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攝影技巧提高五因素

  隨著攝像機自動化程度的提高,攝像時只要把攝像機的狀態均設 置在自動狀態,一般情況下也是可以拍出較好畫面的。但要想拍出專業水準的電視畫面,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以下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你喜歡。

  

  一、白平衡調整:眾所周知,準 確的白平衡是電視畫面色彩還原逼真的保證。現在無論是家用攝像機還是專業攝像機基本上都有自動白平衡和手控白平衡。使用自動白平衡的條件是:順光,單色光 線及有足夠的照明亮度。使用自動白平衡方式不能拍出具有某一種色調氣氛的畫面,如喜慶時使畫面產生偏紅的基調,拍不出晚霞、朝霞的紅色氣氛。下面從三種場 合加以說明。

  1.舞臺光線下的白平衡調整

  舞臺燈光千變萬化、五顏六色。用自動白平衡拍攝時,會出現人物偏色且色彩不飽和的現象。此種狀態下必須使用手控白平衡。調整方法是:在節目演出前舞臺彩用單一色溫的光線照明時一般都是色溫為3200k的碘鎢燈,手控調整白平衡。有的攝像機除了手控白平衡、自動白平衡方式外還有“室內”和“室外”兩檔方式,把色溫狀態設定在“室內”檔即可。

  2.霞光下的白平衡調整

  無論是朝霞還是晚霞,色溫都非 常低,在人腦海中的印象是紅色的霞光。然而用自動白平衡方式拍出的畫面都沒有一點紅色氣氛。此時也需要採用手控調整白平衡。方法是:把白平衡測試卡放置在 陰影處,再對著它手控調整白平衡,然後再拍攝霞光。有的攝像機色溫方式有“室外”檔,也可把水平衡設定在“室外”檔再拍攝。

  3.拍攝電視螢幕時的白平衡調整

  用電視螢幕的白色畫面代替白平 衡測試卡。使螢幕呈現較長時間白色畫面靠電視臺播放是不太現實的,需要自己設計才行。有兩種方法,一是用字幕機的白底色較正,在有電視字幕機的條件 下,選擇字幕機中的純白畫面,把其視訊訊號送到即將拍攝畫面的電視機中,使電視機的畫面呈白色,然後對其白畫面手控白平衡高速即可。二是用自己拍攝的白色 畫面校正。方法如下:在單一色溫光源下,在自動白平衡方式下,攝像機對著純白物體如白平衡測試卡或白紙錄製幾分鐘畫面,自制一盒白平衡測試校正帶,然 後用此帶在電視機上放像,再用攝像機對著電視螢幕手控調整白平衡即可。

  手控白平衡調整的基本特點是: 若對著偏冷色調的物件手控調整白平衡,則在同樣光線下拍出的畫面呈暖色調;若對著偏暖色調;若對著偏暖色調的物件手控調整白平衡,則在同樣光線下拍出的畫 面呈冷色調。具體例子是:為了給喜慶場面增加氣氛,想讓畫面呈現暖色調如偏紅,可在相同光線條件下,使攝像機對著藍紙手控調整白平衡,然後再拍攝。

  二、光圈調整:攝像機的自動光圈也是有條件的:順光、被拍攝物件大面積受光,而且是整個畫面的平均曝光。滿足這些條件下的拍攝可以拍出曝光較為正確的畫面。然而逆光或拍攝物件只有小面積受光而又想把小面積部位如臉部拍清晰時,必須採用手控光圈方式才能拍出曝光準確的畫面。

  1.逆光拍攝下光圈的調整

  有時為了拍出晶瑩透明物件的質感如服裝、花朵或脈絡如樹葉,必須採用逆光或側逆光照明方式,這時若採用自動光圈方式。操作方法是:首先用自動光圈鏡頭對著拍攝物件,看一下光圈值假設為F8然後把光圈方式設為手控,眼睛年頭尋像器的同時逐漸加大光圈一般需增加一到兩級光圈,如從F8增加到F5.6或F4,直到拍攝物件亮度合適為止,對於專業攝像機來說直到剛剛出現斑馬紋為止。有的家用或專業攝像機高能 “逆光”方式,在拍攝逆光的物件時也可把光圈曝光方式高為“逆光”而不需人為加大光圈。

  2.拍攝主體亮度與環境亮度對比過分懸殊條件下的光圈調整

  1 拍攝主體亮度高的情況:在拍攝舞臺節目時,為了突出主持人或報幕人,他們通常由聚光燈強光照明。一般情況攝像機離拍攝主體均較遠,只能拍攝攝人的中景或全 景。此時由於拍攝主體主持人或報幕人的亮度與周圍環境的亮度過分懸殊,若採用自動光圈拍攝,則必然出現主體如主持人的臉部曝光過度而呈現雪白一片 而無任何層次。這時必須採用手控光圈,縮小光圈值。調整時,要一邊觀看取景器,一邊調整,直到出現層次較豐富畫面為止。

  2拍攝主體亮度低的情況:當人處在背景較亮的環境下如背景為白色的牆壁、白雪、天空等,由於人臉部的反光與背景的反光過分懸殊,此種情況下采用自動光圈拍攝中景或全景,必然造成面部曝光不足的後果。具體手控調整方法如同上面逆光條件下的調整方法,不再贅述。

  三、聚焦調整:

  1、手控聚焦鏡頭焦距的調整

  目前絕大多數的專業攝像機都配 置有變焦比較大的手控聚焦鏡頭,而絕大多數的家用攝像機都配置有變焦比較大的自動聚焦鏡頭。無論是手控聚焦鏡頭還是自動聚焦鏡頭都有其拍攝技巧。如手控聚 焦攝像機,在機位不變、靠變焦來拍使拍攝主體呈現較大畫面時,常會出現主體畫面呈現最大而模糊的現象,原因很簡單,就是聚焦不實。為克服鏡頭推上去後主體 聚焦不安的缺點,應採用在錄製前先把鏡頭推上去、聚焦,再把鏡頭拉出,拍攝時再推上去的方法;或者事先估計物距拍攝物件離鏡頭的實際距離,拍攝時採用 邊變焦邊聚焦的方法這一點要求較高,對攝像老手較為高效。

  2.自動聚焦鏡頭焦距的調整

  自動聚焦鏡頭的自動聚焦是有條 件的:拍攝物件在鏡頭軸線上、面積較大且無大面積前景和背景。若違背這個條件,則必會出現對焦不實的情況。想拍清晰前景或背景較大而主體較小的物件,如拍 攝物件為一朵荷花且前面有幾個面積較大的荷葉,若採用自動聚焦方式,則焦點是荷花前的荷葉,荷花不清晰,此時需要採用手控聚焦自動聚焦方式的鏡頭同時也 有手控聚焦方式。在自動聚焦方式下拍攝時還需注意變焦速度從廣角推到特寫不能太快,否則會出現聚焦跟不上變焦的情況,結果是推上鏡頭拍攝物件變為特 寫時,畫面先是不清晰,稍等片刻畫面才能聚焦清晰。

  四、快門時間:攝像機的快門時間都是手控的,預設方式下不同機器有不同的快門時間,有的為1/50秒,有的為1/60秒 或其他。在拍攝物件或攝像機無移動較慢時,採用預設快門時間所拍攝的物件是清晰的。而當拍攝物件或攝像機移動速度較快時,採用預設快門時間拍攝則會出現對 象比較模糊的現象,此時需要調整攝像的快門時間。通過調整快門時間也可以減少日光燈下拍攝時拍攝物件所產生的閃爍現象。攝像機的快門時間一般是從預設時間 到1/2000少、1/4000秒或更短,拍攝時需要根據運動速度的快慢調整快門時間。如拍攝體育運動的汽車上拍攝時,可把快門時間設定為1/500秒,而在飛機上的拍攝時快門時間可設為1/2000秒。隨著快門時間的縮短,畫面的亮度會降低,若要保持畫面亮度不變,則必須在改變快門時間的同時增大光圈。還要注意一點:快門時間改變後,不會自動回到預設值,將會保持到下一次改變時為止。所以快門時間調整後,需及時恢復到預設值。

  五、垂直掃描頻率的調整:在用 攝像機拍攝螢幕如電腦顯示器螢幕、多媒體投影儀投射的銀幕時,由於螢幕的垂直掃描頻率與攝像機的掃描頻率不同,拍出的畫面會出現上下移動的黑色光帶。 為了克服這種現象,有的家用或專業攝像機均設定了畫面垂直掃描速度調整功能。可以用此功能來調整攝像機的垂直掃描頻率與螢幕的掃描頻率相同來消除上下移動 的黑色光帶。電腦顯示器螢幕一般不能理想消除因顯示器的垂直掃描頻率太快,有的達到85-120Hz。

  俗話說:“打鐵還得自身硬”,要想拍出專業水準的電視畫面,除了要求對手中心攝像機熟練操作外,還要有較深的電視理論修養。上述五個方面的技術是本人長期攝像經驗的總結,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經典的數碼拍攝技巧

  初入攝影店堂的愛好者們,一定想快速提高自己的水平吧。人們都說: 攝影技術的提升是經驗的積累,借鑑前人的知識和技巧能夠快速提高我們的照片拍攝水平。在膠片時代,經無數攝影師的經驗積累匯聚,形成了十二條簡化操作、最實用的攝影技巧。這些簡化的攝影技巧,將幫助你應對很多難以掌控的拍攝場景。

  1.陽光十六法則

  對於風景攝影而言,過分依靠相機的測光結果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攝效果。比如場景中存在大面積暗色景物時,相機的測光系統會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呈現過曝的效果,天空變成慘白一片,沒有任何細節。

  這時如果採用“陽光十六法則”,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陽光的照射強度是相對固定的,在陽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將相機的光圈設定為f16、快門速度為 1/125秒iso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濃烈,曝光正常的風景照片了。根據這個法則,碰到反光較為強烈的環境,比如在海灘上攝影時,應該使 用f/22光圈,在光線受到減弱時,比如多雲情況下應使用f/11光圈。

  2.月光11、5.6法則

  月球是離我們最近的天體,它有規律地發生著變化,從古至今那些美麗的傳說無時不刻使人們對天體產生著遐想,而在夜晚當你面對天空時,月亮又是第一個走進我們的視野。古代,詩人們對月飲酒賦詩,當今在人們享受著現代文明的時候,都喜歡把月亮拍進自己的畫冊。

  根據專業人士的測量,滿月時的亮度值為 ev15,相機iso設定在100時,採用1/125秒的快門速度,採用光圈f11拍攝可獲得正常的視覺效果。半月時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組合可設定 為iso100、快門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攝月芽時甚至需近1秒長的曝光。細分析起來並不是因為它們大小的變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 虧變化時所受到陽光照射的角度起著變化。拍攝月亮忌曝光過度,多曝光會成為一個白圈,毫無月亮的感覺,所以稱為月球,是因為它有立體感。

  3.相機抖動法則

  當你手持相機拍攝時,快門的速度不能小於鏡頭焦距的倒數。如果快門速度越慢,那麼拍攝抖動時就越可能降低銳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話,快門就要達到1/50秒以上為宜,只有當環境實在昏暗時,用閃光燈、腳架或者把相機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動。

  不過如今的數碼相機很多都具備防抖功能,以鏡身防抖技術為代表的佳能和尼康而言,優勢主要體現在長焦攝影能力上,在135mm毫米以上的焦段採用鏡身防 抖,效果非常明顯,完全可以替代3檔安全快門舉個例子,也就是說在200mm端開啟防抖後手持拍攝快門速度可以達到1/30秒。

  採用機身防抖功能的機型的防抖優勢主要體現在50-100mm這段中焦上,以剛釋出奧林巴斯e3為例,它在這個焦段可以實現替代4檔安全快門,也就是說在100mm的焦段下,快門速度1/8秒拍攝的照片也不虛。

  4.灰板法則18%中灰版

  灰板是拍攝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沒有灰度板怎麼辦呢?可以將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顏色接近臉部攤開面向陽光,對手背進行測光,然後加一檔曝光。

  5.景深法則後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當被攝物體比較深的時候,應該對焦點選擇在景深的前1/3處,因為這樣,對焦點後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種光圈和焦段組合都可以使用這個法則。記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離被攝物體越遠,景深就越大。

  6.快速閃光輸出法則

  對於普通使用者而言,專用熱靴ttl閃光燈價格昂貴,很多人用售價僅有100多元的通用介面的熱靴閃光等替代。以國產的銀燕閃光燈為例,by28a的售價在160元左右,不過它確是一款具備燈身自動測量閃光的自動閃光燈。

  當我們需要在室外拍攝逆光人像照片時候,為了保證天空的細節和逆光條件下較暗的人臉光比均勻,我們需要用閃光燈對人臉進行補光。

  以by28a為例,我們將閃光燈的感光度設為相機iso的兩倍比如相機iso100、閃光燈iso400。相機採用光圈優先曝光,相機選擇的光圈要和 閃光燈上設定的光圈一致。按照天空的亮度進行曝光,經過閃光的照明陰影區的人臉亮度通常比天空的亮度低一檔,照片整體的光比非常合適。

  7.捕捉動態法則

  這條法則是根據角度與速度的經驗公式而來的。如果物體沿著鏡頭的軸線運動你能夠用1/125的快門捕捉下,那麼它追至於鏡頭軸線的運動能用1/500秒捕捉下來。也就是說,如果物體沿鏡頭軸線稱45度運動,只需要1/250的快門速度。

  8.日落法則

  拍攝落日時,要對落日上部測光,但是不能讓太陽出現在你的取景器中。如果想讓日落看上去比實際晚一小時,可以在曝光補償中減一檔。

  數碼相機小技巧妙用

  為什麼同一樣的景色,大家拍攝出來的照片差別那麼大,為什麼同一檔次的數碼相機,你的照片和高手拍攝出來的照片高下立顯,不要為自己缺乏攝影基礎知識而懊惱,不要為相機檔次而鬱悶,下面這些小小的技巧就可以幫助你達到高手的境界。

  很多已經開始接觸數碼相機的使用者往往倚賴於全自動拍攝模式,這在一般環境下的拍攝也還是不錯的,但是遇到稍微複雜一些的拍攝環境,那麼全自動模式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以下幾個小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拍攝品質,即使是菜鳥也能夠拍攝出高手級的照片哦!一起來看看!

  “扎馬步”-避免抖動帶來的危害

  三腳架對於菜鳥來說可能是不太常用的配件,即使配置了三腳架的朋友在外出遊玩時也常常不願攜帶,在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拍攝一般不會遇到快門過低帶來的手持晃動問題,但是在暗環境下如果不使用三腳架輔助拍攝的話,一般的菜鳥都沒有在快門低於1/15秒時“穩如泰山”的功力,這時候相機容易產生抖動,拍出來的照片也就可想而知了。數碼相機快門在低於1/30s拍攝的時候,在LCD顯示屏上會出現“防抖動”的警告標誌

  在沒有三腳架來固定相機拍攝的時候,就要像武林高手那樣學會利用一切方法、地形來達到最穩定的拍攝準備,如果沒有三腳架,就一定要藉助周圍的物體拿穩相機,如靠在樹上、將雙臂放在欄杆或其他固定物體上,這時如果使用具有旋轉鏡頭尼康5000,尼康5700,索尼F717,F707等或者可選擇顯示屏的數碼相機佳能G2、G3,奧林巴斯5050z等就再好不過,因為就算靠在欄杆上、地上或者牆上,都可以將 LCD朝向自己正面取景,很是方便。 有時候甚至還可以直接把數碼相機放置在腰間盆骨凸出的地方進行穩定拍攝。

  “高低決策”-如何降低噪點

  在拍攝運動物體,或者在暗環境下拍攝,有時候可以採用高感光度設定來進行,在ISO數 值高的時候進行拍攝,快門速度比較快,拍攝起來較容易,但是高感光度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畫面的噪點將會增多,實際上這是讓許多數碼相機使用者頗感頭痛的兩難 問題,感光度低,拍攝不易,噪點少,感光度高,拍攝容易,噪點多。一般來說,採用高感光度拍攝的照片我們都只好縮小解析度進行欣賞,而這時照片上的噪點就 沒有那麼明顯了,簡單分析這是因為縮小後圖像上的一個畫素點是由原先的多個畫素合併後得到的,換句話說就是把三個噪點變成一個噪點,這不是很嚴格的解釋, 但是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這個現象。

  因此利用上面談到的這個現象,我們可以直接在數碼相機上來解決高感光度拍攝噪點多的困難。不過我們先再來了解一下數碼相機噪點產生的原因:在光線照度低的情況下,CCD單元不能感應到足夠的光,在將光訊號轉換為電訊號後的電流強度比較小,而CCD自身通過的暗電流比例相對增加而產生的,那麼可以理解為增加CCD感應到的亮度就可以減少噪點。比如我們把最高畫素可達300萬像的數碼相機按100萬畫素拍,這樣就相當於用3個CCD感光單元當一個用,感光能力相當於增加3倍,影象噪點也就下降了不少。每款相機在高感光度設定下按照多少畫素拍攝的效果最好,這需要使用者自己實際體驗,我們做個比喻,如果都是在ISO400的設定下,可能200萬畫素的數碼相機在640×480解析度設定下的拍攝噪點最小,而500萬畫素的數碼相機在1024×768解析度設定下就能夠獲得很好的效果。

  “消除雀斑”-避免日期顯示在照片上

  傳統的相機大部分都有日期列印功能便於日後查詢,數碼相機也繼承了這個功能。不過照片打上日期後感覺旅遊紀念成分很濃,如果是一幅很美麗的風景照打上日期後就會感覺有點多餘,如果不打日期又害怕以後忘了拍照時間。其實,現在的數碼相機都支援Exif資訊功能,Exif是包含在照片檔案頭的一段資訊,包括了拍攝時的日期時間、光圈、快門、焦距、白平衡、相機型號等詳細拍攝引數,有了Exif資訊完全可以不再打日期。數碼相機一般可以直接在瀏覽模式下檢視該資訊,要想詳細檢視可以將照片檔案傳進電腦後,用看圖軟體ACDSee 4.0以上版本檢視。具體步驟是:先選中想檢視的檔案然後點選檔案“屬性”來閱讀,或者在Windows XP系統下直接檢視檔案“屬性”,然後選擇“高階”來檢視。

  使用數碼相機所拍攝的照片,可以使用上圖所示的方法,在ACDSee軟體中就能輕易查詢到這張照片的各種屬性,包括解析度、影象大小、光圈大小、快門時間、焦距、拍攝時間等等一切資訊。

  經驗四: 自拍提示用閃光

  數碼相機大部分都是電子快門, 所以一般不會發出聲音,為了方便人們感知快門動作,按快門時都會發出較小的模擬聲響。一般拍照倒沒問題,如果是在噪音比較大的場合用自拍功能拍攝,根本就 聽不見快門聲,雖說有自拍指示燈但光線稍亮的環境就不容易看見了,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拍完,也就只能像雕塑一樣多等一會兒。其實,我們可以利用數碼相機的 強制閃光功能,自拍時將閃光模式設定為強制閃光,這樣看到閃光就知道照過了。不用擔心強制閃光會對照片曝光有影響,因為光線夠的情況下拍照,是否閃光從照 片上看是不明顯的,光線不夠的情況下就更應該閃光了。

  自拍的時候如果自拍指示不明顯就可以用閃光燈加以說明,如果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就更應該開啟閃光燈進行光線補充。

  經驗五: 廣角輕鬆拍

  許多數碼相機鏡頭的廣角都比較小,一般為35-38mm,如果受距離限制必須靠近拍攝時,有時候不能將想拍的景物都攝入畫面,這時我們可以利用數碼相機照片便於後期製作的特點,以被攝物為中心偏左偏右各照一張或多張,在電腦上用全景軟體合成為一張照片,其質量再好的廣角鏡頭照的也比不上。目前比較常用的全景軟體有Panorama Factory、MGI Photovista、Adobe Photo Elmement等。如果你對Photoshop熟悉,完全可以用Photoshop。

  左邊的照片是用35mm的鏡頭所拍攝,右邊的照片是用28mm廣角鏡頭在同一位置所拍攝的,可以明顯看出右邊的照片所包含的內容比左邊的要豐富很多。不過目前除了美能達Dimage7系列、尼康Coolpix5000、奧林巴斯5050z等幾種數碼相機採用了28mm的廣角鏡頭以外,其它大多數消費級數碼相機的廣角都在35mm以上。

  像這樣的全景照片大家可以通過很多軟體實現。在原始素材的拍攝上,目前很多品牌的數碼相機都為全景照片的拍攝提供了方便,比如佳能、奧林巴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