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報關於讀書的內容大全

  一個人的度量是一種精神力量,是一股強大的文明力量。 下面是由小編給大家整理的 ,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手抄報關於讀書資料1:描寫讀書學習的好句

  每天,我就是在這種沉悶的氣氛中,噘嘴含淚地彈著鋼琴老師佈置的作業,完成媽媽規定的練習任務。

  她鑽進浩如煙海的書籍裡,如魚兒進入了大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

  只見她左手撥絃,右手拉弓,腳不停地在地上打著拍子,顯得那麼投入,又那麼富有感情。

  每當我看完這本書後,都會有一個這樣的想法:有問題的孩子並不是壞孩子,為什麼大人總是和他們過不去呢。

  手抄報關於讀書圖片:

  手抄報關於讀書圖片一

  手抄報關於讀書圖片二

  手抄報關於讀書資料2:讀書心得-印度“賤民”

  借用“很慘”二字。而且最慘的一點是,他們是隱形的。就是慘卻無人問津。賤民是排除在四種姓之外的所謂不潔淨的存在。在宗教意義上說,他們甚至不能算人。賤民也就是“DALIT”,又被稱為“不可接觸者”,或者甘地也稱他們為“神之子”,意指他們也是神的子民。但是顯然多數人不這麼認為。賤民是不潔的,印度人甚至會因為看見他們一眼都覺得骯髒了自己。在這個充滿飢餓,病痛,貧窮的國度,死亡是再平常不見的一個詞。

  而賤民恰恰在這個鏈條的最底端。補充一點,按照職業來劃分賤民基本上是什麼事情都不能做的。因為為高階種姓服務的,司機,農夫,清潔工理論上都是由首陀羅完成。這個種姓的業就是服務高階種姓。我知道賤民可以做的職業是屠夫,因為本來就極其不潔。而且賤民養豬,吃豬肉,好像也殺牛。豬肉和牛肉在印度都很難吃到,因為分別是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禁忌殺戮的場面我也沒有親眼見過,奈保爾在"india"裡提過,我信天主教的印度朋友也和我提過。這麼說似乎不具體。做義工的時候到過一個小村子,裡面全是佛教徒。需要指出的是,佛教在印度幾乎沒有信眾,而這很少的部分信眾裡有許多賤民,因為他們原以為擺脫印度教就可以擺脫賤民身份。詳細的可以搜一下,安貝德卡爾和新佛教運動。說白了就是一個完全閉塞的村莊,極少有外人願意去那裡,自生自滅。在大城市的貧民窟裡有許多賤民,而他們的生活狀態就是大家想象中的印度的慘狀,還要再慘一點。

  玄奘的遊記中1500年前印度賤民的生存狀態是怎樣,現在還是怎樣。他們被牢牢的鎖在這個社會的底層,難以動彈。但是,畢竟是一個現代國家了,如此公開化的歧視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在印度的學校,印度的公務部門,都有保留給賤民的名額。然而僅僅是為了這個保留名額,印度的高種姓階層一直在鬧,抗議政府。像@李淼提到的,賤民的概念被沖淡了許多。儘管依然很嚴重。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財富的積累。也有發跡了的賤民,比如那個著名的賤民部長。但是積貧積弱的依然是賤民,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赤貧。一無所有,連身份也沒有,連存在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