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登山護膝知識

  登山如何保護膝關節?健身登山是一項廣大群眾非常喜愛的運動,但是膝關節在運動中是很容易受傷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戶外登山保護膝蓋的知識。

  登山後為什麼會膝蓋疼

  走山時間一久,膝蓋沒點問題的人就不多了。經常會遇到老驢友說膝蓋時時隱痛,對老驢友來說,這是個挺普遍的問題。

  因為很多人登山,特別是下山時,自覺不自覺地把全身重量壓在膝關節上,大腿骨和小腿骨在膝關節處直接對撞。依靠膝關節硬對硬來瞬間消解重力和制動,可以節省體力。但是,這樣久而久之,膝蓋部位就特別容易損傷。

  戶外登山如何護膝

  1、使用手杖行走或登山,使單純的下肢運動變為四肢運動,既達到使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同時得到鍛鍊的目的,又減輕了膝關節的運動負荷。由於增加了支撐點,不但可以有效地減輕膝關節的壓力,保護膝關節,還可以避免摔倒,使登山更加安全。

  2、使用護膝,保護膝關節,減少因下山時身體的重量對膝關節衝擊。最好選擇中間開孔、膝蓋上下橫置拉力帶的護膝,可有助減低膝蓋不必要旋轉,紓緩痛楚。

  3、在膝關節得到充分休息的條件下以非負重的活動為主,在坐位或平臥位做膝關節的屈伸活動練習,結合大腿肌肉繃緊練習,以不感覺疼痛加重為限度。

  4、可將一枕頭放在行李箱上,將腳抬高,可促進靜脈迴流,減低患處腫脹。

  5、急性膝部扭傷或發炎,應在24至36小時內冰敷患處,好處是使血管收縮,減低軟組織腫脹。時間最好20分鐘,若超過30分鐘可能凍傷神經組織。

  6、每天可以在戶外散步,行走距離以不感疲勞和疼痛為限。在疼痛症狀較重時應該避免反覆下蹲或半蹲位的動作。

  7、爬山和迪斯科對膝關節來說非常不利,最好能暫時停止,以免轉變成老傷。而游泳則有助於關節和肌肉功能的改善。

  8、爬山前準備活動要充分,對腿部肌肉進行拉伸,促進血液迴圈,也可以用雙手手指揉搓膝蓋下邊緣,促進潤滑液對膝蓋的保護。爬山後要做好放鬆,促進疲勞肌肉的恢復。

  9、平時加強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發達的肌肉可以在一定情況下緩解膝蓋所承受的壓力,降低膝蓋發生損傷的風險。牽拉大腿後群、大腿外側和小腿的肌肉,保持膝關節周圍肌肉的良好狀態,使膝關節更穩定,膝蓋髕骨在其正確的運動軌跡上活動,就不會磨損受傷。

  10、腳底平貼地面前行,腳不要抬得太高,這樣膝蓋的彎曲程度不大,更多地依靠身體的前傾和屁股的力量使身體平穩輕快地向前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