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營銷專業本科畢業論文

  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市場營銷已經滲入到各種各樣的企業裡,不僅是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國有企業也都在講市場營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應用型市場營銷專業建設

  【摘要】

  按照培養面向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市場營銷一線崗位“懂專業、技能強、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標要求,本文從教學團隊建設、課程與教學資源、教學方式方法、實踐教學等幾方面提出了應用型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方案。

  【關鍵詞】

  市場營銷專業;應用型大學;轉型發展

  教育部在《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嚮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中指出: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人才供給與需求關係深刻變化,面對經濟結構深刻調整、產業升級加快步伐、社會文化建設不斷推進特別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高等教育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質化傾向嚴重,畢業生就業難和就業質量低的問題仍未有效緩解,生產服務一線緊缺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養結構和質量尚不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要求。各地各高校要從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大局出發,切實增強對轉型發展工作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擺在當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

  一、教學團隊建設與改革

  實施梯隊培養計劃,培養名師,培育優秀青年骨幹教師,實施雙師素質發展計劃。為進一步提高青年教師理論聯絡實際能力,在引進有市場營銷實踐經驗人才基礎上,制定雙師素質教師訓練計劃。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絡,輪派教師到企業單位掛職鍛鍊,鼓勵青年教師到企業一線相關崗位兼職,瞭解生產第一線的發展情況,積極參與企業生產實踐活動,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在校企合作中提高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與實際工作能力。要求擔任理論課程的教師經過專業培訓,必須具有獨立指導實習實訓能力。加強學術交流與合作,建設穩定的高階職業經理人兼職教師庫,完善市場營銷師資隊伍結構。積極支援青年教師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教學團隊成員參加專業學術會議、教學培訓,積極帶動青年教師參與國家和省級課題研究。加強院校合作,鼓勵教師校際交流,制定交流計劃,通過學術訪問、進修、考察學習、課題合作、課程合作等方式進行交流,開拓視野,掌握學科前沿。為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本著開門辦學、廣集社會優勢力量的原則,吸引優秀的高素質職業經理人、企業領袖作為客座教師,補充完善市場營銷專業專兼職師資隊伍,逐步形成一支“專業”與“應用”相結合的高素質“雙師型”師資隊伍,確保教學與生產的緊密結合。

  二、課程與教學資源

  一面向社會需求,整合課程體系,建設核心課程群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是市場營銷專業綜合改革工作的重點,整合課程體系要瞄準專業發展前沿,緊密面向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緊密根據市場營銷專業崗位的要素組成,從崗位能力和職業生涯規劃分析入手,以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崗位能力與職業通用能力相結合,整合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實施模組化的課程結構,建立適用於應用型本科營銷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二協同開發精品教學資源課,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加強精品課程資源建設。充分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和網路技術,加強資源共享課的建設與開發,協同合作,共建共享優質資源。目前很多省教育主管部門都建設了一些高等教育共享資源,比如遼寧省本科教學網已推出近200門大學資源共享課和視訊公開課程,這些課程彙集大學名師和優勢資源,是最好的教學寶庫。本專業可結合教學需要,充分利用這些平臺,通過與開發學校和主講教師進一步合作和再開發,充分發揮精品課程的作用,共建共享優質資源。加強應用型本科特色精品教材建設,根據實踐教學需要,開發實踐系列教材,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編寫出版系列化的、成體系的特色理論教材與實訓教材。

  三、教學方式方法

  一加強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實施學生“認知+體驗”的教學方式改革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能力為本位的現代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中心,實施“認知+體驗”的教學方式。依託資訊科技,模擬模擬與實際相結合,使課堂教學內容和企業實踐相結合,如網路營銷課程教學緊密結合淘寶網等電子商務網站,鼓勵學生網上開店,進行網路營銷體驗;實行開放式教學,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營銷實踐活動,使課堂教學與企業市場營銷和經營管理實踐相結合,如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等課程;實施動態教學模式,根據不同課程、不同內容,採取不同教學方法,師生互動,加深對學習目的和內容的理解,使學習變成學生的自覺行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推銷原理與實務、管理溝通等課程;企業家進課堂,通過授課、講座、研討等形式,以企業家豐富的實戰經驗和親身經歷,使學生能夠實際感受、體驗到什麼是市場營銷、如何進行市場營銷,如市場營銷學、國際營銷學等課程。

  二根據專業課程內容,以模擬案例融合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案例教學法是講授式、啟發式、主動學習式、討論式、互動式、合作式以及團隊式等多種創新教學方法的具體承載。教學團隊將因材施教,針對教學內容蒐集和設計相應案例,案例注重模擬、情景再現、還原過程,並將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互動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方法融入案例中,採取多種靈活方式和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如工業品營銷、渠道與分銷等課程、連鎖經營與管理、物流管理等課程,將結合我國各地裝備製造業等支柱產業和服務業的實際營銷活動蒐集和設計案例,運用真實營銷案例教學,師生互動,實現全方位、動態立體教學。

  三注重開展科研活動,探討培養學生創新和研究能力的教學方法通過科研活動,促進教學活動,結合地方工商企業營銷活動立項,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通過教改科研,探討創新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整合的案例研究和設計;通過專業實習、社會實踐、假期見聞、營銷大賽、讀書報告、課程論文、畢業論文等多種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通過吸收學生參與教師課題研究、鼓勵學生成立調研小組並配備指導教師等形式,開展科研訓練;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法,樹立“問題”意識,培養“問題”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專業課程的不同教學內容,設計適用於市場營銷專業學生的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方法。在提問、啟發、研討、引導、互動、自學、筆記、摘要、案例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探索式的學習能力,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以綜合能力檢驗為重點,探索課程考核新模式和新方法注重以考核方式多樣化引導和促進採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檢驗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鼓勵採用成果性考核大作業、調研報告、讀書報告、課程設計與課程論文等、操作任務考核實際操作、情景描述等、自我評定與小組評定考核學生筆記、學生學習總結、小組協作與配合意識、團隊貢獻等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特別是兩種或多種考核形式相結合來全面評價學生。採用課堂表現、案例發言、課外實踐報告、參加科研活動、營銷情景劇展示小組進行、知識測試、小論文、實踐環節成績等多環節考核綜合評定成績,通過多形式考核方式,既能要求教師積極有效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又能充分調動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實踐教學環節

  緊緊圍繞本專業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營銷實踐核心能力培養這一目標,充實完善實驗教學體系與內容,從就業崗位實際訓練角度開發和優化實驗教學體系。加大實踐環節學時比重、創新實踐教學方法與手段,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營銷實踐能力,進一步優化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計劃,加大實踐教學環節學時比重,使實踐教學學時比例達到35%以上。針對本專業特點,除了在市場調查、銷售管理、推銷技術、網路營銷、管理資訊系統、客戶關係管理等課程中設立基本型、綜合設計型實驗教學環節外,設定市場調查、銷售訓練、客戶關係開發與管理、ERP理論與實踐、網上創業開店等實訓專用周;並根據課程特點,專門設定商務禮儀實訓、策劃實訓等實踐課,使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在市場調查、產品推廣與市場開發、營銷策劃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市場營銷實踐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關於完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思考雷大章西南科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04-15

  2、職業本位的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周朝霞; 周曉敏教育研究2006-06-30

  範文二:市場營銷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改革

  摘要:

  市場營銷專業實訓課程的開設對於高職院校學生未來的就業和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市場營銷專業是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必修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市場營銷能力為目的。然而,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使得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與新型社會市場經濟市場發展的趨勢相脫節,影響了高職院校教育質量。

  關鍵詞:

  職業院校;市場營銷;教學方法;教學改革

  每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市場營銷,只有將自己的產品推銷出去,才能有機會贏得市場,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可以說市場營銷是企業發展的潛力股和核心動力。那麼,如何做好市場營銷工作?首先需要高素質的營銷人才做基礎。隨著市場營銷重要性在各個企業的席捲和蔓延,逐漸擴大了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量,這種社會市場發展形勢給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帶來了挑戰。為了提高高職院校經濟管理類學生的就業質量,為新型社會市場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首先要對傳統的市場營銷課程教學“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進行創新改革,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實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首先,實訓基地硬體設施不完善,資金短缺。由於部分高等職業院校對市場營銷專業實訓課程重視不夠,資金投入較少;一些實訓基地的建設不完全,必要的實訓裝置沒有購買,實訓器材短缺等問題嚴重阻礙了市場營銷實訓課程的高效開展。與此同時,在實訓過程中由於教師疏於管理,導致部分學生違規操作,摧毀裝置壽命,甚至造成裝置直接損壞。其次,實訓課課堂教學方法呆板,缺乏創新意識。部分教師在實訓課的教學中套用課堂教學方法,甚至一些教師仍然沿用傳統的單一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實訓課教學,導致實訓課氣氛沉悶,缺乏應有的生機與活力;整堂課上都是教師在講,教師指示學生動手操作,學生缺乏主動學習和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導致主觀能動性無法發揮。再次,學生手高眼低的學情,沒有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由於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配置與普通高校的課程配置遠遠不同,前者重實踐,輕理論;後者重理論,輕實踐。因此,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生相比於普通高校的學生動手能力更強,但理論知識往往較為薄弱,與我們常常說的“眼高手低”恰恰相反。所以,他們的思維能力不強,做事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和準確的判斷能力。最後,教師的實際操作能力低,經驗不足。由於大多數高職高專學生都是高考落榜的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管理能力差,常常在學習上過於依賴教師,遇到很小的問題都會請教老師,確定了對錯之後才敢走下一步。對此情況,教師必須做好課前計劃,預想每個教學環節都可能出現的問題,並提出必要的解決措施,從而增強駕馭課堂的信心和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於大部分學生在大學時期學習的都是理論知識,因此理論基礎較好,而缺乏實際操作能力。並且,由於年輕的老師經驗缺乏,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甚至懼怕實訓課程教學。

  二、高等職業院校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的策略

  針對上述高等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如不及時解決,勢必對教學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為了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對高等職業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課程教學進行改革迫在眉睫。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此提出了幾點建議和看法,具體如下:

  一就業為導向,準確定位市場營銷課程教改目標。在我國的發展和建設當中,職業教育佔據重要位置。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為新型社會市場輸入合格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進社會市場的繁榮,提升我國經濟建設水平。市場營銷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應該對其價值取向進行準確定位。對於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講,他們是奔著未來就業的目的學習市場營銷課程,希望通過市場營銷課程的學習,以後能夠找到一個好工作,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應該基於學生就業為嚮導。課程改革要以培養學生基本的營銷技能為目的,在實踐過程中積極地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大膽交流,鍛鍊學生的市場營銷基本技能,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人才。

  二注重能力培養,切實構建市場營銷模組化教學模式。職業院校教育目標是與社會發展變革緊密相連的。因此,市場營銷課程的教學應該密切結合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形勢,以培養學生市場營銷能力為根本,強化學生的市場營銷能力,一步步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所以,在課程開始前教師必須認真做好教學計劃,構建模組化教學模式,層次脈絡清晰,按照預定目標迴圈漸進進行,從而一步步達到提高學生市場營銷能力的目的。

  三以學生為主體,不斷革新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方法。新課改大力提倡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做好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將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素質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從而有針對性、目的性地開展市場營銷專業實訓課程教學活動。在對職業院校市場營銷課程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採用多樣化改革手段,一步步強化學生的實踐經驗和技能。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課程實踐、講座、案例分析等實踐活動,根據學生特點興趣愛好進行設計,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積極地全身心投入其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及能力,提高學生的市場營銷技能。結語隨著社會經濟市場的日漸繁榮,社會競爭愈演愈烈,新課改對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職業教育必須緊跟當前社會發展形勢,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技能為目的;滿足社會市場需求,為社會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促進社會市場穩步向前發展。因此,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樹立創新教育理念,認真地做好教學計劃;不斷進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及素養,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幫助學生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譚雪.市場營銷理論在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發展中的應用[D].東北師範大學,2008.

  [2]孫穎慧.高職院校市場營銷專業職業能力研究[D].雲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