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氛圍與有效教學的研究

     有效教學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投入內帶來最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學,是卓有成效的教學;或者說,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儘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效果,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有效教學”需求的就是要有“和諧的課堂氛圍”,有了這種和諧的課堂氛圍,就能夠實現有效教學。
        和諧的課堂氛圍,對於提高教與學的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和諧的課堂氣氛的營造,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和主動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包含著創設和調控兩層涵義,結合實踐,我通常採用下列方法來獲取“有效教學”環境:
        一、創設學生敢於講話、不怕出差錯的課堂心理環境
        羅傑斯曾經說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只有心理安全才能導致心理自由,也才能導致學習的創造性。”那麼,教師如何做,才能為學生創設出一個安全、自由的心理,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不懼怕呢?
        1、尊重學生個體,給予充分信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看待每位學生,充分肯定每位學生的進步。在教學“比的認識”時,一位學生站起來不能流利地回答“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係”,我對這位學生投去了一個期待的目光,並說:“沒關係,大聲地把你的想法說出來,我知道你能行!”就這樣簡單的一句信任的話語,他成功了。從此,他在課堂上發言、提問的機率高了。他的舉動還帶動了全班所有類似他的同學。故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多給學生送去一份信任,要努力在每位學生的心底裡種下一顆自信、不懼怕的種子,促使他們在課堂上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目的,做到教學有效、高效。
        2、融入情感,拉近距離,激發熱情。師生的情感共鳴是課堂心理氛圍的重要變數。經驗表明,教師上課時的積極情感有助於良好的課堂心理氛圍的形成,這種情感還能使教師在無形之中和學生拉近距離,有助於教師走進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學習主動、積極、輕鬆。因此,在課堂上,教師要努力改變身份和學生交談,把真誠的話語和信任的目光、和藹的微笑送給每位學生,為他們營造一個情感交融的課堂氛圍,為有效教學打下伏筆。
        有了上述兩點,和諧的師生關係就能得以順利地建立起來。只有在良好的師生關係背景下,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才能積極有效,才能形成團結合作、互相支援的良好情緒氛圍,才能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
        二、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藝術,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動力
        語文課堂教學藝術是語文教師本身所具有的獨特的創造力和審美價值定向在語文課堂教學領域中的結晶,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課堂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教學經驗”、“教學技能”、“教學技藝”發展的高階階段和理想境界。         每個班都有一部分學困生,學困生也有自尊心,也有榮譽感。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他們在表演、組織、唱歌、繪畫等方面的特長,讓他們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使他們對學習漸漸感興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全班學生的有效互動,才能達到教書育人的真正目的。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每個教師都有各自的方式方法,我們不強求統一,但我們要強調創新、有效、高效,強調有利於學生的後續發展。
        總之,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啟用或喚醒學生思維活動的“起搏器”,是進行有效教學的關鍵。我們廣大教師要努力為課堂營造一種寬鬆、和諧、民主的氛圍,讓學生能在健康舒適的環境中主動學習,發揮自己的學習潛力,培養出學生敏捷的思維,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為學生的後續發展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1、教學語言藝術。 
語文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進入藝術的境界:第一,音高得當,音強適中,具有語聲美;第二,形象生動,繪聲繪色,具有言辭美;第三,抑揚頓挫,節奏鮮明,具有旋律美;第四,幽默詼諧,妙趣橫生,具有情趣美。
        2、課堂的調控藝術。課堂調控,就教學內容而言,一堂課有難有易、有深有淺。合理調控,就得講究難易相同、深淺適度、快慢得當。課堂調控,就教學情感而言,一堂課有濃有淡、有起有伏。講課時要調控情感節奏,或熱烈,或冷靜,或愉悅,或悲憤,或悠閒,或緊張。在感情傾注上要起伏交替、濃淡相間。教學的高潮部分,感情傾注宜濃一點;其它部分,感情傾注則可談一點。課堂調控,就課堂結構而言,學生主體,教師主導,雙邊活動調控時間有長有短,程式有先有後,節奏有鬆有緊。整堂課得講究動靜交替、講練結合、手腦並用。課堂調控,就教學語言而言,要根據學生聽課的心理和啟發講解的需要來調控,做到快慢交替、急緩相間、斷續得當、強弱有度,使學生思維時刻保持競技狀態,以取得聽課的高效益。
        教學實踐證明,合理地進行課堂調控,能使教學節奏分明,學生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反之,則會使學會思維呆滯、注意力分散,令人昏昏欲睡。
        3、課堂導課的藝術。語文課猶如一支動聽的樂曲,“起調”要扣人心絃,“主弦律”要引人入勝,“終曲”要餘音迴繞。要達到這樣的境界,教師授課前必須精心設計,授課時要審時度勢,要在開篇引導、課堂中指導、收尾誘導上狠下苦功。
        4、課堂教學風格的藝術。語文教師的人格、品格、師德是影響和制約語文教師教學風格的決定因素。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的情感濃重與豐富,是構成語文教學風格的基本因素,可以說沒有情就沒有風格。教學語言的精練、精確、精妙以及語速的快慢都是語文教師教學風格的因素。廣大語文教師要通過實踐的積累、探索、創新,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三、改變教學方法,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息息相關,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課堂的氛圍,只有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孩子全身心地投入。我在教學中力求做到“四導”、“五讓”,即教師誘導、引導、疏導、指導,讓學生讀書,讓學生提問題,讓學生議重、難點,讓學生親手操作實驗,讓學生找答案,儘可能地發揮出每個學生的潛能,讓每個孩子主動參與和動口、動腦、動手、動情。
        四、捕捉“學困生”的閃光點,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