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是什麼

  班級管理,課堂教學,是一名教師的主要業務能力,然而大多數的教師不知道如何管理好學生。下面為您精心推薦了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教師管理學生的方法

  一、在學生面前樹立起自己的威信。

  我覺得對於一個科任老師來說,首先要樹立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確立自己在學生中的地位,這樣有利於自己工作的展開。前蘇聯教育家加裡寧說過:“可以大膽地說,如果教師很有威信,那麼這個教師的影響就會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可見,教師的威信是影響學生的重要因素。學生會對有威信的教師的教導心悅誠服。而對沒威信的教師,學生持輕蔑態度或產生抵制情緒,根本不會理睬教師的話。因此,青年教師要特別注意樹立自己的威信。

  第一,利用課堂教學主渠道,在學生面前樹立威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挖掘教學素質,認真研究教材教法,拓寬知識面,以淵博的專業知識,高超的教學藝術,平易近人的教學態度,把課講活講透。給學生留下一個傳道授業解惑的、可親可敬的良好印象。

  第二,要做到以身作則。教師要以高尚的道德品質,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樸實的生活習慣去影響學生,去關心、熱愛學生,使學生覺得這位老師對於他們的學習和進步是不可缺少的人。常言道:身教重於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做老師的一定要身體力行、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凡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例如,要求學生按時到校,不遲到,老師就應該做到上課準時進課堂,不誤學生半分鐘,不下課不出教室;要求學生講文明、有禮貌、不打架、不罵人,老師就要做到言談文雅,不說髒話,舉止大方,儀表端莊。

  二、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在這個關係中,教師起主導作用。

  首先,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要始終把“我的心中無差生”的思想根植於心中。無論學生是聰明的、聽話的,還是笨拙的、頑皮的,都是可愛的,他們身上總有閃光點。教師要以滿腔的熱情,堅定的意志和足夠的耐心,去幫助、感化、教育學生,要善於尋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使學生看到自己在一天天進步,一天天受到別人的賞識。

  其次,在日常工作中,教師要以一顆誠心去關心、愛護、理解和尊重學生,真正把學生當作教育的主體。特別是對待那些犯了錯誤,有某些缺點的學生,批評教育他們一定要講究方式。要選擇場合,選擇語言,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使學生既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又體會到教師的關愛。

  三、跟學生保持好一定的“師生距離”

  科任老師要把握與學生的距離。任課老師與班主任不同,與學生之間的接觸相對比較少,建立感情也比較緩慢,但最大的優勢在於沒有班主任那種任課以外的壓力,也就是說學生相對容易接受或者接近。科任老師要充分利用這樣的優勢,通過談話、課後交流與學生建立親密的聯絡。但注意不要太過於充當班主任的角色,過多的談話、批評更容易激起學生的反感。

  無論調皮和懶散的,教師應該靈活利用“師生距離”這個工具,把握與他們的接觸程度和角度。我在一個班級同時碰到了兩種學生a和b。先說a吧,a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但喜歡炫耀,常常在課堂上打斷我的提問。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你不能批評他,這種學生自尊心太強。但他回答的時候我通常不看他,讓他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好或者感覺到我沒有把精力放在他一個人身上。後來我常常通過課代表表達出我對他的建議或意見,這樣不會讓他難堪。b是一個“笨”小孩,至少說在化學上沒有天分,但非常調皮。我常常在他不自覺地時候,冷眼看他。但有的時候,又非常器重他,能回答出一個問題,我就誇他,當然不能誇張。課堂練習的時候,有意識地往他那裡多走走,非常“嚴肅”地跟他討論一些簡單問題。這樣,課堂也比較好管理了。

  四、與學生常常進行換位思考

  要想管理好學生,除其他因素外,雙方換位思考有重要意義。老師能換到學的位置去思考;學生能換到老師教的位置去思考,這種換位思考在雙方感情相靠的同時,可以使教師更好的管理好學生。當學生犯了錯,氣憤主宰了你所有的情緒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不會喜歡吼叫著批評我的老師。當學生花了很大的努力卻還是見不到進步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會需要老師再一次的鼓勵。當學生遇到了挫折而傷心難過時,你要對自己說:如果我是學生,我希望老師能坐在身邊握著我的手給我再一次站起來的力量。

  教師教育學生的方法

  第一,上好自己所教學科的每一節課,也就是在教法和學法上多下功夫、多鑽研,讓學生覺得你就像是一個導遊,引導他們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他們是在享受知識的海洋和探索所帶來的樂趣。同時注意你這個導遊的自我形象塑造,比如上課精神飽滿、面帶微笑;課下輔導一視同仁、循循善誘,發現學生的過錯能耐心傾聽、細心分析、走進學生內心,經常運用“0×0教育模式”***先肯定所要教育的學生的優點——0,然後以如果或假設指明其努力的方向——×,最後進一步肯定其改進後的優秀——0***、以情感人,以理服人,這樣學生就喜歡你這個人。由於喜歡你這個人,他們就會喜歡你所教的學科,你的教學水平就會得到促進和提高;由於喜歡你這個人,他們相信你所選講的道理或規範,當然也就會遵從你的管理。

  第二,要了解自己所教的每一個學生。比如家庭狀況、興趣愛好、為人處事的優缺點等等,同時要創造各種機會和學生聊天,和學生照面主動和他打招呼。這樣我們一方面可以在教育學生的時候更加自如的運用“0×0教育模式”,讓學生在愉悅和快樂之中接受你的教育;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你“蹲下身子和學生說話,走下講臺給學生講課”,關心學生情感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溫暖的關懷。進而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為你的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第三,要重視學生與學生的情感培養。我們知道,人是情感性動物,他們需要重視和肯定,當學生感受到教師是重視、尊重、信任和喜愛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你。所以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既要注重言傳身教、優化科學的教學方法、善於控制自己的消極情感、因人施教,也要融入學生,與他們榮辱與共、苦樂共享。當學生真切感受到老師的確值得信賴時,他們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始終與你保持情感的共鳴。

  第四,說到做到,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教師的行為對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者本身就是一本非常珍貴的教科書,大到世界觀、人生觀,小到一舉手一投足,都滲透到整個新課標教育中,如果我們能以自己的人格品質和言行一致的心理與行為吸引學生、令學生欽佩,那麼我們的教育就已經向成功邁進了一大步。所以我們說到做到,認真對待每一件事的心理與行為,就會讓學生覺得你做事有始有終,能說到做到,自然也就會以你為尺度而服從你的教育和管理了。

  第五,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對學生愛的表現。我們把學生首先定位在“是來學習生存智慧的人”、“正在學步的人”、“正在成長的人”,所以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首要的是誘導、激勵以及關愛,批評要恰到好處,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多給學生一點寬容、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愛心、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信任,才能贏得童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六,對每個學生要公平真誠。所謂公平就是正道直行,中正不二——不偏心、沒特例,一視同仁;所謂真誠就是心術正,表裡如一;對人坦率正直,以誠相見。要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感受到自己與老師之間是一種民主平等的關係,感受到一種協商對話的溝通氛圍,感受到公平真誠處事的溫暖。

  第七,要給學生充分的成長空間。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學生是“來學習生存智慧的人”、“正在學步的人”、“正在成長的人”,其實他們就是在摸爬滾打、磕磕碰碰中長大的。所以我們在教育教學中,既要相信學生面對和處理困難和障礙的能力,也要適時給予引導、鼓勵、啟發。

  第八,給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我們知道,每個人都希望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每個人也都被他人需要、尊重、認可和肯定。作為教育者和學生人生一個驛站的導遊,親近學生主體生命的內心需求,多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舞臺,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使每一位學生的方方面面有機會得到充分的展示,更多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與活動的氛圍中學生的人際交往、為人處事、生活生存等方面的能力就會得到發展,當然學習氛圍、學習興趣、團結協作等方面也就會隨之提高,你的管理也就在無聲之中取得突飛猛進。

  管理學生的辦法

  1、劫富濟貧:對成績特好的潑點冷水,對學習困難的多賞笑臉。

  2、陽奉陰違: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咱可帶本小說;各種有名無實的計劃總結,網上下載就是。外出改卷可敷衍,內批日記莫應付。多寫條評語,多和學生談心,多參與學生活動。

  3、多多讚美:越是學習差的同學越需要鼓勁,他們不自信;你把他們看成是鮮花,他們就會拒絕再做雜草。想方設法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點滴進步,這一點非常重要!幾乎所有學生都是越誇越賽。

  4、不要生氣:學生“不會學”是正態,“不學會”是常態,“學不會”是異態,“會、不學”是姿態,“不會、學”是美態,“不學、會”是變態。不要期待所有的學生都考試及格,不要希望所有的學生都配合教學,也不要追求所有的學生都愛戴老師;原因很簡單,不是所有的樹木能雕刻,不是所有的夢想都開花,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學生。

  5、指點迷津:很多淺顯的道理,學生就是不懂;很多自然的做法,學生往往無動於衷。那你就把道理變成故事,把做法分解步驟;再不行就捏著耳朵囑咐,手把手來教。還是不行,就勸其留級。

  6、聯絡家長:只要別告狀,家長樂於接老師的電話;他們想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又怕打擾老師;老師主動一點,會有許多好處。最好報喜別報憂。經常借用家長來表揚學生,或通過學生來讚美家長,效果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