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心得誠信之道文章

  有道德的人一定不會孤單。從我們每一個人內心的真誠出發,建立和守住信譽,就一定會建設起一個誠信的社會,下面由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論語心得誠信之道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

  不過,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不講誠信,卻都似乎活得很自在。

  難道,誠信竟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念嗎?今天,我們還需不需要誠信?

  誠信是中國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誠信的論述。

  作為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礎,《論語》提出了“信”的原則。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一個人要是沒有信譽的話,那真不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怎麼度過一生?這就好像大車沒有、小車沒有一樣,它靠什麼走起來呢?

  大車、小車,分別指牛車和馬車。大車、小車車轅前面都有駕牲口用的橫木,這橫木要怎麼鉚住呢?就是用木銷包了鐵以後插在小孔裡,才能把橫木固定住。和,就是牛車和馬車上的木銷。如果車上沒有這樣的木銷,就無法套住牛馬,它又怎麼能行走呢?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譽,就好像這個車子有了橫木也是虛架上的,沒有關鍵的木銷,不就無法行走了嗎?對一個人來講,信譽是什麼呢?是你行走於世界最基礎的那個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靠信譽,才能把人生這輛車驅動起來。只有信譽,才能夠讓你不管穿越什麼樣的風險、坎坷,都顛撲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時候,也能夠保障你的速度。就是因為有信譽,才讓你始終是一個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來。要是沒有信譽,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條件。

  孔子關於“信”的闡述都很簡單,但這是他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孔子用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待別人的忠心,與人交際的信實。文,行,忠,信,這些東西就是孔子教導學生的基本內容。“忠”和“信”,佔了很大的比重。

  孔子有這樣一句話,他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一個人要想坦坦蕩蕩走過一生,憑的是他為人的正直。正直的人就能安身立命,這個人的一生理所應當走得遠。但是,那些不正直的、不守信用的人,那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他們不是也活下來了嗎?這是怎麼回事呢?孔子說,這叫“幸而免”,他們是僥倖逃脫了很多本應該發生的責罰才磕磕絆絆地活下來的,他們遲早要摔跟頭。

  人要憑著正直去生活,如果是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那只是僥倖躲過了災禍。

  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中國儒家提出的誠信的道德理念,放到今天,它還有價值嗎?

  在今天的這個社會中,信譽對每一個人來講是一張無形的通行證。也許信譽並不直接寫在你的檔案裡,但是,信譽是一個人的口碑,一個人做事如何,為人如何,這都會反映在口碑中,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心中掂出信譽的分量。

  論語心得誠信之道

  有一篇寓言故事說得有意思。有一隻山羊,它早上起來想出去吃點東西。它本來想去菜園裡吃點白菜,這時早晨初升的太陽把它的影子投射得很長,山羊一看,天啊,我原來如此高大,我還吃什麼白菜啊?我改去山上吃樹葉得了。

  它轉身往山上跑,等跑到山上的大樹旁邊,天都到中午了,太陽照在頭頂上,這時山羊的影子就特別小。山羊一看,我原來就這麼渺小啊?我還是回去吃白菜吧。

  等它跑到菜園的時候,已經到傍晚了。這時候夕陽西下,它的影子又拉長了。山羊一看說,好像我還真能吃樹葉。它就再往大樹那兒跑。

  一天的時光,這隻山羊就在太陽投影的迷惑下,一口東西沒吃著。

  這不就像我們的人生嗎?有時候一種外在的投射,一種虛幻的假象,在某一個瞬間讓你覺得比真實的自己要高大很多,又在某一個瞬間讓你覺得比真實的自己要渺小不少。

  一個人的心怎麼樣能夠保持著恆常的判斷呢?這需要我們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的答案是這樣的:“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老師說,你不是想提高道德嗎?我就告訴你兩條原則,第一叫“主忠信”,要以忠誠、信用作為你內心的依據,能夠立住這一點,就不錯了。第二點叫“徙義”,就是你可以有改變,但是必須要合乎道義。內心主於忠信,合乎道義去改變,做到這些,那不就提升品德了嗎?一個人品德提升之後,才能夠辨惑,不至於像山羊那樣會因外界的變化而無所適從。

  孔子又說:“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這個情況我們現在都有吧?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覺得他好得不得了,希望他長長久久,千年萬世,一直這樣活著才好呢。這就叫“愛之慾其生”。突然之間,又恨上這個人了,就恨不得他馬上消失,希望他短命。這就叫“惡之慾其死”。孔子說,你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難道不是迷惑嗎?

  孔子的意思就是說,人們應該按照“忠信”、“仁義”的原則去辦事,就會活得很明白,而如果感情用事的話,就會陷於無窮的迷惑之中。

  一個人如果不能保持恆常之心,失去自己內心的判斷標準,就會出現很多的迷惑。我們現在總說世象紛紜,希望哪個神靈借我一雙慧眼,讓我好看清複雜的世象。真正的慧眼何在呢?它不僅關乎智慧,還關乎一個人的自我判斷和內心恆常的力量。要想對世界守信,對他人守信,先要看看能否對自己的生命忠誠守信。這是你辨惑的前提。所以孔子把崇德、辨惑連在一起分析,在他看來,提高道德是分辨迷惑的一種方式。

  我們看到,孔子對於忠信的論述很多。他說:“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論語·學而》***我們看,孔子提到忠信,不是孤立地提一個標準,而是把很多標準放在一起,包括了儀態的莊重威嚴、熱愛學習、忠誠守信、慎重交友、過而能改等方方面面。

  論語心得誠信之道

  孔子說,一個真君子,如果他的內心不厚重,不莊重,那麼他就沒有威嚴。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這個人怎麼顯得那麼沒有分量,那麼輕薄,見風就倒,聽到點什麼風聲就容易改變判斷,其實那是因為他內心本身就不厚重啊。

  但是,內心的厚重是怎麼來的呢?這不是先天得來的,而是要靠不斷的學習。一個人如果不斷地提升修養,不斷地去學習思考,他就不會淺陋,就不會固守在他的侷限上。

  怎樣做到君子,還有兩條很重要的原則。“主忠信”,就是他內心要有一種立命之本,以忠、信這兩種道德為主。“無友不如己者”,這句話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說,不結交不如自己的朋友。也就是說,如果你結交的人在道德上、在能力上都比你強,你就會有壓力,你要見賢思齊,這樣你就會得到提升。另外一種解釋,就是不跟不同道的人交往。道不同不相為謀,只跟同道中人來往,以便保持人生方向的單純性。不論哪一種解釋,都是說交友要慎重。

  一個人如果按照以上原則做了以後,這個人會不會就不犯錯了?不是的,沒有誰會永遠不犯錯。不過,犯錯也沒關係,一旦錯了,不要固執己見,要趕快改正過來,這還是君子。

  以上這些就是孔子對於君子道德的描述。這裡提出的“主忠信”,它不是孤立的,一定是跟其他的原則相輔相成的。

  經常有些朋友問我,《論語》裡面我記住哪一句話就夠了?或者是問,對我現在的生活哪一句話能有直接的引導?我覺得,經典的東西需要融會貫通,它不會只靠某一句話或者一個理念,就讓一個人安身立命。雖然孔子也說“恕”這一個字可以終身行之,但是我們想想,在這種寬恕的背後,那需要多少信念來支撐啊?需要多少融會貫通才能達到?孔子提出來的東西都是微言大義,說出來看似簡單,但是都有廣博的文化積澱,都有一些內在的理念在支撐。

  關於信,還有很多表現在孔子學生的言論裡。“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有子是孔子的弟子,他說了三句話,什麼意思呢?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語言環境裡,人際交往都離不開說話,我們都在承諾,但是你說出來的話就一定能夠兌現嗎?你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能做得到嗎?你說的話能不能兌現,那要看你的諾言離道義有多遠。如果你的諾言符合道義,兌現的可能性就會高一點,這就是“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一個人如果能夠恭謹有禮,對別人畢恭畢敬但又符合禮義,那麼他就遠離恥辱了。“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意思是說,如果他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依靠的都是可親可信之人,那麼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我們看,這裡又是一組關係。在這裡,“信”也沒有被單獨拿出來作為一個核心,而是說講信用一定要符合道義。社會中不斷出現種種挑戰,一個人光有單一的內心道德還是不夠的,一定要有一個完善的道德體系。

  我們知道,關於歷史,有一個詞語叫做“信史”,就是其記載真實可靠的歷史。這個詞內涵很重,因為歷史上有很多史官,要用他們的生命來維護歷史的真實,讓歷史的真相得以流傳下來。這是中國歷史上可貴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