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斐洛簡介

  斐洛是希臘著名哲學家,他為後世的基督教教義以及猶太神學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並且為後世留下了《論世界的創造》、《論犧牲獻祭》等偉大著作。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亞力山大的斐洛約公元前20年-公元后40年是希臘化時期重要的猶太思想家,他的思想是聯絡希伯萊文化、希臘文化、基督教文化紐結。生活在當時各種文化宗教思潮彙集的大都市--亞力山大城,斐洛自身受過很好的希伯萊文化和希臘文化的教育。面對多元文化的挑戰,作為猶太思想家,斐洛堅信自己的宗教是一種普世宗教;認為各種哲學之間有共同的思想基礎,那就是來自上帝的真理;而許多希臘哲學思想在摩西五經中早已有所闡述,因此,借用希臘哲學觀念和語言來向大眾論述摩西五經是合理的,當時已經有許多人這樣做。應該說,作品中對希臘哲學大量的精當使用:比如在《論〈創世記〉》正文第一部分“論摩西有關創世的敘述”第三十-四十三節關於創世的第七天的討論中,對數字七的討論涉及新畢達哥拉斯主義以及雅典政治家梭倫、希波克拉底、柏拉圖等人的思想;在論述上帝用塵土造人時第四十六節以下,吸收了柏拉圖的理念論中的分有模仿說、亞里士多德的潛能和現實學說、斯多亞的世界主義和自然法思想,批判了伊壁鳩魯的快樂學說盡管有曲解,都表明了斐洛對其它文化的開放、出自內心的尊重、批判地接納的態度。

  斐洛的哲學思想

  斐洛是希臘亞歷山大時期的著名哲學家,斐洛的主要思想表現在他對基督教教義的理解上。斐洛又被稱為亞歷山大的斐洛,他出生於公元前20年,於公元40年去世,是一名著名的宗教哲學家,從小便受到希臘文化和希伯來文化的良好教育,並且是個喜歡以思考為樂趣的人。

  斐洛主張要用解釋寓言故事的形式來解釋聖經,並且在自己的作品裡面深刻闡述了自己對於聖經的理解,也闡述了自己對於基督教教義的理解。斐洛認為,上帝是真實存在於這個世界中的,人們之所以看不到他,是因為上帝是遠高於這個世界的存在,但是人們可以用一種叫做“邏輯”的東西來感知到上帝的存在,能夠通過“邏輯”來聆聽上帝的預言。

  斐洛還寫了許多有關於自己思想闡述的著作,比如《論上帝的永恆性》、《寓意解經法》等,這些書基本上是對《舊約聖經》中《創世紀》等篇章的逐字逐句的解釋,用的便是斐洛自創的寓意解經法,他所引用的基本上是摩西五經中的其他四經中的相關內容,來闡述此段經文的含義。除了解經類文章以外,斐洛還有一部分著作是自己關於摩西法律的理解,這一類的文章基本上是圍繞一個主題展開的,並不像解經類文章那樣逐字逐句闡述。斐洛會在第二類書里加入許多自己的想法,這類書比如《論專門的律法》、《論十誡為律法之首》等。

  斐洛的社會評價

  斐洛的全名叫做斐洛·尤迪厄斯是亞歷山大裡壓學派的著名人物,也是一名宗教哲學家,並且他對基督教的研究大大促進了後世對於基督教教義的發展,因此後世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恩格斯對斐洛的評價是“基督教真正的父親”。

  在恩格斯的文章《布魯諾·鮑威爾和早期基督教》中,恩格斯稱讚猶太宗教哲學家斐洛·尤迪厄斯是基督教真正的父親。可以說恩格斯對於斐洛的評價是相當高的,那麼斐洛到底值不值得獲得如此的盛讚呢?

  斐洛對於基督教教義的貢獻是巨大的,他獨創了寓意解經法,用解讀寓言故事一樣的方式來解讀聖經上的內容。斐洛認為上帝是高於世界的存在,人們想要和上帝溝通,必須得通過一種叫做“邏輯”的東西,而在《聖經》中,便有這種叫做“邏輯”的東西存在,斐洛要做的便是從《聖經》中把它們找出來,“邏輯”在《聖經》中主要體現在這麼兩個方面:一是可以用來解釋上帝是如何創造與管理這個世界的過程;二是確定“邏輯”是身為公民的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並瞭解的“理智”。並且斐洛還用寓意解經法將《聖經》進行了重新解讀,完成了許多鉅著,比如《論上帝的永恆性》和《論創造》,這些書為後世基督教教義的發展與推廣做出了極大貢獻,因此斐洛也被稱為“中世紀宗教哲學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