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長怎樣教育孩子

  初中階段是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家長們應該怎樣教育初中孩子?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溝通?初中階段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想了解更多的資訊嗎,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初中家長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家長怎樣教育初中孩子之:如何認識初中生?

  一初中生的“弱點”

  學生知識的實有水準不能與新知識的起點合榫,或教與學彼此摸不著思路。

  二初中生的“需要”

  1、愛和成人關心的需要。對於“心理上的斷奶期”的初中生,要從依賴成人撫養教育為主轉變為獨立從事各項活動的成年人,需要成人教師、家長的關愛和關心,得不到成人的愛就會使學生產生自卑感,擔心失去成人的愛時會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2、自尊和受他人尊重的需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別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

  3、自主和獨立的需要。進入少年期的兒童產生了“成人感”,他們不再像小學生那樣以為家長和老師的話都是正確的,他們要求老師在學習上引導自己探索,在生活上培養他們的自主能力。

  4、求知和學習成就的需要。學習是初中生的主導活動,它的狀況如何,會影響其他活動。學習中取得好成績是他們最大的需要。

  三初中生的“變化”

  1、更強調競爭。尤其是學習上的競爭。

  2、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因而出現部分學生厭學現象。

  3、生理與心理的變化。

  二、家長怎樣教育初中孩子之:初中生的“不良心理”

  1、逆反心理——這是一種與教育作用相斥的心理“對著幹”。

  2、稱霸心理——這是一種為了展示自我的變態心理。

  3、獵奇心理——這是一種生理與思想發展不協調的心理。

  表現為:求知慾的異化,好奇心的變態,對心中偶像的過分崇拜,對異性的神祕感。

  4、報復心理——這是虛榮心受到損害後所產生的一種病態心理。

  5、模仿心理——這是心理不成熟的具體表現。如模仿影視劇中打鬥、搶劫殺人、談戀愛等。

  三、家長怎樣教育初中孩子之:優秀初中生的表現

  1、知識和技能:具有紮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功,能夠適當應用學到的基本知識解決具體問題。

  2、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分心,能在充分的時間裡對一個問題集中注意力。

  3、熱愛學習:喜歡探討問題和做作業,並樂於處理比較困難的問題、作業和進行爭論。

  4、情緒穩定:經常保持自信、愉快和安詳,有幽默感,能夠適應日常變化,不暴怒。

  5、關心集體:樂於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助人為樂,和他人融洽相處,對別人不吹毛求疵。

  6、興趣廣泛:對各種學問和活動都感興趣。像藝術、書法、閱讀、數學、體育和社會常識等。

  7、堅持性:把指定的任務作為重要目標,並努力完成它。

  8、善於口頭表達:能使用眾多的詞彙表達一件事或一個觀點。

  四、家長怎樣教育初中孩子之:初中階段家長如何與孩子溝通?

  1,在上初一之前,與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列舉一下初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初中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孩子,並表達一下做父母的期望。

  很多孩子剛步入初一,經歷了辛苦的小升初,都會出現鬆懈的情緒。所以父母一定要幫助他明確目標,為他鼓勁。

  2,對孩子的教育儘量是單獨的,談話性的,避免公開的申斥。

  孩子在十幾歲的年齡,最好面子,也就是自尊心很強。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儘量避免在公開場合,尤其是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的面前。

  3,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儘量避免蒼白的說教,而是身體力行,為孩子做出表率。

  去年,我的班上有個孩子特別喜歡在做作業的時候看電視,他的爸爸媽媽為了改正他的毛病,在孩子學習時,不僅不讓孩子看,自己也不看電視,避免孩子分心,效果特別好。

  4,對孩子一定要嚴格要求,避免在孩子面前過於隨便,保持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5,切忌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對比。

  這樣做,只能招來孩子的逆反心理。要就事論事,具體的分析問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埋怨,比較。

  6,多跟老師交流,隨時關注孩子的變化。但要跟孩子說明,自己只是關心他,願意幫助他解決問題。不是想監視他,不是不信任他。

  7, 引導孩子結交積極上進的朋友。

  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尤其有些問題,孩子不願意跟父母和老師交流,更願意與自己的朋友分享。一個好的朋友可以引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健康的成長。

  8, 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習慣。

  父母不能成為孩子學習的柺杖,遇到孩子不懂的問題,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引導他自己動腦思考,而不是完全代勞。

  9,在孩子成績下降的時候,首先,要做的不是責備,而是鼓勵。

  孩子的成績下降的時候,一般自己已經很傷心痛苦,甚至灰心了。作為家長,應該表示關切,鼓勵他,幫助他樹立信心,幫助他具體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責備會疏遠他與你的距離,以致今後出了問題,也不會再主動拿出來與父母協商。

  給初中家長教育孩子的建議

  . 第一:用孩子樂意接收的方法於他們溝通,不能居高臨下的命令或責備.

  第二:準則性問題必需貫徹始終,要讓他們知道你的威望性.

  作為一個孩子來說,孩子不聽話,一大區域性起因是父母的教育問題.要麼從小過於刻薄,讓孩子在終年的心理壓力積聚下,長大後逆反心理加劇,不能自控的對抗.有的是父母過於放縱,讓孩子結交了壞友人,或者恃寵而驕,素來就聽不進去別人的忠告.如果是前一種情況,還好逆轉,究竟心結在父母那裡,緩緩的減輕壓力,就可能會贏回孩子的心.後一種情形就比較艱苦,畢竟多少年積累的性情是不會再久而久之就改變的.至於說不孝順父母,其實再壞的孩子,都是在乎自己的父母的,只是自己不理解如何去關懷自己的爸爸媽媽,不會說花言巧語.如果父母真的失事,他們一定是最苦楚的,爸爸媽媽在我們孩子們的心中,位置永遠不會變,何況現在的社會,獨生孩子多,更加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有時候家長真的該看看自己這麼多年,在孩子身上如何教育影響的.愛是世界上最寬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