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教學經驗文章3篇

  初中政治教學經驗文章1

  作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師,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上好這門課程,使師生都能夠在教與學中得到快樂,使學生真正將學到的知識用於生活實踐中。思想政治課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品德課的興趣,使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達到教學目的?為此淺談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

  1 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鼓勵學生自覺“明理”

  以往的政治課要使學生明理,教師大多都是照本宣讀,或是居高臨下地灌輸說教,或是羅列大量的事例,教師只是強調自身的說教,而對學生學習內驅力的大小關注甚少,對學生的情感體驗較為漠然。這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政治課的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也就無從談及學生的主動自主學習。要培養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就必須切實改變師生間的互動模式,把握好如下幾個方面:

  1.1 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生在課堂上,對學科學習的態度是更加積極還是消極?對學科學習的自信心是更加強烈還是弱化?這些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關注,教師必須用“心”去與學生交流。教師必須以自己滿腔的熱情、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投身在課堂教學中,感染學生、激勵學生激情滿懷地參與課堂教學,成為學習的主人。

  1.2 遵循感性到理性的認識規律,引導學生自主“論證”。我們要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見解,強調藉助事實依據,尤其是要讓學生將課前自己收集的相關材料來論證自己的觀點,做到“言之有據”。我們不能教條地將結論先於學生的自主論證出現,我們也不該要求學生“迷信”教師或書本內容,要允許和鼓勵學生敢於提出不同的觀點,尋找、收集論證自己觀點的材料。

  1.3 選取指導學生明理的正確方法。在師生學習共同體中,教師既是學習者,同時也要擔當好引導者的色。在指導學生明理方法的選擇上,要尊重初中生身心的特點。對於初中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可多引導他們採用直觀形象的方法。

  例如講述初三第三課《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改善》前,可讓學生對本社群居民或自己的親戚的物質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變化進行調查,讓他們在鮮活的事實面前,切身體會到改革開放的巨大作用,從而激發他們的愛意識,自覺參與各種愛國行動。也可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選用有關改革開放成就的資料片,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同樣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

  2 重視案例教學,滲透德育教育

  政治課程的教育不僅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政治、經濟常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特別注意對案例的分析。案例的作用在於可以將枯燥的理論生動化,有利於學生理解抽象的知識。例如,在講授《感受責任》時,筆者運用了毒奶粉的案例,展示了很多受害嬰兒和受害家長的圖片,學生受到了很大的震撼。然後,筆者引出責任問題:責任包括哪些?有的學生說:等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責任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有的說:作為一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有責任保護祖國。有的說:當在街上遇到有困難的人們時,我們有責任向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有的說:當好朋友犯了錯誤時,我們有責任去了解和寬容他們。通過啟發式的教學,更容易讓學生從身邊的事例中瞭解什麼是責任。對話式的交流方式,讓學生和教師處於平等的對話地位,使學生願意主動地認識和接受事情的本質。

  3 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科學地評價每一個學生新課程評價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僅僅關注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的獲得情況,更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以及相應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識、有能力、有紀律的創新型人才。

  3.1 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發展。淡化考試的功能,淡化分數的概念,使“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流行了多少年的話成為歷史。

  3.2 評價學生應該多幾把尺子。尺子是什麼呢?就是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如果用一把尺子來衡量學生,肯定會把一部分有個性發展的學生評下去。

  3.3 評價中應遵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學生在這種只有更好的評價激勵下,才會不斷追求,不斷探索和攀登。這才是評價的真正目的。

  以上幾點是我在這一學期教學實踐和學習時的心得。新課程改革已全面展開,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應該儘快成長起來,不要怕摔跤,不要怕挫折和困難,要不斷學習、反思,不斷充實自己,積累經驗,在實踐中去感悟新課程理念,讓實踐之樹常青。

  初中政治教學經驗文章2

  什麼是嘗試教學法?顧名思義是讓學生在舊知識的基礎上先來嘗試練習,在嘗試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自學課本,引導學生討論,在學生嘗試練習的基礎上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嘗試教學法一般分為以下五個步驟:

  1.出示嘗試題。

  2.自學課本——為了促成知識的遷移,教師在學生自學課本前先提出思考題,以便使學生帶著問題邊看書邊思考。

  3.嘗試練習——在這一環節,教師設定的練習題不要太難,要求源於書本,又要高於書本。

  4.學生討論——在討論中,讓學生各抒己見。

  5.教師講解——教師講解中重點突出抓住前後知識之間的關聯因素,進行畫龍點睛的講解,幫助學生溝通知識的內在聯絡。

  嘗試教學法的課堂結構:

  在試驗嘗試教學法的過程中,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程式和六段式課堂結構的結合,教師們簡稱為“五步六結構”,這種新的教學模式,易學易用,大大推動嘗試教學法的推廣應用。

  一 傳統結構

  五個環節:

  1.組織教學;

  2.檢查複習;

  3.新授;

  4.鞏固練習;

  5.佈置家庭作業。

  二 新結構的設計與實踐

  1.基本訓練5分鐘左右

  上課一開始就進行基本訓練,使學生立即投入緊張的練習中,能安定學生情緒,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基本訓練題的設計要注意為新課服務。

  2.匯入新課2分鐘左右

  從舊知識引出新知識,揭示新課題。使學生一開始就明確這堂課學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這一步時間不長,但很重要。只要花一、二分鐘,開門見山,立即轉入新課。

  3.進行新課15分鐘左右

  這是新授課的主要部分,可以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進行新課,如教師講解、學生自學、演示實驗等。由於時間只有15分鐘左右,必須突出重點,集中全力解決關鍵問題,切不可東拉西扯,拖泥帶水。另外,一堂課的教學內容不能太多,寧可少些,但要學得好些。

  4.試探練習第二次嘗試練習,6分鐘左右

  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饋,教師可以重點補充講解,解決中差生學習新知識存在的問題。這一步可以說是“進行新課”的延續,又為下一步學生課堂獨立作業掃除障礙。

  5.課堂作業10分鐘左右

  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新知識,提高練習效率,應該使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安靜地在課堂裡完成作業,這是一堂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佈置作業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為優秀生另外準備題。學生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巡迴輔導,特別對差生,要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

  6.課堂小結2分鐘左右

  學生做完課堂作業並不是課的結束,因為學生通過親自練習,發現了困難,需要得到解決。同時還有一個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業,到底哪幾題對了,哪幾題錯了。所以,應該安排這一步,做好一堂課的結束工作,這樣一堂課的安排就善始善終了。

  這段時間裡,首先根據學生的作業情況,把這堂課所學的知識,教師再重點歸納小結。由於學生經過了十分鐘左右時間集中練習,再聽教師歸納小結,體會就更深了,這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後可以當堂公佈正確的答案,使學生當堂就知道,哪幾題對了,哪幾題錯了,便於課後立即訂正錯誤。如有必要,再佈置適量的家庭作業,也可以預告明天學習的內容。

  嘗試教學法的五步基本教學程式,並不是一堂課的全過程。而是“進行新課”這一階段中的五個步驟,一堂完整的課,“進行新課”的前後還有其他階段。

  初中政治教學經驗文章3

  作為一名初中政治教師,我深感在現行考試製度下,政治遠沒有語數外那麼受重視。中考語數外120分,而政治只有70分。有的學生不是很重視政治這一學科的學習,這給我們的政治教學帶來了一個嚴峻的挑戰。我們除了要正面引導學生學習這一科外,還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探討教學方法。下面我就我這麼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談談如何進行初中思想政治的課堂教學。

  長期以來,現行的中學政治課教學仍然處在以升學為目的僵化教學軌道上。上課教師講空道理,交待知識點,複習時學生背要點,考試時力爭一字不差地答要點。學生通過政治課學到的只是一些條條框框,對他們的成長好像沒什麼意義。所以部分學生不喜歡學,他們認為那是空道理,與他們的生活沒什麼聯絡。

  新的課程標準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提出了挑戰,《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中小學教育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上。”新課標強調,教師不僅是課堂的實施者,更應該是課程的積極開發者。參與課堂教學的主體有兩個——教師和學生。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兩者是對立統一的關係。

  “新”的範疇,它包括利用新的教學手段,採用新的教學方法,補充新的內容、事列、材料等。

  “新”在教學中的具體表現

  1.新的教學手段:包括利用多媒體、漫畫等。

  縱觀全國的教育改革,正是如火如荼之時,開創校園網站,建立計算機網路教室,網上教學,多媒體課件等等,多種形式齊頭並進,現代技術應用於教育是對教育本身一個質的突破。舊式的教學,課堂是教師的舞臺,一本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就要“獨攬天下”。沒給學生充分自由思考的時間,沒讓學生有創新的機會,更不利於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

  政治課應用多媒體教學,將知識串成線、連成網、使之系統化、網路化。圍繞著“網路背景下小組合作學習”、“網路背景下的學生自主學習”、“思想政治課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等,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路資源,進行電子備課,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現代教育手段,能夠變抽象為形象,增加課堂教學密度和容量,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興趣,增強教學效果的作用。我們要運用多媒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學習。

  2.匯入新課要“新”。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妙趣無窮,以吸引學生,以形成愉悅的學習氛圍。“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匯入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從一開始就能將學生的“心”緊緊抓緊,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上課內容上來。

  匯入的題材廣泛,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縱橫古今包攬世界。主要的是要貼近學生,最好是學生身邊的,他們所熟悉的事例。匯入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設疑匯入、講故事匯入、小品匯入、聽音樂匯入、用漫畫匯入等等。不管用什麼形式的匯入,主要能為學生創設學習的情景,能成功把學生的興趣和思維吸引到課堂教學之中就行了。

  3.教學方法要“新”。

  新的教學方法包括:自學討論法、演講法、辯論法、社會調查法、自編自導劇目教學法等。

  ①自學討論法:其主要的做法是自學——討論——精講,目的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②辯論法:第一步根據教學的重點或難點以及當今社會的熱點、焦點而設計正、反辯題。如在進行優良傳統和作風的教育時,可設計正題“現在生活富裕了,仍需提倡艱苦奮鬥”,反題是“現在生活富裕了,不必再提倡艱苦奮鬥”,第二步向學生布置辯題,把學生按正反分組,並確定好各組的主辯手。第三步課堂辯論。第四步教師做總結髮言。

  ③演講法,此方法可在每節課結束前幾分鐘進行,針對所學內容,評論時政熱點,對英雄人物進行讚揚,對壞人壞事進行鞭笞都可以。

  ④社會調查法,結合教材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以豐富學生的感情材料和實踐經驗。活動前教師對調查的目的、內容、形式、步驟以及怎樣聽、怎樣看、怎樣記,回來怎樣寫調查報告等,都要向學生反覆的交代,做到人人明確,心中有數,實踐活動歸來,寫完調查報告後,還要分組討論這次實踐活動的主要收穫。

  4.補充新的教學內容。

  思想政治課要有強烈的新聞性和鮮明的時代性。它要求教師不僅要利用好教材中選取的基本事實和材料,還應該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些生動、具體、富有典型意義的事列、材料,適時適當地充實到教學中去。

  ①主要途徑和內容。第一,堅持看新聞頻道,讀報紙。第二,從觀看的一影片中,從閱讀的書刊中採擷和積累。第三,從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獵取和蒐集。

  ②主要原則和方法。原則之一是要有針對性。原則之二要注意科學性和權威性。

  在教學中注意“新”的同時,還要注意一個“實”的問題。教學要與現實生活相聯絡,增強政治課的鮮活性。

  “實”在教學中的具體體現

  學習思想政治課的一個原則,就是要理論聯絡實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說明社會熱點或在藉助熱點問題理解教材內容,提高認識。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非易事,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出現的一些新事物、新現象、新變化,學生往往存在模糊的認識,因此在教學中要使學生養成關心國內外重大時事的習慣,切實感受到社會生活,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培養髮散思維和創新能力,使課本知識和實際生活密切結合,融會貫通。例如:學生們喜歡看《焦點訪談》,看後,他們說:“社會上經常‘警鐘長鳴’,‘’的危害極大,怎麼還有人要重蹈覆轍?”對此熱點問題,在教學中我結合教材內容著重引導學生理解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一定範圍內,我國還將存在階級矛盾;二是社會主義社會雖然還存在階級矛盾,但不是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根本途徑就是要大力發展生產力。三是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和敵對勢力,必須嚴厲打擊。要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每個公民都要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依法辦事,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鬥爭。這樣,既解除了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疑惑,也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更為重要的是把教材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提高了他們的思想認識水平。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在教學中既要做到“新”,也要“務實”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才能讓我們的政治教學工作更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