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冰的注意事項詳細分析

  滑冰是一項很好的健身運動,很多小孩子和年輕人都特別喜歡去溜冰場滑冰。那麼滑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滑冰的好處又有哪些?你是否都瞭解?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滑冰的注意事項詳細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滑冰的注意事項

  1、滑冰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要選擇安全的場地,在自然結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應選擇冰凍結實,沒有冰窟窿和裂紋、裂縫的冰面,要儘量在距離岸邊較近的地方。初冬和初春時節,冰面尚未凍實或已經開始融化,千萬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斷裂而發生事故。

  初學滑冰者,不可性急莽撞,學習應循序漸進,特別要注意保持身體重心平衡,避免向後摔倒而摔壞腰椎和後腦。在滑冰的人多時,要注意力集中,避免相撞。

  結冰的季節,天氣十分寒冷,滑冰時要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和身體暴露的部位發生凍傷。

  滑冰的時間不可過長,在寒冷的環境裡活動,身體的熱量損失較大。在休息時,應穿好防寒外衣,同時解開冰鞋鞋帶,活動腳部,使血液流通,這樣能夠防止生凍瘡。

  身上不要帶硬器,如鑰匙、小刀、手機等,以免摔倒硌傷自己。

  穿冰鞋時,前兩三個釦眼的鞋帶可稍鬆,後面的鞋帶要繫緊,腳腕在鞋裡不晃動為合適。

  服裝厚度、鬆緊度以不妨礙運動為宜並戴手套,以免摔倒時擦傷面板。兒童可戴護具。

  站立時兩腳略分開約與肩同寬,兩腳尖稍向外轉形成小八字,兩腿稍彎曲,上體稍前傾,目視前方。身體重心要通過兩腳平穩地壓到刀刃上,踝關節不應內或外倒。

  2、怎樣練習滑冰

  2.1、直道滑行

  直道滑行姿勢是速滑的基本技術。合理的滑行姿勢應是﹕上體放鬆前傾,自然團身與冰面平行或略高於臂速度滑冰比賽中部,腿部深屈,膝關節成90~110°角,踝關節成50~70°角,兩臂放鬆置於背後,頭微抬起,滑行姿勢根據個人形態素質特點﹑滑行距離﹑冰場條件﹑天氣情況等而有所不同。

  直道滑行,關鍵在於要能掌握適宜的蹬冰時間。冰刀切入冰面,獲得牢固支點,同時即應開始蹬冰,最大用力蹬冰,應在兩腿交接體重的剎那間完成。為了利用體重蹬冰,傾倒時體重應牢牢壓在支撐腿上,不要過早交接體重。

  2.2、彎道滑行

  基本姿勢與直道滑行大致相同,但由於向心力作用,彎道與直道動作又有很大區別。彎道滑行時,身體始終向左傾倒,用左腳外刃﹑右腳內刃蹬冰。

  其主要動作要求是﹕進彎道時右腳最後1步要進入直道和彎道交接處,深入程度以天氣﹑冰質﹑風向﹑專案等情況而定。

  2.3、起跑技術

  一是正面前腳點冰起跑法,二是側面起跑法。起動時,大腿高抬,上體前傾,冰刀著冰時要緊緊切住冰面,頭幾步不要滑動。

  主要是用於短中距離滑行,可起到協調﹑加大蹬冰力量的作用。在長距離滑行中採用單臂擺動的人越來越多,擺臂用力程度較小,擺動方向要與滑行方向一致。

  3、滑冰有什麼技巧

  3.1、重心很重要

  滑行時要俯身、彎腿,重心向前,這樣就是滑倒了,也會往前摔,不會摔尾骨。初學者最常見的毛病就是滑行中直立身體,引起重心不穩摔倒,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側身用手撐地,減少衝擊。同時避免頭部撞到冰面。

  3.2、倒地別久留

  摔倒後要立刻跪在冰面上,並慢慢起來,如果不能及時爬起要有同伴的保護,無人陪同時要自己監視周圍人的動向,防止他人撞擊造成意外傷害。絕對不要躺在冰面上或者坐在冰面上很長時間,因為他人滑行時冰刀可能會戳到軀幹和頭部造成傷害。

  3.3、衝撞有講究

  如果滑行有方向性,請不要逆向滑行。不要在其他初學者身邊做花樣動作,或者擦肩而過。以免其受到驚嚇摔倒引起你和他人受傷。

  滑冰有什麼好處

  1、心血管功能

  經常滑冰的人安靜時心率為40-60次,運動時可達180-200次,而一般人的心率僅為80-100次。

  2、平衡能力

  燕式平衡和各種旋轉動作對各年齡段的人的平衡感是良好的訓練,對正處於前庭和半規管發育期的孩子尤其受益匪淺。

  3、增強力量

  滑行中的蹬冰、燕式平衡對經常開車的人來說,是鍛鍊下肢力量的極好方式,跳躍和旋轉是對全身控制能力的考驗和提高。

  4、柔韌和彈跳能力

  跳躍、旋轉、步法和自由滑組合對身體的柔韌性和彈跳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

  滑冰如何預防受傷

  滑冰穿的衣服應以保暖利索為主,儘量選擇專業的滑冰服,便於活動。最好能戴上護膝、護肘、護腕等防護用具,孩子可以再多加一個頭盔,避免摔倒受傷。

  滑冰前先做一些熱身的動作,準備活動能提高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升高肌肉的溫度,暢通血液迴圈,增加關節及韌帶的柔韌性和活動範圍。做了準備活動後再滑冰,可減輕摔倒的概率。

  上冰後,保持正確的站姿。站立時兩腳略分開約與肩同寬,兩腳尖稍向外轉形成小八字,兩腿稍彎曲,上體稍前傾,目視前方。身體重心通過兩腳平穩地壓到刀刃上,踝關節不應內或外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