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債務率債務率的決定因素

  債務率是外債餘額與出口收入的比率,在債務國沒有外匯儲備或不考慮外匯儲備時,這是一個衡量外債負擔和外債風險的主要指標。那麼你對債務率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什麼是債務率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債務率的介紹

  因為我國的外債餘額和出口收入都按照國際慣例以美元計值,所以計算我國的債務率比較簡單,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提供的外債資料和國家商務部提供的出口資料,可以直接計算出不同年份我國的債務率水平。經測算的1985~2005年我國債務率的變動及趨勢如圖所示。

  圖表明,與負債率的變動軌跡類似,1985年以來我國的債務率變動也呈一條非對稱的“n”型曲線,不同的地方主要體現在:1、峰值不是出現在1994年而是1993年;2、從1994年開始,債務率就基本直線下降而沒有太大反覆。對債務率時間序列進行的最優擬合也是一條二次多項式曲線,方程式為Y = − 0.3187t2 + 4.7852t + 65.866,判定係數R=0.8499。對比國際公認的安全標準,很明顯我國的債務率也一直執行在安全區內。儘管從1985年到1993年一路上揚,從56.0%爬高到96.5%,幾乎摸到警戒線,但政府在1994年還是成功地扭轉了債務率的上升勢頭,將它降了下來。此後我國債務率就快速下降,到2005年只剩下33.63%,也就是說只有國際公認的警戒線水平的三分之一,說明我國目前的外債負擔不重,當然也遠離了債務風險。

  債務率的決定因素

  決定債務率變動的因素只有兩個,一是外債餘額,二是出口規模。在外債餘額呈直線趨勢上升的背景下,我國債務率的變動取決於出口增長速度,如果出口增長率快於外債增長率,債務率就下降,像1994年以後就是這種情形,如果出口增長率慢於外債增長率,債務率就上升,1994年以前就是這種狀況。因此,如果要緩解債務率的壓力,要麼削減外債餘額,要麼擴大出口規模,當然,後者顯得更加積極主動。

  不過,用債務率衡量一國的外債償付能力其實不太科學也不太可靠,原因是出口收入在對外支付時通常會先解決進口付匯,只有在支付進口付匯仍有節餘即貿易順差時,其盈餘才能用於償還外債。許多國家為了緩解外債壓力,通常要緊縮排口,就是這個道理。對我國外債償付能力的評估1994年以前就不適合用債務率指標,因為在這一段時期,我國幾乎年年貿易逆差,出口收入不但不能償還外債,由於外匯儲備短缺,實際上還要利用外債來平衡貿易逆差,這正是在這一段時期我國的債務率執行在安全區,但債務儲備/外債比率卻執行在“緊急狀態”的根本原因。

  債務的處理

  通常情況下,採用短期進行還款的方式,你將快速消除債務,並且以相對較低的利息和成本利率進行支付。

  如果你選擇長期付款或更低的週期性付款,那麼肯定會提高你要支付的債務總額利息。所以,當你有債務的時候,你應該非常小心的考慮。

  在某種意義上講,有把握的債務可以滿足你的需求,否則,你將無力償還,甚至花掉你的現金儲蓄,導致你破產,或大大減少你的投資。

  好的債務也就是借來的錢,可以用於創造一個比借貸的成本更高的回報率。就是貸款可以提高資產價值,比如,通常情況下,利用房屋淨值貸款可以改善你的房子。

  這種情況的主要問題是,儘管資產價值可能會增加,它可能不會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如果有的話,就要用來償還債務。

  良好的債務可以促進這些資產進行升值:一個家,一個業務,或者一個汽車業務,教育投資等等。按照房子的出售價格,很少有人能夠負擔得起。但是貸款買房的話,你就可以有房子來庇護自己和家人。

債務率的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