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馬月的來歷揭祕

  一直以來,猴年馬月都被比喻稱遙不可及的時候,但是如今,猴年馬月真的要來啦!2016年將迎來猴年馬月,而再等下一個就要到2028年了。以下是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猴年馬月的來歷

  其實猴年馬月這個詞最早出於我國農曆的干支紀年,紀月。在我國古代,曆法中有天干地支之說,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天支地支單與單相配,雙與雙相配,正好組成六十對,例如甲子,乙亥等。

  “猴年馬月”中的猴年大家都能理解,每隔十二年一迴圈;馬月又指哪個月呢?上面提到,在我國古代曆法中,干支紀年相傳起源“三皇五帝”的黃帝時代,在實踐中不斷髮展完善,到商代開始廣泛應用,而商代是以農曆十一月初一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而冬至恰恰在農曆十一月中,在農曆干支紀月中被稱為子月鼠月,依次往下排,到夏至的那個月也就是農曆五月正好為午月,也就是馬月,而農曆干支紀月是固定不變的,確切的說,每年茫種到小暑節氣之間叫午月馬月,它基本上位於農曆五月,公曆六月。所以猴年每過十二年迴圈一次,且每年的公曆六月又是馬月,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猴年馬月”!例如:上一次的猴年馬月是2004年6月5日到7月6日,而下一次的猴年馬月則是2016年6月5日到7月6日!


猴年馬月的來歷你知道嗎

  2016年猴年馬月是什麼時候?

  “猴年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根據農曆干支,猴年12年一個輪迴,馬月也是12個月一個輪迴,凡是猴年,必有一個月是馬月。“猴年馬月”的週期是12年。2004農曆為甲申年正好是猴年,從6月18日開始直至7月16日是農曆五月,也就是庚午月,正好是“猴年”裡的“馬月”。 因此下一個“猴年馬月”是2016年6月5日至7月3日。

  天文和古漢語專家,他們都認為,對“猴年馬月”這個詞的來歷無從考據,復旦大學中文系著名古漢語專家駱玉明教授在查閱相關典籍後表示,這個詞多半是來自民間的諺語。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猴年馬月”是“何年嘛月”諧音的變體,而在英語中,“猴年馬月”被認為是“One of these years”

  其實每年都有一個月是馬月,每年農曆正月到臘月對應的屬相依次是: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鼠、牛。

 

  猴年馬月之生肖紀月

  正月:萬木凋零,虎嘯震野,稱“虎月”;

  二月:大地復甦,小草新綠,稱“兔月”;

  三月:春雷陣陣,神龍作雨,稱“龍月”;

  四月:天氣轉暖,蟄蛇出洞,稱“蛇月”;

  五月:草長鶯飛,駿馬賓士,稱“馬月”;

  六月:水草豐茂,群羊遍野,稱“羊月”;

  七月:山林樹茂,群猴出沒,稱“猴月”;

  八月:中秋月圓,殺雞飲酒,稱“雞月”;

  九月:秋收時節,養狗防盜,稱“狗月”;

  十月:秋意微涼,肥豬滿圈,稱“豬月”;

  十一月:冬雪初降,室內多鼠,稱“鼠月”;

  十二月:寒風凜冽,老牛歸棚,稱“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