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畢業論文

  新時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十分重要 ,我們要充分認識因心理健康而引發的各種問題對高校素質教育的影響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係

  摘要 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基本學科,隸屬不同,然而,這兩者卻密切相關,不僅存在相同點,還存在不同點。隨著社會的進步,在高校學生中湧現出了更多的問題,其中心理問題尤為突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發展的瓶頸,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制約。本文首先分別介紹了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進而著重研究這兩者的關係,最後探討整合策略。

  關鍵詞 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關係 研究

  1前言

  現階段正處在社會轉型期,利益需求呈現多元化的特點,各種價值觀念互動碰撞,不可避免地會讓大學生陷入心理困擾、產生衝突。近些年,大學生心理問題尤為突出,患有心理疾病的機率逐步增加,極端事件日益湧現。我們應正確認識這一問題,除思想觀念、政治文化與道德修養會引發這一問題外,還和心理問題存在關聯。因此,本文對於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這兩者內部關係的探討在高校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

  2心理健康教育的內涵

  心理健康代表一種心態,心理健康的人可正確認識自我、科學看待客觀世界,對映著自我調控能力,不存在人格缺陷與障礙。在社會生活中,可與他人友好相處,擁有合理的自我觀念,可正確評價他人,心理滿足行為活動。心理健康教育指藉助心理學原理,面向學生圍繞與心理學相關的理論和方法開展針對性的教育活動。心理輔導與諮詢是該項教育活動的基本任務,旨在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增強心理素質,提高心理防範能力,引導學生形成堅定、健康、優良的心理品質。

  3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指代依託政治觀點,依照思想體系,藉助道德規範,發揮針對性的影響,幫助和引導人們構建滿足階級建設、適應社會發展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社會實踐活動,旨在藉助特定的手段,開展相應的活動,以此來感染和影響人們,使其思想觀念與行為活動發生改變,實現為階級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大量人才的目標。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作用在人的思想,強調意識形態的顯層次,旨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增強思想覺悟,提升道德品質。

  4心理健康和思政政治教育之間的關係

  4.1相同點

  4.1.1工作內容相同心理健康教育緊緊圍繞思想道德素質,且不允許背離三觀標準,思想政治教育依託心理狀態,從工作內容層面而言,這兩者相互滲透、互為前提。學生只有擁有健康、積極的心理,方能主動接受和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同時,轉化為內部信念與行為活動。對於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可為其的開展創造心理條件,且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拓展,也為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新的教學方法。因此,舒緩學生的心理矛盾、攻克心理疾病、調整心理偏差、強化心理健康、保持心理平衡,這是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實用性和有效性的基本途徑。相反,優良、崇高的思想道德可增強心理素質。通常懷有崇高理想、具有遠大追求的學生,與普通學生相比,可正確評價自我與辨別是非,並會藉助頑強的品質與積極樂觀的心態不斷調整心理活動,主動培養形成完整的人格。另外,心理健康教育還能夠借鑑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功方法。

  4.1.2根本任務相同對於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從本質層面而言,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也發生了轉變,進行了外延深入,這是對知識體系以及方法論的全面整合。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主要藉助教育手段來實現教育目的。從學生的層面而言,旨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讓高校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構建科學的認知理念,進而滿足當代社會思想標準。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應有效開展教學活動。主要包含思想教育、德育教育等。另外,高校還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藉助心理諮詢輔導,有效解決學生的各種疑惑。由此可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任務方面具有相同性。

  4.2不同點

  4.2.1工作動機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可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實現預期宣傳效果,實現教育目標,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大學生有效解決心理疾病,及時消除困擾。一般可藉助主題講座、專項輔導和活動宣傳來拓展教學內容。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利用課堂傳授的形式讓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旨在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來提升思想道德素養。綜合來說,前者強調個性化選擇,後者則是在非主動狀態下進行知識學習。

  4.2.2理論基礎心理健康教育由教育、心理與醫學方面的知識共同構成理論基礎,具有一定的理論實踐指導性。主要涉及基礎心理學與性學等多種學科。從理論層面而言,除擁有社會意識形態,還具有個性化特點,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開展建立在社會意識形態之上,主要涉及馬哲理論,並緊追時代發展,推陳出新,與心理健康教育互為對應。

  4.2.3對工作人員的標準截止到目前為止,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時間並不長,正處在初級階段,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大多數人員是從其他學科轉調的,專業學科知識牢固性不夠,接受的系統化培訓與專業化指導不夠全面。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最終的教學和工作效果可能並不理想。但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卻恰恰相反,都受到過專業培養,同時擇優錄取,相應的教學和工作效果必然會很高。

  4.2.4具體任務在具體的教學活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研究學生的心理,不僅具有心理學的相關特點,還擁有高校學生心理特點,強調學生自身的調節能力和外界環境之間的和平相處。而思想政治教育則研究品德思想,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是育心,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是育德,在具體任務中存在差異。

  4.3相互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促進、和諧統一。健康、優良的心理素質主要體現在堅定的意志品質、樂觀的人生態度、開明的處事方式等方面,且也是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有利於健康心理的形成,為其創造了必要條件。與此同時,在高校中開設思想政治教育,還可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提升教育效果。若想讓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單純進行心理指導是不夠的,還應強化思政教育,重視引導,只有這樣,方可獲得可理想的效果。對於學生而言,其心理狀態與素質關乎著思想品德。堅定的意志與健康的情緒是健全的品德結構的基本組成,且必不可少。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可促進優良品質的塑造與形成,同時,有利於思想問題的梳理和解決,效果良好。心理教育作為核心教育,若想提升教育水平,則一定要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綜合來說,這兩者的融合既是可行的,還是十分必要的。為有效、合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想政治教育推向更高的平臺,讓大學生保持健康心理,提升心理教育水平,實現綜合發展,筆者認為迫切需要整合心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5整合策略

  5.1更新觀念,加強人文關懷

  高等教育的相關檔案中明確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在教育實踐中應強化心理健康輔導,加大教育力度,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優良的道德情操。這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明瞭新的發展方向,在具體的工作活動中應積極貫徹上述政策。高校領導以及德育教育工作人員應更新觀念,明確開設和發展心理教育的意義,同時,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滲透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全面整合。另外,還應加強人文關懷,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服務於大學生成長成才,然而,發揮的作用和具體的作用方式均存在差異。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應強化人文關懷,以此來提升教育活動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5.2思想政治教育應借鑑心理健康教育成功的方法,培訓隊伍

  現階段,大學生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較為突出,針對這一問題,各所高校紛紛圍繞心理健康教育成立了特定的管理體系,各不相同,有些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有些則成立心理諮詢中心。然而,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狀況複雜,問題突出,單純藉助幾個教師是不能解決的。因此,高校領導應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峻性,從多種渠道共同著手開展有效的心理諮詢與合理的輔導,同時,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時,相應的主體人員不僅要解讀思想政治理論,還應開闊視野,深入研究,並掌握一定的原則。其教育人員肩負著沉重的教育任務,且區別於心理健康教育。這要求思政政治教育者應依託思想政治教育,有機整合心理健康教育,運用於日常工作。另外,這兩支隊伍還應多多交流,積極分享工作經驗,定期培訓,不斷改進,共同進步。

  5.3擴大渠道,充分發揮正面教育功能

  教育不僅是社會實踐的基本組成,還是教育實踐效果存在的理論支撐。在新時期,教育發展除了彰顯本質規律外,還會受到環境因素的作用。因此,應不斷豐富教育的內涵,改進教育方式,以此來讓學生主動接受、有效吸收教學內容,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增強社會生活能力。可藉助網路技術大面積開展教育活動,擴大影響力,最終衝破傳統觀念。對於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在實踐活動中,理論的豐富與實踐的落實都很重要,並折射在教育方式上。因此,可利用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全面開展教學活動。例如,可實施同輩教育,以此來輔助教育活動。從心理學層面而言,大學生的性格不僅具有開放性,還具有封閉性,在面臨困惑時,傾向於自我調整與朋友傾訴,因此,同輩教育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6結語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政治教育作為高校教育的基本工作內容,共同影響著人才培養情況,決定著學校的發展,且都服務於高校總目標,缺一不可。因此,高校應明確這兩者的內部關係,除要加大抽象研究力度,獲得理論成果外,還應妥善把握實踐層面,全面整合,促進大學生的發展與成才,共同影響,積極配合,有效發揮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小鳳,姜巧玲.高校網路心理諮詢的服務形式探析[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6.

  [2]趙聯.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結合[J].教育學術月刊,20103.

  [3]李雪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途徑的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2010.

  [4]胡新峰,李威娜.以研究式教學加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23.

  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範文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係

  摘要:高校教育就是以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為目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要放在首位,只有保證高校學生思想的先進性和政治立場的純潔性才能保證教育方針和路線的貫徹執行,在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帶動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在就業方面,能夠從思想認識上給予高校學生心理幫助,提升高校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一、對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再認識

  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階段尤為重要,一方面是高校學生已經成為成年人,需要以成年人的心理需求來對待;另一方面隨著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通過心理學和教育學有關知識理論的學習,能夠使高校學生消除心理壓力和思想困惑,能夠自覺的調整心態,培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而且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學生能夠有著健康的心理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因此高校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上就要充分運用心理學、生理學和社會學來教育和引導高校學生,從而培養高校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斷促進和提高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所不可或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所明確的,是培養高校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需要,通過對高校學生進行正確的政治觀點、思想體系和道德標準的教育,就能夠使高校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在思想認識上能夠指導自己的行為活動,而且通過思想政治教育還能夠促進高校學生心理素質、知識技能以及人際關係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各項教育的基礎教育,與心理教育一樣思想政治教育同樣是高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對高校各項教育工作的實施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關係

  前面已經提到了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二者之間雖然有著一定的區別,但是又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而心理健康教育又有效的保證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穩步實施,從而使高校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等全方面得到發展。

  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一致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保證高校學生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為目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從高校學生的心理和生理教育出發,通過心理和生理知識的學習,心理問題的諮詢輔導和良好的行為訓練等等,最終達到高校學生身心健康,能夠有著較強的適應社會的能力,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人,而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通過社會意識形態,信仰以及政治立場等方面的教育來使高校學生在思想和行為上始終保持積極的正確的政治路線,不斷對高校學生得主觀世界進行改造,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高校學生能夠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因此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具有一致性,雖然採用的教育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其最終目的都是為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而服務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

  一個高校學生如果心理不健康那勢必影響到其思想和行為的正確性,高校學生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作為學習的條件,才能夠保證思想政治以及文化知識的學習,不然就不會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在當前就業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尤為重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使高校學生增強自身適應能力,而且能夠面對困難和挫折激發內在潛力,能夠始終做到自尊、自愛、自強,從而保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高校學生心理素質得到提高,那麼在思想政治教育上就能夠事半功倍,對高校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對於在大學生中有效開展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高校教育就是以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接班人為目的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要放在首位,只有保證高校學生思想的先進性和政治立場的純潔性才能保證教育方針和路線的貫徹執行,在高校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帶動心理健康教育,特別是在就業方面,能夠從思想認識上給予高校學生心理幫助,提升高校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反之,如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脫離思想政治教育的,那麼高校學生即便心理素質和適應社會能力有所提高,但是其思想政治落後,也不會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特別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想教育更是與心理健康教育緊密相關的,高校學生有著科學的信仰,不迷信才能保證心理健康。同樣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也對心理健康教育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高校學生有著良好的道德品質就能夠幫助克服心理因素所帶來的各種困難,抵禦住心理壓力等。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始終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指導,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合格人才服務。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一個教育整體,心理健康教育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的保障,而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所在,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互相保證的,高校教師要有機的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為一體,以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導好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培養高素質的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張心琦大連海事大學2008-05-20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屈正良湖南農業大學200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