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應該怎樣教育孩子_教育初中學生的方法

  教育初中孩子的三個方法看似很簡單,但是實在不好做到,那麼,初中應該怎樣教育孩子?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應該怎樣教育孩子,供大家分享。

 

  初中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一、要學會傾聽,學習與子女平等交流。父母和子女之間總會有代溝的。在初中到高中階段,是子女容易產生叛逆心理的一個階段。孩子開始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也從各種媒體接受了很多資訊,有自己的主見,但也常常過分地自以為是。這時候,做家長的要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不能一味的打壓、反對。通過正確的引導,讓他們自己去發現自己認識上的不足,從而自覺的更正自己的行為。

  二、要學會賞識孩子,對孩子有信心。尤其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獨立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不要去充當孩子的柺杖,不要讓孩子過多地依賴父母、長輩。家長在初中生家庭教育時,要為孩子創造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讓孩子自由發展。及時表揚和肯定孩子的優點和長處,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養成自覺進行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要引導孩子樹立起人生的奮鬥目標,從大的目標著手,引導他們制定個人短期的學習目標。家長應告訴孩子,理想是高於現實的東西,美好的理想轉化為現實,需要經過努力,經過奮鬥。心理醫生指出,如果說奮鬥是達到理想天國的階梯,那麼一個個短期目標則是奮鬥的一塊塊基石,只有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才能走向成功的道路。每個學期初,家長應結合實際情況,幫助孩子選定一個切實可行的目標。目標不能太高,孩子達不到會有失落感但也不能太低,輕而易舉就能達到,孩子就會有自滿感。期末與孩子一起分析,目標達到了應鼓勵,沒有達到要找原因。總之,要讓孩子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拼搏,去進取。期期有收穫,年年有進步。 

  初中生學習方法總結

  1.學習必須循序漸進。學習任何知識,必須注重基本訓練,要一步一個腳印,由易到難,紮紮實實地練好基本功,切忌好高鶩遠,前面的內容沒有學懂,就急著去學習後面的知識;基本的習題沒有做好,就一味去鑽偏題、難題。這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不切實際的。

  2.學習必須勤于思考。中學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階段。在這個期間要注意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要防止那種死記硬背,不求甚解的傾向。一個問題可以從幾個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3.學習必須一絲不苟。學習切忌似懂非懂。例如,習題做錯了,這是常有的事,重要的是能發現錯誤並改正它。要在初中乃至小學學習階段就要培養這種本領。這就要求我們對解題中的每一步推導能說出正確的理由,每一步都要有依據,不能想當然。

  4.學習必須善於總結。學完一章,要做個小結;學完一本書。要做個總結。總結很重要,不同的學科總結方法不盡相同。常做總結可幫助你進一步理解所學的知識,形成較完整的知識框架。

  5.學習必須持之以恆。俗話說“鐵棒磨成針”。所以,最好制定一個學習計劃,嚴格要求自已是否完成了學習計劃。總之,學習不能只憑熱情,三日打魚,兩日晒網是做不成大事的。

  有人說,學習只要刻苦用功,就一定會取得成功。這話在人才比較短缺的情況下,有一定的道理;而在人才濟濟的今天,這話就不甚全面了。在人才競爭異常激烈的現實生活中,人們要想在學習上獲得成功,除了刻苦用功之外,還應該在注重學習方法的同時明確學習的總體戰略。

  由於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所處的環境也有所不同,難以制定統一的學習戰略,只能提出一些關於學習總體戰略的原則。

  一、統籌兼顧原則

  中學生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第一是不能偏科。有些中學生,或出於智慧方面的原因,或出於個人的興趣,或出於對個別任課老師的偏見,而產生偏科現象,久而久之造成了某一應考學科的知識斷檔,成績特差。等到升學考試時,才發現自己陷於被動境地,悔之晚矣。? 中學生堅持統籌兼顧原則的第二要點是,要注意身體的健康發育。青少年時期,既是長知識的關鍵期,也是長身體的關鍵期,尤其是身體,過了這個關鍵期,即使加強鍛鍊,也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因為人到了十八九歲,身體的骨骼、肌肉、肺活量以及五臟六腑的機能基本定型。身體不但關係到一生的前途,也關係到一生的幸福。

  籌兼顧原則的第三要點是,要在學知識的同時注意智慧的發展。與知識相比,智慧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少年兒童時期,是智慧發展的關鍵期,一般來說,人到了14歲智力水平就已基本定格,因此,中學生在重視學習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重視智慧的鍛鍊和發展。對於學生而言,鍛鍊智慧的最佳途徑是參加各種力所能及的勞動,多動手,多思考,多發問。

  二、量力而行原則

  在長跑賽場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有的人一路領先,最後還領先;有的人先保持中游,最後領先;有的人一路領先,最後卻沒有取上名次。有經驗的教練都會告訴自己的運動員,如何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路程的長短,來安排速度。尚未到終點就跑不動了或到了終點還餘勇可賈的安排都是不科學的,科學的安排是力量將要用完的時候人也到了終點。安排學習也是如此,也要量力而行。在實踐中,學生沒有量力而行的表現主要有如下兩種:

  第一種表現是沒有充分挖掘、利用自己的潛能。有的同學智力條件很好,身體也不錯,精力很充沛,但是,學習目標定得比較低,學習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一完成作業就花大量時間去做與學習不相干的事情。這種同學實際上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是在浪費自己的精力。

  第二種表現是強自己所難。有些同學,自己能力一般,但目標定得過高,試圖通過拼體力、延長學習時間來提高學習成績。結果整天超負荷運轉,睡眠嚴重欠帳,久而久之,造成了疲勞積累,因而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睡眠質量不好,身體虛弱,神經衰弱。最終學習成績當然也不會好。遵循量力而行原則的科學做法應該是滿負荷學習,既能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又不致於勞累過度。這就要求每一位同學能根據自己在不同時期內的身心狀況去靈活安排學習任務。

  三、效益優先原則

  學習要善於讀書,“教學從書本開始”,這是教育史一再證明了的認識世界的最便捷的道路。有人說,我已經讀了好多年書了,難道還不會讀書嗎?其實正如黑格爾所說:“熟知未必真知”。讀了好多年書也好,讀了好多書也好,其實未必就真的會讀書了。學生正處於人生的關鍵時期,精力怎樣花費,心往何處想,勁往何處使,將對前途命運產生直接影響。這就像企業的資金一樣,是“把鋼用在刀刃上”,還是胡花亂造,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存亡。因此,中學生在學習戰略上,在自己的精力支出上,應該奉行效益優先原則。具體來講,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是明確主攻方向。與教學內容不相關同時又不是生活所必須的知識暫不要去涉獵太多,注意力集中指向教科書,以便為自己的下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防止在發展的航線上中途擱淺。?

  第二是立足基礎。要先學基礎知識,先在頭腦中建立教科書的知識網路,然後再去演練,以防止本末倒置。對於教科書上的內容而言,首先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然後再一步不少、一字不落地解例題,最後才是解練習題,進行演練。

  第三是記憶優先。所有記憶性的知識要優先學習,每天都優先考慮記憶一些新知識,以提高總體學習效率。?

  學習猶如登山,往往是登到山頂回頭一看,才發現自己走了許多冤枉路。按照上述三條原則去安排學習,可以避免在學習上走彎路。

 教育孩子名言

  1、如果你不首先培養活潑的兒童,你就絕不能教出聰明的人來。

  2、如果有人問我,教育孩子需要哪一種資格,我會說那需要異乎尋常的耐心和適量的愛心。

  3、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永遠能找得到富裕的時間。學會做時間的主人,將會使你受益無窮。

  4、受罰最重的孩子,長大了很少有成為最好的人的。

  5、溫和地訓練兒童,使他們養成受了痛苦而不畏縮的習慣,這是一種可以使他們精神鎮定、並且為他們日後的生活奠定勇敢與果斷的基礎方法。

  6、讓孩子獨立完成他所從事的工作的基本部分,哪怕不會有積極的結果。

  7、向孩子提供書籍和材料,讓孩子幹自己喜愛的事情。

  8、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一個人的某方面興趣與他的志向結合起來時,那麼,離成功就已經不遠了。

  9、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斷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麼就需要家長付出個人的努力,不斷進修自己。

  0、讓孩子獨立思考問題。

  11、教育隨生命開始。在我們察覺個性已建立之前,後來的教誨已很難將它移動及改變。

  12、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於不快樂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責不會帶來好的結果。

  13、恕觸及兒童自尊心的最敏感的角落,使兒童心靈中產生要改正錯誤的意志力。

  14、天都抽出時間和孩子單獨在一起。

  15、每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熱愛學習的,都是具有自信的,這些品質都是孩子成長必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