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課文捕蛇者說預習資料

  課文捕蛇者說是九年級語文要學習的文章,那麼同學們需要掌握什麼樣的知識點呢?想要跟上教師的進度,大家不妨提前預習。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第一部分

  1.字詞積累

  黑質:黑色的質地。

  白章:白色的花紋。

  去死肌:去除壞死的肌肉。

  歲賦其二:每年徵收兩次。賦,徵收,斂取。

  當其租入:抵他的稅收。當,抵。

  爭奔走焉:爭著去做捕蛇這件事,爭,爭先恐後。奔走,忙著去做某種事情。

  三世:三代。父子相繼叫一世。

  死於是:死在這件事上。

  若毒之乎:你痛恨這事嗎?毒,痛恨,怨恨。

  蒞事者:管理政事的人,指地方官,蒞,治理。

  更若役:更換你的差役。役,勞役,給官府出勞力做事。

  汪然:淚水盈眶的樣子。

  積於今:累計到現在。積,一年一年地累計起來。

  殫其地之出:把他們土地上的出產全部交出去。

  竭其廬之入:他們家裡的收入全部交出去。廬,房舍,家。

  死者相藉:死人互相壓著,形容死的人多。藉,鋪,墊。

  今其室十無一焉:現在十家中剩下不了一家了。

  譁然而駭:喧鬧叫嚷著驚攏鄉村的氣勢。

  雖雞狗不得寧焉:即使是雞狗也不得安寧啊!

  謹食之:小心地餵養它。

  第二部分

  2.作家作品

  關於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東今永濟縣人,是唐代傑出的文學家,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唐朝安史之亂後,宦官專權,藩鎮割據,土地兼併日漸嚴重,社會生產破壞嚴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對這種社會現實極為不滿,他積極參加了王叔文領導的“永濟革新”,併成為這一運動的中堅人物。他們革除弊政,打擊權奸,觸犯了宦官和官僚貴族利益,在他們的聯合反撲下,改革失敗了,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

  柳宗元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貞元九年793中進士,十四年登博學鴻詞科,授集賢殿正字。一度為藍田尉,後入朝為官,積極參與王叔文集團政治革新,遷禮部員外郎。永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敗,貶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貶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馬。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師,又出為柳州今屬廣西刺史,政績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於任所。被貶期間,南方人士頗有向他求學問業者。

  柳宗元重視文章的內容,主張文以明道,認為“道”應於國於民有利,切實可行。他注重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文須有益於世。他提倡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指出寫作必須持認真嚴肅的態度,強調作家道德修養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兩漢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經典及《莊子》、《老子》、《離騷》、《史記》、等學習借鑑,博觀約取,以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詩歌理論方面,他繼承了劉勰標舉“比興”和陳子昂提倡“興寄”的傳統。與白居易《與元九書》中關於諷喻詩的主張一致。他的詩文理論,代表著當時文學運動的進步傾向。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雲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古文人大致為五類。

  第三部分

  3.背景連結

  本文是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期間寫的。這時他在政治上處於困境,實際是被貶的罪人,心情自然十分鬱悶,但他仍關心社會問題,關注民生疾苦,並以著文章方式來表達他改革政治的願望。

  蔣氏在自述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歲矣,而鄉鄰之生日蹙”。這裡說的“六十歲”,指的是唐玄宗天寶中期到唐憲宗元和初期這一時間。在此時間內,戰爭頻繁,先後發生過安史之亂、對吐蕃的戰爭等,全國戶口銳減,朝廷隨意增設稅收官,多立名目,舊稅加新稅,無有限制,使人民的負擔加重。儘管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頒佈了兩稅法分夏、秋兩次交稅,即課文中“歲賦其二”,並明文規定“敢在兩稅外加斂一文錢,以枉法論”,但這不過是欺騙百姓的手段,事實正如陸贄所說:“大曆中供軍、進奉之類,既收入兩稅,今於兩稅之外,復又並存”;又說加稅時“詔敕皆謂權宜,悉令事畢停罷。息兵已久,加稅如初。”人民在重賦逼迫下逃往他鄉,但悍吏仍不放過,“有流之則攤出由存留戶共同負擔,已重者愈重。”從這些情況來看,柳宗元“賦斂之毒有甚是蛇”的論斷完全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