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哲學的感觸

  作為展現人類獨有智慧,區別於無思想的動物的一種學科,哲學是瞭解人類社會、人類文明,以及瞭解創造社會、創造文明的人類本身的一個必經之路。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資料,歡迎閱讀!

  篇一

  作為展現人類獨有智慧,區別於無思想的動物的一種學科,哲學是瞭解人類社會、人類文明,以及瞭解創造社會、創造文明的人類本身的一個必經之路。如果不學習哲學,沒有對哲學起碼的認識,就想研究人類社會、人類文明,簡直就是天方夜譚,水中撈月。既然這樣,如果想要了解一個民族的經濟政治與文化以及此民族的行為,如果不瞭解這個民族的哲學,是不可能瞭解這個民族的。為什麼哲學擁有這般強大的功能?這就要從解析哲學本身的特點入手,通過了解哲學這門偉大的學科,來發現哲學在人類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

  哲學是愛智慧之學,即熱愛智慧,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關於世界觀的學說。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是社會意識的具體存在和表現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指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的關係問題。

  哲學教人熱愛智慧,海德格爾曾說:哲學旨在啟人深思,這是哲學特有的精神,如批判、反思、勇於置疑、討論、爭論。任何人類的進步都可以認為是人類思維擴充套件、思想進步、對未知探索的結果。正是哲學這種啟人深思的作用,使人類思維得以擴充套件、思想得以進步、對未知充滿好奇,也正是批判、反思、勇於置疑、討論、爭論,促使人類智慧得以進步,使人類產生無比的好奇,進而去探索未知,尋找答案。在探索的過程中創造文明,改變社會,使人類進步。

  哲學是理論化和系統化的世界觀,同時又是方法論,人人都有世界觀,世界觀不是先天的,而是後天形成的。世界觀有兩種,一種是自發形成的,另一種是自覺形成的。前者是通過接受別人的教授而形成的,後者是在成長過程中,對客觀事物的主觀認識,對是非對錯,好壞美醜的主觀判斷。如果說世界觀是怎樣認識世界,那麼方法論就是解決問題的原則,指導人們怎樣改造世界。在擁有正確的世界觀的前提下,改造世界是要“事半功倍”還是“事倍功半”,就需要有適當的方法和途徑,即正確的方法論。方法論指導我們如何改造世界,但是,哲學不是個性的、個別的、特殊的認識,而是一般的認識,是對世界的普通認識,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終極真理。哲學提供指導性的東西,通過哲學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們將會得出解決問題的共同途徑和一般途徑,而不是具體做法。哲學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或絕對、終極的形而上者為形式,即我們認識事物應該從事物的本質入手。只有認識了本,才能追本溯源,才不會本末倒置,求本成為了人類文化的起源。哲學本身就是作為對世界、對宇宙、對人類的終極問題的思考。正是對事物本質的探索,人類才開始認識自然,從而形成自然科學;正是對事物本質的探索,人類才開始認識自己,從而形成人文科學等等,任何人類文明都始於對事物本質的探索。

  哲學的根本問題是指意識和物質、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前者即討論意識先於物質,

  物質依賴意識而存在,還是物質先於意識,意識是物質的產物。對“意識和物質”的兩種不同的觀點形成哲學的兩大陣營,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對哲學的另一個問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也有一些哲學家如D.休謨和I.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是哲學史上的不可知論者。

  羅素說:哲學是介乎神學和科學的東西。神學偏於感性認識世界,科學偏於理性認識世界。感性可以帶來神學,通過對未知事物的主觀想象讓我們的心靈得到寄託,但它不能給我們真真切切的解釋,顯得虛無縹緲。理性可以帶來科學,帶來現代化,但它給不了我們倫理、道德和感情需要。而哲學是二者的完美結合。哲學是理性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又是感性體會事物的途徑。哲學強調事實本質和事物的發展規律,通過遵循事物的本質特徵和發展規律來改造世界,達到為人類所用。同時哲學又強調人類感情和倫理道德,通過理性思考得出理論,通過實踐理論的過程中又使用感性認識操作實踐,得出最適合人類需要同時又符合人類評判的標準解決辦法。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其文化、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其文明、一段歷史如果沒有其獨特之處,就如一個富麗堂皇的寺廟裡沒有神作一樣,那些高貴的外表只是虛偽的。哲學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個社會文明的一部分、一段歷史發展的結果,同時哲學作為指導民族文化、社會文明、歷史發展方向的方法論,其作用時不可磨滅的。

  綜上種種原因,我們得出:哲學是我們人類需要掌握的一門學科。尤其是我們——未來世界的主宰者,更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掌握正確的方法論,通過哲學的方式,嚴密的思考問題,得出結論,指導實踐,把未來世界、未來社會改造得更加美好。至於何為正確的世界觀,何為正確的方法論,馬克思指出:真理應該是經得住實踐考驗的。有人說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中國實踐得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這個新時代需要掌握的哲學理論。封建社會救不了中國,大清帝國終於在列強的炮火中消亡。資本主義社會救不了中,孫中山辛辛苦苦的經營成果被輕易竊取,中華民國最終不堪一擊。只有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共產黨把中國從水生火熱中解救,並經過短短不到一個世紀的時間,讓中國恢復元氣,重新在世界舞臺上閃亮耀眼,成為舉足輕重的重要角色。

  馬克思主義哲學最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因為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體系的哲學基礎。馬克思哲學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絡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將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指導思想,將馬克斯主義方法論作為我們改變世界的指導方針,最終必會實現馬克思主義最崇高社會理想,即實現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人民精神境界極大提高、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社會。

  篇二

  記得最初接觸哲學是在初中以及高中的時候,儘管那時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但是從老師的講課以及書本描述中,依舊能感受到哲學獨特的魅力,哲學就是一種智慧的學說,能使人心往神移,渴望追逐。因此,我也為之傾倒。

  以前一直忙著高考,很少有心思去探究哲學,到了大學,知道有哲學這一門選修課,所以,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滿懷期待地去學習這美妙而又深奧的學問,但是當我真正接觸到了哲學之後才感到哲學是那麼的博大精深,是那麼的值得人去思考和探索,相對於哲學的廣博,我懂的哲學理論只是鳳毛麟角,滄海一粟。哲學的海洋如此之大,如此之深。是值得我們用一生去體會感悟的。

  在我重新接觸哲學後,更讓我明白,探究哲學並不是偉人哲學家們專有的技能,哲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每個人都有機會與權利去探究哲學。如:每一位家長都會給孩子講一些故事,然後講一些大道理,其實那些大道理就滲透著哲學,如果一個小孩從小就行成了一個很好的哲學思維,那麼很多問題,他們自己就能很主動的用哲學的框架和思維去思索和解決。所以,細細想來,原來我第一次接觸哲學並不是在書本上。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論是親人朋友,老師同學,還是隨意的一位陌生人,都在向你傳播哲學。哲學是無處不在的。

  但是,有一問題就是,在我們當今的教課書上,哲學課本教程都太過於抽象化了,讓人感到枯燥乏味,不容易去接受。曾經我好幾次都集中精神的試著用心去理解教程中的哲學理論,但是發現我很難理解,很難深入的去體會裡面的思想。哲學本身就是源於生活,讓我們對著生活中的問題再結合理論去思考和學習哲學可能更有效。所以,我想初級的哲學課本應該是以生動具體的方式編寫,加以“有血有肉”的分析,想必這樣會有更多人愛上哲學這門課程吧。

  在我個人看來,哲學是可以為我們指引正確的人生導向,可以幫助我們形成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塑造一種良好的品格和心態,讓我們的認識和思維能站在一定高度。從而讓我們可以用一種正確的思維去看人生,去看世界,用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去生活,因此,哲學是一門值得學習與體會的學科。

  因此,在大學,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學習哲學,運用哲學。畢竟,上了大學很多人都會感到很迷茫,不能真正的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或許很多人都會想,人生短暫但是充滿很多的挑戰,有太多的選擇,我們到底要追求的是一種怎樣的人生?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如何去進行選擇,如何給自己更好的定位?這就需要有一個方向引導我們去前進,而學習哲學能讓我們用一種哲學的高度去認識自己的追求吧,雖然不能明確給出我們一個目標,但是,它能給我們一個信念,一個方向,讓我們在矛盾中做出選擇。

  金錢雖然充滿誘惑,但是我們不是為了金錢而生存,我們的最高追求不是物質上的滿足,而是精神上的一種境界。所以,我們應該擦亮雙眼去審視人生,感受自己真正的人生價值在哪,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人,到我們老去的那天,關鍵的不是我們帶走了什麼,而是我們能給這個世界,能給這個社會和後人留下什麼。

  同樣,在我們陷入困境時,我們不要抱怨沒有人幫助我們,沒有人能真正的拯救自己,其實我們一直尋找的觀音就是高尚的自己,在困難和挫折面前給自己一個精神力量去支撐自己,我相信:“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絕境,有的只是絕望的思維,只要心靈不曾乾渴,再荒涼的土地也會變成生機勃勃的綠洲。”

  最後我想說生活中有很多困難等待我們去面對,人生中有很多挫折等待著我們去克服,挑站無處不在,機會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讓我們用一個積極的哲學心態去接受人生的考驗吧!

  篇三

  對於哲學思想了解的不多,看過的哲學書籍也很少,有些東西我也還不能理解。只是在書上或者一些電視或者資料上面接觸過我自己所謂的那些哲學。

  哲學是一種抽象性的概念,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哲學是本質,是最接近真理的科學,是對生活中所有問題的深刻解釋,同時,哲學又服務於現實生活。它的歷史便是一個越來越貼近人的現實生活的過程。就像其他科學一樣,它的根基仍離不開生活本身。我們只有把哲學運用在生活中,才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才能去理解和發現更多的美,充實自己的心靈,然後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哲學。感受哲學,可以感悟人生。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內心世界會因為外界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會很容易產生困惑,這時我們就迫切的需要一種信仰或是理念來指導和支撐自我。生活對於人來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的生活是哲學的最基礎部分,沒有了人的生活也就不存在什麼哲學了。作為展現人類獨有智慧,區別於無思想的動物的一種學科,哲學是瞭解人類社會、人類文明,以及瞭解創造社會、創造文明的人類本身的一個必經之路。如果想要了解一個民族的經濟政治與文化以及此民族的行為,如果不瞭解這個民族的哲學,是不可能瞭解這個民族的。為什麼哲學擁有這般強大的功能?這就要從解析哲學本身的特點入手,通過了解哲學這門偉大的學科,來發現哲學在人類發展過程當中的作用。

  任何人類的進步都可以認為是人類思維擴充套件、思想進步、對未知探索的結果。正是哲學這種啟人深思的作用,使人類思維得以擴充套件、思想得以進步、對未知充滿好奇,促使人類智慧得以進步。在探索的過程中創造文明,改變社會,使人類進步。

  人們一定會說哲學太抽象了,但是它會落實到自身的生命裡,所以看任何事情不只會看現在,而且要會看未來、既看現象又洞察本質。教育者施教時不也是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嗎?比如教育學生上車讓座,學生會思考:我現在把座位讓給老人家,這個動作我就要問問自己,為什麼要讓座?因為每個人都有先到先得的權利,畢竟我是先坐的位子。如果教師匯入哲學的思想:每個人都會老,也需要別人讓座,但是沒有人保證你現在讓座給別人,你老了別人會讓座給你。如果從哲學角度解釋這個道理,人跟人相處的時候這個模式是比較合理的,這樣做就會心安理得,不但能看到現在,還能想到將來。

  人生就好象航海一樣,如果你沒有羅盤,就不知道自己往哪裡走。羅盤就是哲學,哲學是對人生的經驗做全面的反省。人們可以向哲學家借這樣的一個羅盤或者指南針,參考他們思考後的見解,也可以在自己內心裡面啟發這樣的智慧,其實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他的羅盤,只不過他不一定經過嚴格的訓練或者是適當地去反省而找到。所以離開人生,哲學是空洞的,它沒有內容。如果離開哲學的話,人生是盲目的,人生變成找不到方向,不知道該往哪裡走。人生的智慧,它歸結為生命歷程中不同的抉擇。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在人們讀的書多是

  只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難挑出一兩本有品位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因此,看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在這裡,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意義;

  “很多人不快樂,就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然而,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一個人在念中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是要考大學;念大學的時候,人生的意義則是要順利畢業或繼續深造。這樣的意義一直往後推延,最後總是要碰到結束,而在這個關卡上,不能在以一個具體的東西作為意義瞭如賺到多少錢、當到什麼官。這個意義是一個人在生命過程中無法達成的,因此不能向外探求,只能內向尋找,也就是一種對自己的要求,要求自己達成一種最高的、圓滿的境界。”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其文化、一個社會如果沒有其文明、一段歷史如果沒有其獨特之處,就如一個富麗堂皇的寺廟裡沒有神作一樣,那些高貴的外表只是虛偽的。哲學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個社會文明的一部分、一段歷史發展的結果,同時哲學作為指導民族文化、社會文明、歷史發展方向的方法論,其作用時不可磨滅的。

  從古到今,人們都會用“盛世”和“亂世”來形容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歷史狀況,其實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俗世”。在現實世界裡,人們通常用利益來衡量一切,並學習各種求生的本領來適應社會,以致不被社會所淘汰,這樣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

  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樣東西卻始終追不到,就像狗總喜歡咬自己的尾巴,卻總是咬不到,我們只看到那隻狗拼命地在轉圈,卻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子。愚人儘量想讓別人多瞭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瞭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瞭解的人,怎麼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恩格斯曾把哲學譽為我們這個星球的智慧之花。這株智慧之花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土壤中綻放出各不相同的丰姿與芬芳,從而使人類的家園爭奇鬥豔、五彩繽紛。而其中,中國哲學作為東方哲學的代表,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哲學領域也是人才輩出,並保留著諸多不朽的哲學淨化理論。是人類哲學原野中最古老、最富生命力的一支奇葩。悠久的文化傳統、複雜的社會結構、獨特的生存方式以及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不僅塑造了中華民族雄渾古樸與文質彬彬相統一的歷史風貌,也培育了中國哲學自然平實與空靈飄逸相結合的神韻。充滿生命情調的中國哲學不僅在歷史的長空中閃爍著絢麗的智慧之花,而且,直到今天,我們仍感受到它的恆久而獨特的魅力。如果留心與於生活中的一些諺語和俗語時,不難發現中國哲學思想歸結起來多半是唯心主義的思想。但是不是唯心主義思想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呢?舉個例子來說吧,易經玄學在中國有著幾千年的發展歷程,有著時代的考驗和實踐的檢驗,最終這種理論存在下來了,這麼一來唯心主義思想存在的意義就不言而喻了,也說明了唯心主義理論在社會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社會不同於西方社會,它是以道德代宗教、以禮俗代法律,它的根本宗旨是追求如何做人。春秋末期,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根本追求和最高理想是“內聖外王”,提倡仁義禮智,講我們要有仁愛之心,有仁愛和博大的胸襟,從而建立了自己的形而上學哲學體系。而道家反對以仁義自限,它的哲學充滿了對人的生命特別是對精神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執著追

  求。老莊思想,說我們要追尋自然的法則而生存。因為我們受制於天地,我們的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不能與自然與之抗衡。要和自然相處。我們是自然的人,那麼我們就得順應自然規律生存,春夏秋冬,白天與黑夜。

  中國哲學不同於西方哲學,往往使用形象性的符號或感性的概念來認識和表達物件世界的意義。這種象徵性思維是中華民族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思維方式。在中國哲學中,具有本體論意義的道理、太極、氣並不獨立於現象之外。與西方的分析型哲學相比,中國哲學傾向於對認知物件的整體思維和直觀把握,追求某種非邏輯、非純思辨、非形勢分析所能得到的真理和覺悟。

  人的問題原本是中國傳統哲學的中心部分,毫不誇張的說,一部中國哲學論述的就是如何使人成為人的學問。因此,哲學是人學這一命題較深刻地揭示了傳統中國哲學精神。

  在中國傳統哲學中,關於人性的判斷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性善論,二是性惡論,第三是性善惡混論。孟子盯住人的道德理性,把性看作是純善無惡;荀子盯住人的本能感性,把人性說成是純惡無善。這兩種觀點都有些偏頗。如果說人性至善就難以解釋貪婪凶險、人慾橫流的社會現象;如果說人性純惡,就會割裂人性與人的本質之間的聯絡, 把道德看成外在與人的、 異己的東西,抹殺了道德擁有的人性的光輝。正是看到這種偏頗,後世的思想家不再將人性看作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而是折中孟子和荀子,在善與惡論之間保持適當的張力,提出“人之性,善惡混”的觀點。

  人生是個生活過程,這一過程就是人的生成過程,中國傳統哲學人性論也揭示了這一真諦。對於現實的人來說,你不是也不能是一成不變的存在物,人生就是不斷完成自己而又永遠處在未完成狀態。作為終極目標的本體論是一個不可到達的彼岸,必須把這一終極目標分解為一系列現實的具體的目標, 這樣才能喚起人們追求的勇氣和希望。在中國傳統價值觀中,善本身就是最高的價值,它含攝了真和美的價值。

  從一般意義上可以認為,希臘哲學是求知之學,中國哲學是求道之學,這也可以籠統地看作是中西哲學的一大差異。中國哲學所求之道是為人之道。在傳統觀念中,人的最高標準是聖王。作為人倫標準的聖王,也是天下政治的標準。中國哲學就是內聖外王之道。所謂內聖,是指通過主體的心性修養而到達的理想的道德境界, 是人的內在價值的提升;所謂外王,是指把主體修養所得運用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將內在價值轉化為外在事功。

  中國古代哲人的智慧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邏輯和理性的,他們所體現的是一種感悟性智慧。一些中國哲學經典來說,不那麼注重邏輯推理與分析,而是講直覺,講體悟,文字所蘊含的深層意義,需要我們通過直覺體悟才能通達。正如老子的《道德經》中所寫“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所蘊含的涵義,是要我們用心去感受去體悟。《道德經》一書,僅五千餘言,但是其博大精深,涵蓋天地,歷來被人們稱為“哲理詩”。

  那麼,如何真正的把哲學應用到現實生活中,應用到具體的實踐中呢? 首先,從世界觀的角度來看哲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有這麼一個故事:一位先生收了兩個學生。一天傍晚,先生給每個學生一個銅錢,說“你們立刻買樣東西,把這件黑暗的房間完全裝滿。”一個學

  生買了許多幹草,塞了滿滿一房間。先生搖搖頭,嘆了口氣。另一個學生買了一支蠟燭,點燃蠟燭,整個房間一片光明。先生笑了:“這是裝滿房間的最好方法。”這兩個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何不同?為什麼會有不同呢?原因在於,第一個學生運用了一般的思維方法,而第二個學生運用了創造性思維。由此說來,創造性思維方法對人們的生活確實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將哲學運用於學習,我們不難領悟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真諦,要真正學到知識,增長才幹,我們就必須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不斷提高學習活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而發展的觀點告訴我們,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進是新事物發展的一般趨勢,因此我們更應清楚地認識到成長成才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必然要經歷一些曲折和挫折。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順利的時候,也許你經常受到老師批評,也許你會考試失利,但要相信最終一定會成功。矛盾同樣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在學習生活中有快樂也有煩惱,這樣的生活才會完整和豐富多彩。在學習中,我們更要抓住主要矛盾,提高學習效率。

  哲學完全融入到了生活得每一處地方,只是我們不常察覺罷了。它是我們生活的一盞明燈,在我們迷茫的時候,照亮前行的道路。生活不會等待哲學,不會等待跟不上生活的觀念,真正的哲學感覺,是處理觀念的感覺,但不是通常意義上的那種經驗的感覺。

  我們在生活中、學習中、工作中。有好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東西。我們在當今的社會中,畢竟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即使有什麼事,我們也要慢慢學會適應,此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我們有時會覺得有好多不如意,自己與社會格格不入。我們不是在古代,現在在21世紀。這是社會的發展必然,只有我們自己胸襟開闊點,凡是多些理解,通過哲學的方式,嚴密的思考問題,得出結論,指導實踐,把未來世界、未來社會改造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