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的練習技巧

  掌握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對學習技擊和推手有很大的幫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

  人體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太極拳拳論上則有四兩撥千斤的說法,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們一起學習一下。

  雖然歷史上或者現實中確實存在一些力量驚人,善走如飛的好漢,但畢竟是少數。即使是這些人,他們的能力也都是有限度的。

  對於技擊來說,對付的是同樣的人類,人本身自有的力量也就足夠了,用不著去追求什麼碎金斷玉的奇門絕技,太不現實,或者是一些金鐘罩鐵步杉之流。

  掌握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對學習技擊和推手有很大的幫助,練習整勁和寸勁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內在調息。

  再強的肉身也是肉做的,擋不住利刃,不怕槍扎刀砍那只是個神話;如果遇到會發力的來打,一樣也抵擋不住。武術的幾大要素力量、速度、技巧、“方向***相當重要,很多人都忽略了***”,力量是首要的,力量訓練必不可少。

  利用健身器材加強力量是非常可行的方法,並不像有些人說的太極拳是內家拳,不用練力只管練氣。

  在自身有了足以擊倒對手的力量之後,如何應用出來以施加在對方身上,這同樣關鍵。這就得把力量練到能從足底發至手梢。太極拳的整勁和寸勁不外如此。

  想練出力量一定離不了丹田,丹田是身體力量的集合地,練氣沉丹田在實戰中能爆發無窮的力量。

  “整勁”不用多說了,沒有整勁,人就是散的,談不上什麼發力和抗擊打。這得先通過拳路練習,把身體動作協調一致起來,這是第一步。通過推手,把重心下沉,這是第二步。

  在推手過程中體會如何圓撐,如何把力量放至腳底,如何控制好重心並使用身體的整體力量,這是第三步——其實說白了,就是要用腰胯力,別人的手再怎麼有力也比不上你的腰。

  太極拳整勁的訓練

  技擊的成功與失敗都在腰腿

  還要注意腰與腿的連線的關節胯。第三句話是:上下前後左右皆然。提到了三維空間腰腿要有機得結合。要研究腰的虛實變化,內氣的充盈。要研究節節放鬆與節節貫穿的矛盾。

  放鬆與貫穿都要靠內氣的主導

  要達一氣貫通的目的。達到周身一家。動與靜都要身備五弓。內氣隨外形的摺疊與旋轉。主要研究下肢的功能。研究腿的虛實變化,膝要有棚勁,要定位。腳要與大地相合。腳尖要會定向。

  兩腿要紮好根,要注意面積

  特別注意胯的練習,胯是上下肢連線的重要關節。胯的鬆與緊辯證尤為重要。鬆緊決定襠的功能。鬆胯有兩種,左右鬆,上下鬆。要求功的有方法。

  兩腿紮好根之後,上身才能自由的舒展,形神才能做到統一協調,所以要練好腿部的力量。

  太極拳整勁的基礎

  整勁靜態的基礎是站樁,強化站樁是為了提高穩定度。穩定度必須厚重紮實,否則必吃虧。武諺說,腳上無力,整勁難發。

  人的兩腳前後站定後,最穩定的狀態是每隻腳的腳掌的掌尖與掌跟都與地接觸,兩腳掌構成四個支地點,形成最大的支撐面積。

  當有一隻腳脫離地面時,支撐面積是原來的一半:而三個點脫離只有一隻腳的腳掌的腳跟或腳尖支撐時,支撐趨向於極其不穩定。所以正確的站樁應當是盡力用四個力點來支撐身體重量,盡力擴大支撐的面積,並且人體的重心必須落在支撐面之內。

  擴大支撐的面積要與動態反應相平衡,兩腳分開過大將限制自身的快速反應能力。如前腳後腳的軸線與發力方向間構成約20°的夾角,穩定度與快速反應能力可兼顧。

  弓步、馬步、僕步和虛步,如果兩腳分開過大會影響快速反應能力。歇步要求兩腿交叉靠攏屈膝全蹲,臀部坐在腳跟和跟腱處,雖然穩定度好,但快速反應力差。

  如果人的兩腳的四個支地點成直線,那麼支撐面積仍然很小,用垂直於這條直線的不大的力就能動搖重心。

  人體重心要儘量壓低,這也是提高穩定度的有效方法。

  穩定度必須厚重紮實且無打滑是整勁產生的基礎,正所謂做人要腳踏實地,整勁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