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的注意事項詳細解讀

  古裝劇看多了,很多人都渴望騎一下馬,戶外活動遇到馬,更是躍躍欲試,但是因為馬是一種難以馴服的動物,所以騎馬注意事項自然不會少。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騎馬的注意事項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騎馬的注意事項

  1、不宜穿登山鞋、旅遊鞋等鞋底帶有特殊防滑功能的鞋。人一旦從馬上摔下來,最危險的就是腳無法脫開腳蹬,穿有帶防滑功能的鞋,往往使腳無法脫開腳蹬。應該穿有跟且鞋底較平滑的鞋。

  2、騎馬不宜帶金屬邊的眼鏡,萬一落馬會對人造成很大的傷害。

  3、不要在林區邊緣賽馬和快跑,一旦馬受驚或駕御失控,就會竄入樹林,情形很危險。

  4、選擇鞍上帶鐵環的馬,鐵環幫助你保持平衡。

  5、接近馬時宜從馬的左前方向,動作避免劇烈。劇烈的動作會使馬受驚。

  6、騎馬宜穿面料較柔軟比較緊身的長褲,騎馬最好帶手套、護腿等防護工具。

  7、不要在馬上脫換衣服,尤其是鮮豔衣服,馬容易眼生,你換衣服時馬受驚跑動,人一下就摔下來了。

  8、不要隨意拍打馬兒,不要有突然性的動作讓馬受驚。

  9、永遠不要站在馬的後方和側後方,防止被踢。

  10、上馬時腳尖內蹬,下馬時先左腳腳尖內蹬,然後鬆開右腳,然後下馬。上下馬腳尖內蹬很重要,一旦馬受驚或拒乘而跑開,人至多摔一交,如果全腳套在蹬內,就會套蹬,這是非常危險的。

  11、正確的騎馬姿勢是:腳前半部踩蹬,上身直立坐穩馬鞍,這是小走的姿勢。上坡身體重心向前傾,臀部後移,並抓穩馬鞍前部。下坡身體重心後仰,臀部後移,兩手一前一後抓穩馬鞍,雙腿夾緊。

  12、生手騎馬容易磨傷小腿肚,大腿內側和臀部,可以穿馬靴和馬褲,沒有馬靴馬褲可以用護膝綁腿等替代。

  13、準備一個軟和一點的薄枕頭或坐墊,馬鞍子都很差,馱東西的鞍子墊上毯子就是騎鞍了,坐上去有如上刑,坐久了有肛裂的危險。

  14、將身上的貴重物品交由不騎馬的同伴或馬場管理人員妥善保管,防止落馬後摔壞。

  15、上馬前一定讓領隊或馬主檢查一下肚帶是否繫緊,繫緊後才能上馬,肚帶不繫緊容易轉鞍,這是最危險的。騎行中每隔一段時間也要檢查一下肚帶的鬆緊程度。

  16、騎馬下山坡儘量不要奔跑,防止造成馬失前蹄。

  17、壩上騎馬,按規則是每匹馬無償配備一名牽馬者。如無把握或屬於新手,請不要讓馬伕離開。不用牽馬如發生摔碰,理論上應由騎者自已負責。

  18、壩上騎馬是以最後一位騎手計算來回時間。

  19、危險的地方,比較陡的下坡和危險的懸崖邊,寧願下來走到安全地帶再上馬。

  20、不要縱馬狂奔,馬絕非專業騎馬,所用的韁繩不見得牢固,要斷了就麻煩了,新手很可能被顛下來。

  21、所去的地方,都是非常規路線,這決定了當地馬匹的不專業和管理的不規範。因此請一定注意安全。因為即使你從馬背上摔下來受傷,馬主也不願意承擔任何責任或賠償。

  22、跟緊你的馬伕,在自己希望走一小段的時候要讓馬伕不要走太遠。因為語言溝通困難,或者馬伕自身服務意識不足,他很可能在你休息的時候把馬牽到很遠的地方,你希望再騎馬的時候卻找不到馬了。

  23、不要拿城市思維去衡量當地馬伕,不要幻想他們有什麼服務意識或契約精神。善待他們,遇到問題多溝通,可以避免許多問題。

  騎馬的基本入門

  1、握韁

  雙手各持一韁,韁繩自無名指及小指間繞出,握於拳心,拇指輕壓於上...... 什麼的什麼啊!沒關係,到現場一看就會了。

  2、調馬索教學

  初學者往往一上了馬背就方寸大亂,自己全身僵硬,更遑論要控制馬匹。結果是馬兒到處亂走,或是走走停停,跟本享受不到騎馬的樂趣。讓教練用一條調馬索掛在馬的口銜旁邊,牽引馬兒在直徑15米到20米的範圍內,以教練為圓心繞著走,再靠教練手上拿著的調教鞭,控制馬兒的步伐與行進速度。如此,騎手可專心於自己的姿勢與動作,很快的體會到正確的感覺。

  3、馬上體操

  第一次坐在馬背上,許多人都會被那高度嚇了一跳,馬兒一開始移動,更是嚇得雙手緊抓馬鞍死也不肯放,全身僵硬動彈不得。做馬上體操的目的,除了可解除騎手緊張的心情外,更是很好的鬆弛肌肉熱身運動。按照教練的指示,在馬背上做平舉雙臂、叉腰、伸張雙腿、轉身、屈膝、前頃摸馬耳朵、抬腿、手臂向後繞圈、前趴、後躺、肩膀繞圈等動作,您會覺得全身舒暢,緊張的感覺自然就不見了。

  4、基本姿勢與步伐

  接下來,教練會開始教您騎手的正確姿勢,或稱為「騎坐」,以及在馬兒各種步伐時騎手的姿勢與動作。包括立定、四節拍的慢步、二節拍的快步、快步時屁股一直座在馬鞍上的壓浪、一站一坐的打浪等。幾節課之後,當您掌握到這些基本姿勢的要領時,教練就會再教您控制馬匹前進、轉向、停止的方法。這時,您就可以放開調馬索自由騎乘,也是繼續學習基本騎乘課程的時候了。

  兒童學習騎馬的好處

  1、騎馬是一項非常鍛鍊平衡感的運動。無論是初學者能穩穩地坐在馬背上,還是學習一些馬術動作,都對鍛鍊平衡感很有益處。

  2、騎馬屬於全身的運用,而且技巧大於力量,要求騎乘者手眼協調,所以對身體整體的協調性有很大的鍛鍊。

  3、馬術首先要學會與動物的交流和配合,要知道馬想的是什麼,也要讓馬知道自己想的是什麼。孩子通過肢體語言與動物接觸,他會慢慢地學會體會別人,學會表達與溝通。這就是為什麼騎馬可以作為自閉症的治療方法之一的原因。

  4、由於騎馬挺胸、挺直腰板,所以通過學習騎馬的基本姿勢可以改掉彎腰駝背的習慣。而且,騎馬屬於豎線條拉伸的運動,如果能長期堅持,可以慢慢形成非常優美的體態。這也是為什麼在西方的貴族家庭,都要求女性在很小的時候就學習騎馬,這樣能塑造公主般的氣質。

  5、與馬的互動中,可以慢慢培養愛心、勇氣、耐心與智慧,不僅提升了情商,還增強了他們克服障礙的信心。

  6、當孩子騎上馬背的一瞬間,有的孩子就感受到那種喜悅與興奮。有的孩子開始可能還害怕,但克服恐懼後,就能慢慢地感受到騎馬所帶來的新奇與舒暢。而且騎馬是一項主動運動與被動運動相結合的運動,與其他競技性運動比起來,騎馬讓孩子更加放鬆,獲得的快樂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