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理想之道作文

  每個人心中有遠大的理想,一個人能成就多大的事業,決定於那個人心中有多淡定。 于丹解讀論語,論語讓我們醒悟,論語大部分都在談人的理想,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志向至關重要,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方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先進》篇裡有一個比較罕見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記載的就是孔子如何跟學生一起暢談理想。

  一天,孔子對陪坐著的四個學生——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華說:“我平時老聽見你們說沒有人瞭解我的志向啊!假如現在有人瞭解你們,打算啟用你們,你們能做什麼呢?”

  子路是個急性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說要擁有一箇中等國家,然後在三年內解決內憂外患,使國民人人懂得什麼是道義。孔子聽完這個遠大的理想,只是微微冷笑了一下,未置可否。

  第二個學生冉有明顯比子路謙遜很多,他只要一個方圓五六十里的小國家,在物質層面做到使百姓富足,至於修明禮樂,拿就要等待賢人君子了。孔子聽完依然未置可否。

  輪到第三個人公西華了。他就更謙遜了一層。他只想坐一個小小的司儀,對於治理國家管理人民這些事都沒說。

  孔子這三個弟子的態度一個比一個更謙遜,更平和,更接近自己的人生起點,而不是終端的願望。我們往往不缺乏巨集圖偉志,而缺少那個志願的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切實的道路。每個人都擁有理想,不同的是有的人只有一個理想,那個理想巨集偉遠大,卻遙不可及。而有的人擁有很多個理想,他們由小到大、由淺及深,排列組合著成為一道通向成功的階梯。前者妄想者一步登天之時,後者已經踏上了很多級臺階而更接近了天空。理想和行動的關係,就如同引線和風箏的關係,這個風箏能飛多遠,關鍵就在於手中的線有多長,有多堅固……

  唯一還沒有發言的還剩最後一位曾皙,從次序看顯然他是最從容淡定的一位。他只想做一件事,就是在大地開化、萬物復甦的暮春時節,與幾個朋友一起去剛剛開凍的沂水中,把自己洗滌得乾乾淨淨,然後去一旁的高臺上沐著春風,把自己與天地相融。聽完,孔子長嘆一聲說:“我贊同他的話啊。”他們的理想是一樣的。

  原來,真正的君子從來不是以他的職業素質謀求一個社會職位為目的的,卻一定是以修身為起點的,他要從最近的、從內心的完善做起。所以,理想之道是什麼?就是一個淡定的起點,一點儲備心靈的快樂資源。

  篇二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更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理想對於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說的是一個人的志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和努力方向。那麼,我們應該怎樣面對理想呢?

  北師大的于丹教授說:“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這說明現在重要的不是我們終究的理想有多麼高尚,多麼偉大,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往往我們並不缺乏巨集圖偉志,而缺乏在到達那志願之前的道路。

  《論語》中有一篇關於理想的,非常有名的文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講的是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陪侍著孔子,孔子讓他們談談自己的理想。子路搶先答道:“如果讓我去治理一個既受到別國侵略又遭受饑荒的大國的話,不到三年,我就能讓百姓有勇氣抵抗外國侵略,而且知道為人的道理。”孔子只是笑了笑。冉有說:“給我一個小城,我也只用三年時間,可以讓百姓富足,至於讓他們懂得為人的道理,就讓比我有才能的人去幹吧。”公西華說:“我不敢說能勝任什麼職位,但我願意學習。在祭祀祖廟,或是諸侯會盟共同朝見天子的時候,穿著禮服,帶著禮帽,當個小司儀罷了。”當孔子問到曾皙時,彈奏琴瑟的聲音漸漸稀疏,然後放下瑟直起身子幽幽的說:“我和他們三人的觀點不太一樣。當春天到來萬物復甦的時候,我和五,六個成年人,六,七個少年到沂水裡洗澡,到舞雩臺上吹風乘涼,然後一起唱著歌歸來。”夫子嘆曰:“吾與點曾皙也。”我們看到,前面三人的理想看起來都比曾皙理想高尚,遠大。但孔子認為,子路說的話並不謙讓,無法用“禮”來治理國家。不符合孔子“為國以禮”的要求。冉有的話與子路沒有什麼區別。公西華只能給諸侯做一個小司儀,不能做大事。而曾點設想的因實行仁政而出現的太平盛世的圖景,是孔子“為國以禮”的要求。所以得到了老師的認可。由此可以看出,曾點是一個從容不迫的人。他的理想符合了《論語》中提倡的“溫,良,恭,儉,讓”的人生之道。這也就是孔子的理想之道了。順便一提,這篇文章也出現在高中一年級第一冊的語文課本上,但是,我在學校學習這篇文章時,老師只講解了課文表面的文字意思,並沒有告訴我們這篇文章教給我們的空子怎樣的理想之道。看來,我國所謂的“素質教育”與理想之中還有很大的差距。

  于丹教授認為:“理想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在乎的東西,是一種心靈的寄託。”《陋室銘》的經典就在於它寫出了理想的最高境界。即是——大家在一起談論的是不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託。如果大家能在絲竹之間,在交流中有了心心相通在共同寄託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麼,誰還能注意到陋室之“陋”呢?所以孔子云:“何陋之有?”

  于丹教授說:“什麼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是給我們一個起點,給我們儲備一點心靈快樂的資源。”所以,內心的感悟才是《論語》所倡導的理想之道。

  篇三

  這章主要講如何定位自己在社會的地位,如何展望自己的理想。其實最主要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理想。

  自己定位的理想不要太高,那樣會過猶不及,伸手都無法觸控到,就像是小學的學歷考大學一樣,有點坐井觀天之感,一點也不切實際,甚至是不粘邊,是遙遠的理想,那不時我們稱之的理想,那是夢想。夢想與理想有一定的差距,雖然說都是還沒實現的,但理想比夢想更容易達到,是努力與智慧的結晶。定位過高,只會讓自己天天沉醉在幻想的思潮裡,不回去奮鬥與努力,失去了鬥志,那隻會離理想越來越遠。

  如果把自己的定位定得太低,只會使自己的才華和理想都埋沒了,不會有發展的空間,自己不能夠施展,不能夠發揮,也許這樣的一生只會是平淡的渡過,不曾有火光出現。到了年邁之時,也許會後悔自己的選擇決定,到時也已經太晚了。

  所以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理想是很重要的。理想是時,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飢寒的年代,理想是溫飽;溫飽的年代,理想是文明;離亂的年代,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榮。理想是羅盤,給船舶引導方向;理想是船舶,載著你出海遠航;但理想有時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線,可望不可及,折磨你那進取的心。理想使你微笑的觀察者生活;理想使你倔強的反抗者命運。理想使你忘記鬢髮早白;理想使你頭白仍然天真。理想是生活的黃金,而只有具備淘金工人在沙裡淘金的毅力,才能找得到這生活的黃金。

  理想——有人追求了一生是得到幻滅,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息。人生的理想,向他見到地平線一樣,像它走近一步,它就後退一步。有生命力的理想絕不能像鐘錶一樣,精確計算它的每一秒鐘。沒有理想的人生如霧海,沒有奮鬥的人生如浮雲,沒有理想的青春,就是沒有太陽的早晨。一個人有了遠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艱苦的時候,也會感到幸福。

  理想與妄想不同,因為妄想偷越人生的範圍;理想與幻想不同,因為幻想是無可遵循的途徑;理想與野心不同,因為野心常出之於自私與佔有。

  理想與內心的修養是息息相關的,內心的修養直接關係到理想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