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八則讀後感作文

  這個學期,我學了一篇文章,叫《論語八則》我也對其中的一些句子深有感悟。其中,對我最有影響的,是那兩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們今天就來看一下有哪些吧。

  篇一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八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所以我們更要“不恥下問”。

  篇二

  這個學期,我學了一篇文章,叫《論語八則》我也對其中的一些句子深有感悟。其中,對我最有影響的,是那兩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和“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以前,我學什麼都似懂非懂、不求甚解,導致學的只是一點也不紮實,還自以為什麼都懂,雖然有一些知識自己都知道自己不會,但總是認為只有一點不會無所謂。一句“無所謂”讓我對學習更加不重視,“無所謂”成了我的護身符。

  有一次,真在寫作業,同學來找我玩,我禁不住誘惑,就騙爸爸說作業寫完了,第二天,因為我沒寫完作業被老師批評了,我還想:不就是一次沒寫作業麼,搞得這麼嚴肅,就跟我天天不寫作業似的,真是少見多怪!

  這時,孔子告誡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從此,我學會裡實事求是的學習態度,學習成績提高了不少。

  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很多的知識我根本學不明白,一開始,我總是認為有不懂的地方很正常,問問老師,看看輔助教材就行了,可是慢慢的我發現不會的地方越來越多,學什麼東西總是越學越迷惑。

  有一次,我把輔導教材丟了,恰巧老師路預習作業,我越預習越迷惑,往天二十分鐘就能幹完的預習作業我幹了半個多小時,害的老爸說我邊學邊玩。

  這時,孔子告訴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換讓我知道,如果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越學越迷惑,從那以後,我十分注重培養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這也使我懂得了,讀書就要用心讀,而不是讀了就過了,還要反覆的讀幾遍,不懂的地方要不恥下問,這樣才能吸取裡面的知識,相反,讀書不認真讀,那就不要讀,因為那都是惘然,所以從今天我懂得了這個道理開始,一直到未來,都要有方法的去學習.。

  《論語八則》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對映著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

  篇三

  泱泱大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在聲聲不息的文化長河中,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和他弟子的《論語》穿越時空,一直將和諧、寬容、仁慈、孝順、友愛、學習的聲音傳遞到現在,傳遞到未來。

  孔子是一位充滿智慧、循循善誘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一位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古代先賢。他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正是他虛懷入谷、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精神寫照嗎?他活到老,學到老,還處處拜能者為師,這與我們當今社會所提倡的終身學習理念不謀而合,他的“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貽”的先進教學方法不值得我們借鑑嗎?新時代的教師,要想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想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死守書本,不更新自己的知識行嗎?長此以往,你只能成為夜郎。我們應該以孔子為榜樣,拜能者為師,不收到下問。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接觸的人很多,而每一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都可以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你看,我們身邊的許多平凡人,他們有的是書法好手,有的是繪畫巧匠,有的是象棋大師,有的是球場精英……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人身上汲取點滴之長。

  在當今世界風雲變幻、戰亂不斷、挑戰多多的 年代,和平、和諧更是人們所向往的境界。一個國家無論大小、貧富,都應互相尊重、取長補短才能和諧,才能創造美好的一切。對每人而言,真正的和諧應該是人人互助,團結友愛,身心健康,儘可能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世界充滿愛,這就是《論語》對現代人所謂和諧的啟發。

  《論語》還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腳踏實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學習、誠實守信地交友、孝順的對待家人。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自信、完美。

  這就是《論語》,是智慧、是真諦也是心靈良藥。在微微燈光下,讀著論語,雖說是懵懵懂懂,不解其意,但那份道德財富卻讓我喝了一碗溫暖的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