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交通安全教育論文

  道路交通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我國道路交通參與者的交通安全意識還比較淡薄,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十分慘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小議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

  一、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依據

  教育立法要有依據,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也不例外。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作為地方立法具有明顯的從屬性特徵其立法依據主要有:

  1.法律依據。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以《憲法》為根本,在《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中都分別規定了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內容,為加強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提供了法律的依據以及法律的保障。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工作就是結合地區的實際遵循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並對這些上位法中有關交通安全教育條款進行具體化與條文化。

  2.政策依據。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是國家為實現一定時期的目標而制定的行動綱領,是各級機關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依據池是制定法律法規的依據而法律法規在一定意義上則是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具體化和規範化。因此黨和國家有關交通安全的方針政策既是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重要依據。

  3.實踐依據。加強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工作必須深入研究地區交通安全的實際情況和需要,認真總結在實踐中創造的行之有效的經驗從中發掘出時代性、規律性與創造性的東西,並將實踐檢驗為真理性的且具有可行性的東西體現在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之中,使制定的交通安全教育法規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此外,各地區還應從地方實際出發,廣泛吸收借鑑各國、各地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有益經驗力求使立法產生最佳的社會效果。

  二、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教育立法的基本原則作為教育立法指導思想在立法實踐中的重要體現,是教育立法主體進行立法活動的重要準繩。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包括以下幾點。

  1.因時制宜與法制穩定相結合。因時制宜就是要求應根據地區不同時期的具體情況淮確地把握時機採取適當的措施加強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工作。如針對一段時期多次發生的校車安全事故,造成未成年人重大傷亡蔗校車安全條例》的立法工作得到黨中央、國務院非常關切淦社會高度關注相關工作迅速啟動並很快得以頒佈實施。但需指出的是,因時制宜必須保證法律法規的相對穩定性須與法制穩定相結合避免“朝令夕改”現象的發生。

  2.因地制宜與法制統一相結合。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工作應結合該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的實際情況和客觀需要危」造新的法律規範,以適應調整地區交通安全教育關係的需要。但其相關立法工作廠方面需要解決好與上位法之間的銜接配套問題避免產生照抄照搬上位法、牴觸上位法等現象;另一方面還需要解決好同一位階上的地區地方性法規相互之間協調一致的問題,避免產生相互交叉或相互;中突。這就須把因地制宜與法制統一結合起來要求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所確立的立法精神、基本原則和具體內容相牴觸嘰

  3.因勢制宜與法制創新相結合。因勢制宜就是指應審度交通安全形勢的變化廠切從實際出發從動態的角度主動地加強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交通安全教育立法作為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池是一項全新的工作投有國內成功的經驗可資借鑑完全是“摸著石頭過河”這就要求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既要符合本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的實際情況,又要充分考慮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的地方特點和狀況,充分利用國家賦予的各項立法權力進行法制創新創制出其他地區沒有創制過的新規則開拓地方立法發展的獨特空間,因勢制宜與法制創新相結合。

  三、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基本內容

  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的具體內容主要是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規定發展交通安全教育的具體政策以及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交通安全教育管理部門職責的明確。交通安全教育作為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與積極參與。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必須要明確各級各類交通安全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設定及其地位、職責、工作程式和工作原則等,明確各級各類交通安全教育行政機構工作人員的組成及其職責將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責任和要求落實到宣傳、廣播影視、文化、教育、公安、交通、司法等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等各種社會群眾團體形成一個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從而扭轉以往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孤軍奮戰、包打天下”的局面,有力地推進地區交通安全教育工作的社會化程序。

  2.交通安全教育經費的籌措。經費的籌措是教育中一個永恆的共性的話題交通安全教育也不例外。西方發達國家實踐經驗表明,即使是在經濟狀況相同的國家或地區,由於採用了不同的教育經費籌措方法,結果交通安全教育發展速度卻大盡相同。堅持交通安全教育優先發展就要確保財政等相關資金優先保障教育投入,並一套形成科學規範的制度。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應該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交通安全教育經費的籌措確定交通安全教育經費撥款、集資、使用管理辦法以及地方各級財政對交通安全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等等。

  3.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的法律監督。交通安全作為交通管理工作的綜合反映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既是人、車、路、環境四者之間的關係,又是社會問題必須綜合治理。因此應法中必須明確交通安全教育監督機制,明確監督主體及其責任。沒有相關主體或責任不清交通安全教育法律法規就會缺乏約束力,不利於對交通安全教育進行有效監督。由此可見加強地區交通安全教育立法應明確規定監督主體的權力和責任約束其積極履行監督的權力從而做到有效、高效的監督。

  四、結語

  總而言之,交通安全教育立法工作作為地區交通管理的重要基礎工作之一,是不斷促進地區交通安全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措施是預防和減少交通事故的治本措施。提高對交通安全教育立法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加大力度採用形式多樣的教育方式與手段,在更廣的範圍里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對於加快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具有重要意義。

  範文二:評估研究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論文

  1評估指標體系確立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評估指標體系確立的方法,利用柯氏的“四級評估模型”和考夫曼“五級評估模型”理論,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評估從滿意度層面、影響力層面兩個大的層面來開展,由於一次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社會影響較小,評估重點在於對受教者的改變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的評估相對於工作層次、專案層次的效果評估要簡單,評估主要採用實施者自評的形式來完成,目的是完成對日常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改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微觀層次,也是構成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和專案的基礎。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評估指標值的確立方法的指導下確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評估指標值,實現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的綜合評估。

  2評估指標的含義

  ***1***滿意度滿意度指標的含義主要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後,受教者的主觀感受情況,重點是針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後,受教者對教育內容、教育形式與方法、施教者、教品教具是不是感到滿意,是主觀性的指標。

  ***2***影響力影響力指標的含義主要指的是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後,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受教的知識、態度與意識、行為與技能的變化情況,考慮的是影響受教者的情況,是客觀性的指標。

  3評估流程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效果評估,相對於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專案的效果評估要簡單,評估形式採用施教者“自評估”的形式,評估流程主要如下。

  3.1評估準備

  第一步:明確評估目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評估的目的是為基層交警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服務,測試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實際效果,供交警部門自查、自評,通過反饋控制持續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第二步:明確評估主體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評估主體是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施教者,主要是基層道路交通警察。

  3.2評估實施

  第一步:隨機分組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施教者進行隨機分組,分成實驗組和控制組,分組時考慮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的均衡,希望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組間系統誤差最小。第二步:事前評估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前,對控制組的受教者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測試,測試的主要內容為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受教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與態度改變情況、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報告行為改變情況三項內容。第三步:事後評估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後,對實驗組的受教者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測試,測試的主要內容為受教者主觀感受——滿意度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受教者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與態度改變情況、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報告行為改變情況四項項內容。其中受教者主觀感受——滿意度情況測評,除測試是否滿意外還需要受教者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內容、施教的形式與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做定性分析使用。

  3.3評估分析

  第一步:對比分析分析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受教者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識掌握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與態度改變情況、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報告行為改變情況三項內容進行對比分析,將實驗組與控制組之間的差別作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直接提升的效果,這是縱向對比。除此以外,相同教育主題在不同的受教人群上的效果對比,稱之為橫向對比。第二步:綜合分析分析實驗組受教者主觀感受——滿意度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知識掌握情況、道路交通安全意識與態度改變情況、受教者道路交通安全教育自報告行為改變情況四項內容,進行定量化評分,通過專家問卷法得到各項具體指標之間的權重,綜合分析,得到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總得分,明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整體效果。並對受教者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內容、施教的形式與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歸納。

  3.4反饋控制

  第一步:結果反饋道路交通教育活動過程中受教者反映的針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施教內容、施教形式與方法、教品教具以及施教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的整理歸納結果以及對比分析、綜合分析的結果,尋找出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第二步:結果控制針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評估發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進行改善,以更好地開展下一步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

  3.5結果存檔

  第一步:活動材料存檔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開展的相關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訊、視訊等進行整理,存入檔案或資料庫。第二步:評估材料存檔對評估過程採集的問卷資料和資料資料進行整理,存入檔案或錄入資料庫。第三步:評估結果材料存檔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評估分析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存入檔案或錄入資料庫。第四步:結果反饋控制資料存檔對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效果評估結果分析所得出問題和下一步整改意見的資料進行整理,存入檔案或錄入資料庫。評估實施的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4結語

  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在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中處於微觀位置,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是指特定時間點一次具體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應用柯氏四級教育評估模式和考夫曼五級評估模式理論,考慮受教者的主觀感受和客觀變化,從滿意度和影響力兩個層面來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的效果評估。在應用評估指標確立方法及指標值獲取方法的基礎上,確立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活動效果指標體系,並對指標具體含義進行解釋,確立評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