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生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能去日本進修研究生的人肯定不平凡,但是再不平凡的人也要做好事項的準備哦。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日本研究生留學的注意事項,一起來看看吧。

  日本研究生留學的注意事項

  一、語言方面

  主要是讓教授知道你擅長的語言,方便將來與學生交流時容易溝通。在初次聯絡教授的時候,就要注意這點,要明確的說明自己的日語等級或者是英語能力。有託福或託業的成績也可以為自己增加一些“分數”。

  二、經濟方面

  喜歡接收中國學生的導師也非常清楚,在日本的留學生生活中。如果沒有得到日本獎學金的學生一般要通過半工半讀來維持自己的學業和生活。但打工時間會佔用一定的研究時間。教授更希望學生把有限的時間更多的放在研究當中。所以對於經濟方面,部分教授也是在考慮當中的。

  三、專業方面

  是很多教授給予合格與否的重要稽核部分。通過學生提供的成績單,不單單能看出來該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程度,也可以通過學期來判斷該學生的材料正確與否,通過單科的專業成績去了解學生的長處等。

  四、學歷方面

  主要考慮是否完成16年高等教育,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一本、211、985、二本等等”。

  日本研究生留學的常見問題

  一、什麼是“研究生”

  由於日本的教育體制與中國略有不同,日本所稱的“研究生”並不是國內意義上的“碩士”,實際上只是大學、大學院的旁聽生或履修生,很多時候我們也把日本的“研究生”定義為:碩士預科生。日本的“研究生”編制不一定屬於碩士生院,實際上很多日本大學把“研究生”劃入大學部。“研究生”階段很難申請到獎學金及學費減免。在日本“碩士”的正式名稱為“修士”,也叫“博士前期”。

  二、設定“研究生”編制有什麼意義

  設定“研究生”編制可以讓導師與學生在這個階段中相互熟悉及對學生能力水平的考核過程。對不是從本校/國的本科畢業生來說,這個階段有助學生掌握一些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知識及手段尤其是各個學校的專業、課程設定與當前研究方向不一致的時候。對外國留學生而言,研究生階段還可以幫助留學生儘快適應國外生活、度過語言關。

  三、如何申請日本大學研究生

  申請研究生首先必須得到導師的肯許。日本大學裡,導師對研究生以上學生的招生有非常大的決定權,如果事先沒有得到導師接受的承諾,即使你直接向大學院招生處提出入學申請,大學院也不會根據你的情況為你指定專業或研究室。也就是說,在沒有獲得導師同意下,大學院不會輕易接受學生的單獨申請。反過來,如果你已經得到導師的肯許,再通過導師向大學院提出入學申請的話,成功率將非常之高。

  四、教授聯絡mail技巧及申請過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種證明

  可能的話可以適當與教授探討專業心得、前景展望等話題。必須適時向教授證實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1自己具有相當的語言能力,能夠與周圍的人正常交流。比如提供日語學時證明、日語等級證書等建議在赴日前達到日語2級水平,否則學習、打工都會遇到很大困難。

  2經濟狀況良好,能夠承擔你在日學習期間的所有開支。比如收入證明、納稅證明、已獲得的留學期間獎學金等。

  3有一定的專業水平。比如大學期間成績單、專業論文發表情況、研究成果以及上面說到的推薦信等。

  4家庭穩定、身體狀況良好,不會影響你在日期間的學習,比如健康證明。

  5明確表明自己畢業後將回國,為中日友好做貢獻的意願。

  如果你有親友正好認識你想申請的導師,或者正好認識這個學校的其他導師,那通過他們介紹是最理想不過。如果你沒有關係的話也不必擔心,跟著以下步驟來。

  1上網查詢日本各個大學的網站,看看是否有適合自己的專業。

  2找到合適的專業後,進入這個專業的研究室主頁或這個學院的員工介紹頁面,查詢有關教授的聯絡方式Email、電話、通訊地址等等。

  3檢視學校招生簡章並確認自己符合申請資格。

  4給教授發mail介紹自己的專業、特長、學習、工作經歷等基本情況,並表示希望對方能夠接受你做研究生。儘可能在郵件中附上有關證明材料,有研究成果或專業論文最好附上原文及檢索地址。

  5請自己在國內的教授、專業知名人士或者高階官員為你寫推薦信給對方。也可以事先請有關人士寫好後與申請mail一同傳送給對方。推薦信可以是列印件,但一定要有推薦人的親筆署名及蓋章。

  6等待教授迴音。

  7教授表示想進一步瞭解有關情況的時候,說明教授對你感興趣,這時應及時向教授索取通訊地址,並將各種證明檔案影印件郵寄給對方。

  8獲取《入學通知書》――>申請在留資格――>取得在留資格許可――>申請簽證――>赴日。申請過程中必須與教授保持聯絡,並在教授指導下一步步提供各種所需材料。

  日本碩士留學申請準備須知

  英語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的各類英語考試在日本的認可度是非常低的,類似CET4-6,TEM4-8等,在申請日本國公立大學修士時,並沒有什麼作用。日本的大學一般會採用TOEFL,TOEIC和GRE的成績。特別是申請理工科的同學,因為院生課程會試用大量英語教材,甚至還會有英語授課,所以申請時提交一份nice的託福、託業成績是至關重要的。談到具體分數,當然是越高越好,若非要劃個均值,TOEFL80+就算是個不錯的成績了。

  日本語能力

  日語等級是同學們必須具備的硬體條件。目前大多數國公立大學都承認JLPT的成績部分私立大學也承認J-test的成績。如果是在日本當地的語言學校學習,一般一年就可以達到N1水平,在國內學習的同學則要注重培養自己的聽力與口語能力。JLPT考試一年2次,分別在7月和12月,報名早,出成績晚。

  所以建議想留學日本的同學儘早參加等級考試。想申請社科類專業的同學最好達到N1等級,而申請理工科專業的同學,拿到N2等級一般就能得到教授的認可。

  GPA & 畢業論文:

  大家的出身院校,在畢業的時候已經無法改變了,誠然,211或985院校畢業的同學在申請上有一定的優勢,但二本甚至三本的同學申入東大京大的例子也並不少見。名門固然重要,但真英雄也不問出身。倒是在校的GPA成績和一篇高水準的畢業論文更能反應出你的水平所在。好的GPA,不掛科,再加上能體現你研究能力和個人魅力的畢業論文,教授不想被你征服都難。

  研究方向:

  碩士課程不同於本科,研究範圍的廣度會變窄但難度會加深,所以選擇一個可行的研究方向也是很重要的。對於想繼續深造本專業的同學,可以結合自己的畢業論文及對專業的瞭解,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研究方向;而對於想換專業的同學,可根據個人興趣及未來的職業規劃來做適當調整。

  需要指出的是,理轉文相對容易,但文轉理就比較困難了。日本的某些大學甚至對提交申請學生原本的專業有所限制,比如神戶大學的經濟專業只接受本科經濟專業畢業的學生,名古屋大學的經濟專業需要申請人在大學期間修滿40個與經濟相關的學分等等。所以,選專業與研究方向,要慎重。

  總而言之,好的語言基礎+漂亮的大學成績單+明確的研究方向=一張通往日本國公立大學的通行證。

  研究生和修士的概念:

  研究生:

  日本的“研究生けんきゅうせい”不同於國內“研究生”的概念,在日本,“研究生”是一種制度,是專門為外國留學生設定的一項政策。可以簡單理解為大學院預科。為什麼有這個政策呢?是因為日本的開學時間是每年的4月,而中國的畢業時間是每年6月,中間必定有一個空白期。

  研究生制度,就是讓留學生們利用這個空白期提前去到日本適應學習和生活。另外,為了很好的銜接日本大學院的學習,準備大學院院生正式碩士課程考試,每年10月應屆畢業生可以作為研究生進入大學學習。其次,由於中日教育觀念、方式等的不同,很多中國學生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日本導師的教學風格。所以,即使語言過關了,在研究生課程中過渡一下,也是很有必要的。

  修士:

  日本的“修士しゅうし”就相當於中國的“碩士”。正規修士課程為2年,第一年主要用來出席研究課各個教授的ゼミナール類似小型研討會的課程修滿學分,第二年則用來撰寫修士畢業論文。

  中間可能還會穿插實習和在日就職準備,所以時間是非常緊湊的。學分修滿,論文提交答辯合格後,就可以拿到修士學位證,也就是中國的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