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八年級上冊語文第一課課預習教案

  八年級的語文第一課是日出,那麼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什麼內容?這是怎樣一個日出呢?同學們可以提前預習一下。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教師們不妨參考一下。

  第一課時

  一帶學生去觀察天空,並完成200字左右的描寫性小作文。

  觀察前指導:

  ①用心靈去親近自然。不同的人觀察同一景物會有不同的體驗,受到個性、心情、角度等等的影響。寫出自己的獨特體驗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觀察要細緻。可從多個角度、多個方面去觀察,如:天空的顏色,天上各種景物的特點和變化等。並用心體驗:這些景物景象讓你有什麼樣的感受、聯想和想象?

  ③描寫也要細緻。可以採用多種修辭來幫助表達。

  批改時注意:①真實的個性化的感受。②生動細緻的觀察與描寫。

  二安排本文的預習。

  第二課時

  一匯入

  以講評上一課時的小作文引入。講評的著重點:能觀察和寫出景物的基本特徵;孩子的個性化體驗形成的不同情趣;描述景物的語言的生動性。

  現在我們來閱讀欣賞《日出》,看看作者是怎麼觀察和描寫日出的。

  二解題

  參見本教材八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注意介紹寫作時間與背景。

  三學習新課

  讓孩子挑選他們喜歡的段落來朗讀可集體讀,也可分組或一個一個輪流,並談談為什麼喜歡這個段落。

  1.朗讀指導:注意重音與節奏。如:

  不如攀上/奇峰陡壁,或是站在/大海巖頭,面對著/瀰漫的/雲天,在一瞬時間內,觀察那/偉大誕生的景象,看火、熱、生命、光明怎樣一起/來到人間。

  這線/紅得透亮,閃著金光,如同沸騰的溶液/一下拋濺上去,然後/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衝,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就是光明的白晝/由夜空中迸射出來的/一剎那。

  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鮮紅,火一般強烈,不知不覺,所有暗影/立刻都被它照明瞭。一眨眼,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窗玻璃/紅了,機艙座裡每一個酣睡者的面孔/紅了。

  重音:“.” ;停頓:“/”

  2.討論:作者的描寫跟剛才你們的描述是不是完全一樣?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關於日出、特別是色彩方面的新詞句有哪些呢?

  引導學生注意本文細緻的觀察和描寫,以及採用修辭產生的效果等。

  1細緻寫出日出過程中隨著時間推移天空呈現的色彩變化。如:

  清冷的淡藍色 黑沉沉 紅帶 紅海 暗紅色的光 黑色無邊 磁藍色 墨藍色 矗起一道細細的拋物線 紅得透亮,閃著金光 更紅更亮的小片 晶光耀眼 整個世界大放光明

  2採用比喻產生的表達效果。如:

  我們一言不語地觀看,那緋紅的小球在天邊升起,一片冬意朦朧的光照擴充套件開了,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在洪水氾濫的平原中間,只是這裡或那裡露出來一塊塊乾的土壤。

  問:海涅的這組句子中,“一片白浪的海”“洪水氾濫”到底寫的是什麼?

  --寫的是雲海和它的狀貌。作者實際是站在布羅肯高峰上,他說“群山像是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只有山尖分明突出,使人以為是站在一座小山丘上。”“像是”,“使人以為”就是說並不是真的,“伏在一片白浪的海中”,山峰的大部是被雲海所遮蔽,給人造成了錯覺。這裡用了借喻的手法,寫出晨曦微明中從高峰遠望,雲海茫茫給人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寫“雲海”,因為常見,就很難給讀者新鮮的衝擊力,而作者這麼一寫,就把他那份獨特的感受,細膩而生動地推到讀者眼前了。

  一眨眼工夫,我看見飛機的翅膀紅了,窗玻璃紅了,機艙座裡每一上酣睡者的面孔紅了。這時一切一切都寧靜極了,整個宇宙就像剛誕生過嬰兒的母親一樣溫柔、安靜,充滿清新、幸福之感。

  問: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用“誕生過嬰兒的母親”來比喻整個宇宙?這個比喻與後面的議論有什麼關係?

  --與文章所表達的歌頌祖國的主旨相關,因而對後面以議論抒情的方式來歌頌新中國起到鋪墊的作用。寫作年代是1958年,新中國剛成立9年,全國正處於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亦同。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一種較為常見的修辭手法,目的是使表達的事物生動形象。但是,用什麼來比喻是有講究的。使用比喻,要注意在感情上,語言風格上的一致性。

  三佈置作業:

  1.本文重點字詞練習:解釋詞義,完成加點的字的注音寫字。

  蕭瑟 緋紅 拂拂 無羈 簇擁 瑰麗 黛色

  2.背誦最後一段。

  第三課時

  一朗讀最後一段。

  二問:上節課我們好像在探討“怎麼寫好景物”,誰能告訴我,到底要怎樣才能寫好景物呢?板書

  --細緻地觀察;細緻準確生動地描寫;採用恰當的修辭;前後描寫的一致性和整體性等。板書

  三問:但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想讓大家來幫我解決。你看:

  再向下看,雲層像灰色急流,在滾滾流開,好讓光線投到大地上去,使整個世界大放光明。

  作者採用比喻和擬人的寫法,把雲層形容為主動讓開的“急流”,這是雲層的實際狀態,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呢?

  還有:瞧!那跳躍的光柱又向前移動了,帶著一種肅穆的歡悅,向上飛似的擁出一輪朝日。

  “肅穆的歡悅”是太陽自身的狀態,還是作者主觀的感受?

  --事實上,本文許多句子都是這樣。要寫好景物,除了準確細緻地觀察和描寫以外,一定還要有本人心靈的加入。才能夠寫出與眾不同的那份感受,才能讓文字活起來。板書

  古人說:“以情觀山,則情滿於山”, 不論觀什麼,都應如此。我們今天講的,可以說是“以情觀天,則情滿於天”吧。

  四問1:老師還有問題,本文不是寫日出嗎?可是你們翻翻,全文作者直接寫日出的感受的篇幅有多大?

  --才五分之二!另有五分之一的篇幅是引用別人文章,還有五分之二左右是寫自己在印度和黃山兩個地方沒看成日出。板書

  問2:把這麼多的文字花在這些方面是不是跑題了?

  --不是跑題。這樣寫使文章的表達豐富了。用別人所經歷的日出來烘托自己經歷的日出,用自己兩次特意等待日出卻終竟失望,來蓄勢反襯出這次飛機上看到的日出,顯出此次觀賞的彌足珍貴。

  這樣的寫法也是散文常見的寫法,我們常說的“形散神不散”。

  五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寫文章時不要為了“形散”,而沒有主題地隨意亂侃,或雖有主題,卻沒有按照主題來選擇和組織材料,那樣都會使文章雜亂無章,不知所云。

  六總結:如果說,上節課我們完成探討的是“怎樣寫好景物”,那麼本節課我們探討的是--“怎樣寫好寫景的文章”。板書

  1.記住無論描寫什麼,都要把自己的心放進去,有自己心靈參與,文章才可能活起來。

  2.為了更好地表達中心,和增加文章內容情感的豐富性,謀篇佈局可以採用烘托對比的寫法。

  七現在我們就牛刀小試一下。

  當堂完成小作文修改:將小作文發給大家,上邊已經有老師對一些需要修改的語句畫出的批改線條。要求大家根據所學的方法,再次修改自己的小作文,然後謄抄在作文字上,作為正式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