一個角落。做好心理護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導。

  對急性患者的心理護理

  因為急性患者不是面臨生命威脅,就是遭受軀體傷殘,心理處於高度應激狀態。此時,如果進行良好的心理護理,就會緩和其緊張情緒,有助於轉危為安。否則,如果在患者心理高度緊張之時,再加上搶救時的?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渙即碳ぃ?突峒又夭∏椋?踔獵斐裳現睪蠊?R虼耍?交と嗽幣?樸誥嚀宸治雒扛黽斃曰頰叩男睦磣刺??員閿姓攵孕宰齪眯睦砘だ懟?/p>

  使患者感到有安全感:醫護人員的醫德和技術是患者獲得安全感的基礎。為了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減輕精神痛苦,醫護人員還應針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對急性患者,無論病癒後如何,原則上都應給予肯定性的支援和鼓勵,儘量避免消極暗示,尤其是來自家屬、病友方面的消極暗示,使患者身心放鬆,有安全感。

  使患者對醫護人員有可信感:醫護人員嫻熟的醫療操作技術和嚴謹的工作作風,不僅是贏得時間使患者轉危為安的保證,同時對患者來說又是心照不宣的支援、鼓舞和依靠力量。使患者對醫護人員有可信感,從而獲得安全感。

  使患者對醫護人員有親切感:急性患者大都求醫心切,一旦進入醫院,頓有絕路逢生之感。醫護人員應當做到緊張而又熱情的接診。親切而又耐心的詢問,悉心體貼關懷周到,使患者感到在危難之時遇到了救命的親人。這種良好的醫患關係,會使患者對醫護人員有親切感,患者會積極配合搶救治療。

  對慢性病患者的心理護理

  慢性患者隨著病情變化,有時高興、有時悲傷、有時滿意、有時失望;緊張、焦慮、憂愁、憤懣、急躁、煩悶等消極情緒也經常出現。有些患者,由於長期的疾病折磨,性格特徵也往往發生變化。那種興高采烈、生機勃勃的形象不見了,代之以動作遲緩、情感脆弱、謹小慎微、被動依賴、敏感多疑,以自我為中心等表現增多。他們過分關注肌體感受,過分計較病情變化,一旦受到消極暗示,就會迅速出現抑鬱心境,有時還可產生悲觀厭世之感。對慢性患者的心理護理,必須緊緊圍繞慢性疾病病程長、見效慢、易反覆等特點,調節情緒、變換心境、安慰鼓勵,使之不斷振奮精神,頑強地與疾病作鬥爭。

  心理護理應當與生理護理結合進行,做到身心積極效應互相促進。例如,慢性患者多出現疼痛、發熱、嘔吐、呼吸困難、心悸等症狀,易引起不良情緒,醫護人員應當親切安慰,並及時妥善處理,患者自然就會好轉。又如,慢性患者除每天口服藥物外,還經常進行肌肉注射靜脈點滴,這對那些痛閾低的患者來說也常常引起引起焦慮。技術熟練的護士常常能取得患者的信賴。再如患者的飲食,不僅要考慮到患者的營養需要和禁忌,也要講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環境條件等。

  心理護理在手術中的應用

  手術前患者的心理護理:大量臨床觀察和研究均證明,患者術前的這種恐懼和焦慮,將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如失血多、癒合慢等。而且,這種惡劣的情緒狀態還易致併發症。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為此應當進行術前心理諮詢。諮詢應由有權威的醫生和護士進行,耐心聽取患者的意見和要求,向家屬詳細交代病情,闡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對手術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證,不應向患者交待什麼千分之一的危險性。權威性的諮詢對患者獲得安全感極為重要,還有依據不同的患者,用其恰當的語言交待術中必須承受的痛苦。

  如準備在局麻下做腹部手術,就應告訴患者術中牽拉臟器時會感到不適和牽拉痛,屆時應有思想準備,並行深呼吸,努力放鬆,可以減輕痛苦等。對術後如需用鼻飼管、引流管、導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儀器者,術前也應向患者說明,使患者醒來後不致懼怕。又如需作氣管插管,或術後放置鼻導管的患者,因將影響說話,應事先告訴他們到時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病房護士還應介紹手術醫生和護士情況,在患者面前樹立手術醫生的威信,以增強患者的安全感。要患者看一下術後觀察室,介紹一下術後護理措施也是有益的。

  手術後患者的心理護理:由於患者的身體組織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都會體驗到刀口疼痛,加之身體不能自主活動,又怕刀口流血或裂開,多產生焦慮不安的心情。開始,他們感到當前的痛苦難熬,過2~3天疼痛緩解之後,就又擔心愈後的情況了。因此,對術後患者的心理護理是很重要的。幫助患者緩解疼痛,醫生護士都應體察理解患者的心情,從每個具體環節來減輕患者的痛苦。

  比如,術後6小時內給予藥物止痛,可以大大減輕術後全過程的疼痛。等到體驗到劇烈疼痛再給鎮痛藥,就會加劇以後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減輕疼痛,聽他喜歡的音樂也能減輕疼痛。鼓勵患者對疾病的認識。有一部分患者手術後帶來部分機體生理功能的破壞或殘缺,造成身體缺陷的患者必然產生缺陷心理。尤其對突然致殘的患者,護士術前要交待病情,並給予同情、支援和鼓勵,讓他們勇敢地承認現實、接納現實。幫助患者克服心理抑鬱,患者不願說話、不願活動、易激惹、食慾不振及睡眠不佳等。

  患者的這種心理狀態如不及時地排解,必將影響患者及時下床活動,而不盡早下床活動會影響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產生營養不良、靜脈血栓或繼發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幫助患者解決抑鬱情緒。要準確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氣質和心理特點,注意他們不多的言語含義,主動關心和體貼他們。某些生活不便之處要細緻照顧,如餵飯、協助打電話等。總之,使他們已經意識到能夠順利渡過手術關,爭取早日恢復健康。

  篇2

  管理規範化臨床護理教學的研究

  摘要:護理臨床教學目前已成為護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傳統教學中學生尚未能主動的進行學習,創造性思維方面稍顯滯後。所以輸送高素質人才,為社會創造價值,並在臨床實踐中提高護理教學質量成為我院勢在必行之事。

  關鍵字:臨床護理;實踐;職業素養;帶教管理;法律知識

  0引言

  護理學是引導學生在實踐學習中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相關知識和方法,學習基本知識,掌握專業護理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科,是臨床護理教學的重要環節。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應用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專業的技術能力成為具有較強能力的核心技術人員是該科目的重點。本院通過近幾年的不斷探索與研究,在順應要求、遵循原則的情況下,變革求新,建立更加規範、系統、科學的護理教學管理模式,使得臨床護理走上一個新的臺階。

  1 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

  建立臨床教學醫院的管理體系,細化到各崗位,包括:護理部主管教學領導、組長、與教學老師。明確總帶教人員,由其負責制定教學計劃,落實實踐方針,徵求集體意見及建議,並處理帶教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教學領導小組由教師組成,由護士長帶領,確保工作能順利實施開展。通過體系的建立,職能的明確使工作中處處有人管,層層有規劃。

  2 改進臨床護理師資隊伍建設

  本院醫學護理教育在隨著醫學不斷髮展的條件下,積極探索醫學護理教育工作中發現的問題、規律與解決辦法。結合人才培養教育中的新問題、新思路、新觀念及新方法,建立了培訓體制,培養了大批人才。採用資格認證與聘用制,對其進行集中培訓,分為入學提高與崗位模擬等方法進行就業培訓。培訓分為崗前與崗位培訓,分別包括:講座班,講座科室小課堂、教學查房、課件設計與操作、教學理論與方法、教學技能、課件設計製作、語言規範、教育心理學等內容。帶教老師會定期接受理論與技能的考核,督促和指導帶教老師牢固教學理念,不斷嘗試改革創新教學模式,積極思考解決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構建能力為宗旨綜合素質突出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並存的的教學醫院臨床護理系統為目標,使得護理教學任務更加新穎及高標準的完成。

  3 加強學生崗前的管理

  學生進院實習時都要有為期一週的崗前實踐培訓,瞭解醫院整體概況、工作管理制度,熟悉工作環境、學習醫護常規、職業禮儀、交流溝通技巧,對如何處理醫療糾紛與防止護理工作差錯,護理操作技術能有一個全方面的掌握。儘快適應工作角色,明確實習目的,嚴格遵守勞動紀律考核要求。以主人翁的心態全面投入到工作中,同時樹立起正確的工作價值觀,專業知識意識、優化服務意識、增強安全防範意識,儘快掌握所學知識並運用於醫學實踐中,爭取順利通過操作技能考核進入臨床實習工作中。

  4 帶教過程中的管理

  4.1 專題講座

  由護士長、臨床護理專家等擔任授課教師,定期安排專題講座,並根據實習計劃及時調整。從護理職業素質與修養、安全防範教育、患者健康教育、護理程式及應用、法律在護理中的重要性、如何與患者溝通以及護理行業的職業道德等方面作為重點,並採取多媒體授課的方式,向學生灌輸正確的護理思想、瞭解護理行業的發展動態。不僅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專業素質,同時也提高了教師的授課技巧等各方面水平。

  4.2科室小課堂

  與專題講座同樣,定期舉行一次科室小講課,但週期較短。一般由護士長制定授課計劃,基本包括專業技術的操作、如何將護理應用與專科中、儀器的適用、常見多發病因的研究,健康基本教育等內容,目的使學生能充分的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能把控所學知識,將其運用與臨床護理中,成為綜合性臨床護理人才。

  4.3護理專家檢查教學

  由院內安排護理部護理專家,每月兩至三次對相應科室進行教學檢查,對如何進行教學查房進行檢查與指導。通過對其方式方法、知識掌握、流程技巧的檢查,發現問題,做出指導與示範。必要時可進行一對一的點評與指導,提高教員教學能力。

  4.4注重法律知識教育

  按照法律的規定,護士在沒有達到國家規定水平時,是不能獨自進行工作的,必須在執業護士的嚴密監督和指導下,並且是在嚴格遵守護理操作規程的前提下來為患者實施護理工作的,如果不這樣的話就會被法律認為是侵犯了患者被正常護理的權力。因此,護生在進入臨床實習前,必須在相關法律以及規則制度的條件下來進行護理工作。

  4.5 生動有趣的多樣型教學方法

  在定期舉行專題講座的基礎上,授課老師通過製作多媒體課件,尋找多樣性的授課內容及授課方式,提高學生對臨床護理的興趣,加強對知識的記憶力。如通過多媒體制作的教學片可以演示人體組織的結構圖,通過動態生動的詮釋檢查方法及操作步驟。內科老師也可將心臟的整體結構作為研究物件,利用幻燈片演示心臟、心房跳動的頻率等,使得學生對知識有更具體形象的認知。授課教師也可通過學生不同的情況採用針對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更多獲取臨床護理新的知識以及工作中的技巧及處理問題的方法手段。

  4.6對教學過程、效果進行總結

  教學管理部門要及時對教學進度、教學質量、教學方法等進行檢查,發現不足並改進。接受學生對教師的授課評價,採納意見及建議,進行積極的溝通與交流,掌握學生對臨床護理教學的整體學習情況。在實習期即將結束前,由學生填寫調查意見及建議反饋表,對整體的臨床實踐護理工作進行總結與評價,發現不足並改進,最後評選出優秀帶教教師。同時帶教教師也要通過座談會的形式對整體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學習經驗,發現漏洞並共同制定改進措施。這樣不僅雙方都能完善自我在臨床中的角色作用也調動了師生在整體臨床實踐教育中的積極性,為後期臨床護理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良好的鋪墊作用。

  5結束語:

  通過對臨床護理教學模式的規範,健全教學組織管理體系及制度,臨床教學的內容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樣,調動了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拓寬了業務知識水平及提高了教學能力、素質。在今後的臨床教學實踐中,帶教老師應保持好積極性與主動性,為臨床教學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能使臨床護理的學生收貨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參考文獻:

  [1]張小磊.護理工作中容易被忽略的客觀性[J].中華護理雜誌,2013.04

  [2]於麗霞,劉建新,李姿.案例討論在護生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誌,2013.09

  [3]唐駿,丁麗麗.加強醫院實習護士管理經驗探討[J].新疆醫學,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