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小的戰機

  美國XF-85寄生戰鬥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噴氣式 戰鬥機。通過外形你絕對不會認為它是具有空戰能力的戰鬥機,因為它卡通的外表會讓你覺得可愛而無殺戮之氣。那麼下面跟著小編來看看這。

  

  美國XF-85寄生戰鬥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噴氣式 戰鬥機。通過外形你絕對不會認為它是具有空戰能力的戰鬥機,因為它卡通的外表會讓你覺得可愛而無殺戮之氣。美國XF-85寄生戰鬥機是由載機機腹下的伸縮吊杆投放和回收,所以沒有傳統的 起落架,取而代之的座艙前方的一個可伸縮的鉤子。回收時,XF-85從下方接近母機,鉤住吊杆,隨後飛機被拉入轟炸機機腹內。XP-85機身下也安裝了可收放的鋼質滑橇,翼尖也有鋼製滑道,可供緊急降落時使用。美國空軍在1949年終止了XF-85專案。

  它一般由轟炸機攜帶,需要護衛的時候,轟炸機就把它投放出去。為了能夠被轟炸機攜帶,它的體積做得很小,大小跟一輛甲殼蟲轎車差不多。是世界上最小的戰鬥機。

  因為是由轟炸機帶上天,所以飛機不需要傳統的起落架,而只要在座艙前面裝上一個可收入機身的掛鉤杆供吊放和回收用。不過為了安全起見,機身下還設有可收放的鋼製滑橇,以便用於處理意外情況下的緊急著陸,另外對主翼翼尖,也小心翼翼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製造原因

  從 二戰後期到結束,隨著可深入敵境的 P-47“雷電”和 P-51“野馬”等戰鬥機大量參戰,加上 德國和 日本的防空能力也被大為削弱,美軍轟炸機的損失明顯減少,但慘痛的教訓仍使得軍方高層繼續關注護航問題。此外, 冷戰已初現端倪,考慮到今後可能要對付實力更為強大、幅員更為廣闊的 蘇聯,所以護航機專案並未因二戰結束而暫停。經過評估後,USAAF於1945年10月9日向麥克唐納公司訂購了兩架原型機,型號定為XP-85,根據原型機完成試飛之後的結果還打算預定30架生產型樣機。同時。軍方也計劃從投入服役的第24架B-36開始進行轟炸機上的相應改裝。

  麥克唐納公司按老闆詹姆斯·麥克唐納JamesMcDonnell的意思給XP-85起了個有點虛張聲勢的綽號——“惡鬼”Goblin,到1947年除了武器系統外基本完成整機裝配,並對XP-85與B-36機體模型之間的聯接方式進行室內測試。1945年11月9日,序列號為46-523的第一架原型機被C-97運輸機從聖路易斯製造廠運到 加利福尼亞的莫菲特基地。準備接受地面風洞試驗。但在安裝時意外地從12米高處掉落而損壞,不得不呼叫序列號為46-524的第二架原型機代替。然而風洞試驗只是第一關。此後“惡鬼”經歷的卻是一場空中驚魂。

  最小戰機的最終命運

  XF-85的7次試飛只有3次勉強成功。這讓原先對“惡鬼”寄予厚望的麥克唐納公司深感沮喪。連經驗豐富的試飛員也無法確保對接回收的可靠性,可見這樣的“高空穿針”,對一般的飛行員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雖然XF-85在單獨飛行時操縱效能表現不錯,容易從 螺旋中恢復,但單薄短小的體形不僅限制了駕駛者的身材,更令其實戰價值大打折扣。如果說火力偏弱、滯空時間短是“惡鬼”的軟肋,那麼過於複雜的操作程式就屬於致命的硬傷了。在實際作戰中,從飛行員就位、由載機投放、機翼展開到發動機點火等一系列動作能否趕在敵機接近前及時完成已頗令人懷疑,而對接回收的風險如此之大,恐怕只能把XF-85列為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了。

  相比之下,當年 蘇聯的“連環”計劃同樣遇到操作困難的癥結,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過高,最終能用於實戰的只是“一大二小”的機翼吊掛方案。 納粹德國使用過的寄生機組合也只是讓戰鬥機控制固定在一起的無人轟炸機衝向目標。兩者都無須考慮護航的問題。目的均是為了提高轟炸能力,不僅投入的數量少,實際效果也難盡人意。

  雖說XF-85原計劃將主要與B-36轟炸機搭檔,但還沒等到機會就趕上美國國會大幅削減預算,軍方只好在1949年10月24日決定砍掉這個已花費320萬美元卻毫無希望的專案。兩架原型機的累計飛行時間還不到140分鐘就慘遭“下崗”,其中46-523號機被安置到 俄亥俄州代頓的空軍博物館。46-524號機則歸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戰略空軍司令部博物館所有。此外,就是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如今還保留著當時用於地面吊裝試驗的大坑遺蹟。

  先天不足的“惡鬼”只能在 博物館裡找到棲身之所,不過這一另闢蹊徑的思路後來又被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用在B-36掛載RF-84K偵察機的“戰鬥機搬運者”Fighter-Conveyor專案中。隨著噴氣動力和空中加油的技術不斷成熟,戰鬥機自身的航程和作戰能力已今非昔比,“寄生機”逐漸失去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