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記憶大師張傑介紹

  世界記憶大師張傑是中國第一位世界記憶大師,那你知道關於他的記憶方法和技巧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世界記憶大師張傑,歡迎參閱!

  世界記憶大師張傑

  由英國人“大腦先生”託尼·波贊發起的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是全球最權威的記憶力賽事,風行十餘年,然而在中國這個領域還是一片空白,當葉瑞財聽說張傑能在兩分鐘內記完一副洗勻的撲克牌,欣慰之餘建議他爭做中國參加世界記憶力錦標賽的第一人。此時,張傑也作出驚人之舉,毫不猶豫地辭掉月薪9000元的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備戰。

  2003年10月,第十三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比賽分為英文詩歌、二進位制數字、姓名面孔、歷史日期事件、聽記、撲克牌、詞彙等10個比賽專案,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的48位選手參加角逐,張傑與王茂華最終以優異的競賽成績脫穎而出,成為新晉7名“世界記憶大師”中僅有的兩名亞洲人,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也是一個“腦力強國”。

  張傑,生於1975年,安徽淮南人,被稱為中國第一位記憶大師,“潛能記憶法”創始人。2001年師從馬來西亞記憶研究院院長、世界頂級記憶大師葉瑞財博士。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第十三屆世界記憶力錦標賽,榮獲“世界記憶大師”稱號。他能準確無誤地在40秒內記憶一副洗勻的撲克牌順序,在1小時內記憶撲克牌18副,在2分鐘內快速記憶數字108個,並指導學生在9小時內將四級英語詞彙倒背如流。

  經典理論

  人的思維由下至上包括環境層、行為層、能力層、信念層、身份層,記憶力是屬於能力層的,如果要改變、提升記憶力,就要改變高階的信念和身份。在這個層次塔中,上面的往往容易解決下面的問題,如果能力出現問題,從態度上改變,能力的改變就會持久;如果你不能從信念上根本改變,即使學會了記憶方法,也會慢慢淡忘不用。因此9小時能否背完一本四級單詞要看你是否有毅力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

  聯想加影象 解密記憶法

  絕技一:40秒記牢一副洗勻的撲克牌

  一副完整的撲克牌,除去大王、小王,剩下52張隨意洗上幾次,用40秒時間默看一遍撲克牌的順序後,立即脫口報出每張牌所處的位置,無論正序或者倒序都準確無誤,這招著實讓人稱奇。接著,張傑又先發制人地提問:“你記得上大學的第一天做的事嗎?”,“記得“9·11”事件發生時你正在做什麼嗎?”,“50天前你曾經做過什麼事?”記者分別回答:“大部分記得”、“模糊記得”和“不知道”,張傑笑稱,上大學對個體而言有重大意義,而“9·11”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當自己做的事與這些特殊時刻發生關係時,就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而對50天前這個普通概念,或許你來不及反應那究竟是哪一天。

  與此相同,張傑稱記撲克牌的最大技巧是學會聯結,比如4張J,把它們想成《西遊記》的4個人物,4個Q代表4個著名影星,而4個K表示香港的四大天王,除去這12張花牌餘下的40張方塊、梅花、紅桃、黑桃數字牌分別用40個兩位數字替代,為數字添上聯想翅膀,如“00”可代表眼鏡,“11”可想成是筷子等等,這樣看撲克牌時看到的就不是數字,而是一幅幅影象,影象可以藉助形狀、聲音、邏輯和時空等關係來幫助記憶。記數字僅僅使用了左腦關於邏輯和序列的區域性功能,而轉換成影象後,帶動整個大腦發揮全部功能。

  絕技二:兩分鐘速記108個無規律數字

  記者在紙上寫下108個毫無規律的數字,張傑約兩分鐘,便將所有數字背誦了出來,隨機抽點一個位置,也能快速報出該數字。

  據悉記數字是他的強項,目前最好的紀錄是2003年參加世界記憶錦標賽,一小時記住1500個數字。張傑說,數字作為一種記憶資訊,其一難以產生影象;其二難與熟悉的聲音造成聯結;其三對聯結的技巧要求比較高,記數字時他會把相鄰的數字放在一起產生聯想,這樣就將需記憶的數字減少一半,同時也能記牢數與數間的先後關係,例如“057998”六個數字,“05”形狀如鉤子、“79”發音類似氣球,而“98”與酒吧同音,再將所有的數字放在一種場景下記憶,如進門首先接觸到“鉤子”一樣的把手,入內看到“氣球”懸掛在“酒吧”上方,這樣全部數字都納入了“家庭”環境。即使幾天後,他仍能將這些數字倒背如流。

  記憶訣竅一:記憶聯結化繁為簡

  現實生活中,考職稱或考研的人往往需要大量記憶英語或者文字,張傑稱正確掌握了記憶的聯結和重點,往往可以化繁為簡,且記得深刻,難以忘卻。

  譬如“th”讓人想到天河,而“thunder”可以聯想成天河城下聽雷聲,於是“打雷”之意油然而生;再如“auburn”中,“au”是指金屬金,而“burn”是燃燒,金屬燃燒出紅褐色,又建立了聯想;再如“ivy”是指美國著名的長春藤盟校,簡單的英語單詞與複雜的中文意思難聯絡到一起,但拆分單詞,IV是羅馬數字的四,“y”與漢字丫同形,四季枝丫常青,於是想到長春藤。

  記憶訣竅二:通過關鍵詞發散細節

  至於記憶大量的文字,則要善於將資訊濃縮成關鍵詞,形成記憶重點,因為大腦天然具有發散性思維,通過關鍵詞,發散到細節資訊,從而回憶出大量的內容。

  記憶大師張傑成功之路

  記憶大師童年飽嘗記憶苦

  在別人眼中,張傑是百分之百的記憶神童,然而他以自己的經歷斷然否定了“天才神話論”。

  “蠢孩子”從小怕背書

  從小學到大學,張傑一直為記憶力不好而苦惱,背書總是讓他恐懼、頭疼,同一堂課的內容,同桌遠比他記得快、記得多,他絕對是個“蠢孩子”。

  讓他的記憶產生質變是在2001年初,一個偶然的機會,馬來西亞記憶大師葉瑞財博士首次來中國,在海口舉辦了一場講演,現場將1774頁的“牛津高階詞典”背得滾瓜爛熟,此舉讓他備受震撼。

  工作之餘苦練記憶法

  張傑虛心地學習葉博士的記憶法,很快發現他作為保險公司培訓講師,授課寫的幾十張講義幻燈片,只需10分鐘左右就能記住大概框架和基本內容。

  他開始有意識地把學到的記憶方法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此後每天刻意在工作之餘繼續練習,每天少則10分鐘,多則1個多小時,鞏固所學,記憶速度和準確性都不斷提高。這期間,張傑還認識了後來同去參加世界記憶力錦標賽的女選手王茂華。

  記憶大師張傑談記憶法

  以下為訪談實錄:

  主持人: 全球的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2010年北京圖書訂貨會新浪直播間,今天我們有幸請到的是《考試不用記》的作者張傑老師,張傑老師您好!

  張傑: 大家好!

  主持人: 張傑老師也是中國第一位世界記憶大師,許多人對記憶思維還不太瞭解,張傑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吧。

  張傑: 很多人認為記憶力是天生的,實際上記憶力是一種技能,當我們掌握了一種科學方法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我們的記憶能力快速提升3-5倍以上。

  主持人: 我聽說張傑老師是有高考落榜的經歷。是這樣嗎?

  張傑: 對。

  主持人: 但您現在的記憶方法讓很多學生的單詞記憶獲得了迅速的提升,您是怎麼摸索出來的呢?

  張傑: 我上學的時候感覺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學習很被動,沒有什麼興趣,但我一直很渴望讓自己的記憶能力變得很好,所以,我大學畢業以後就一直在學習鑽研記憶能力,後來又跟從我的老師馬來西亞記憶學院院長葉瑞財博士,通過系統的記憶訓練,記憶能力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也發現每個人通過技術可以使自己的記憶提高。

  主持人: 您說的是一種技術,而不是某一個人天生的本事,您覺得普通的學生來學比較適合還是什麼樣的人來學比較適合呢?

  張傑: 這個方法不是說只是為了學生或者只是為了老師,因為對於每一位有記憶提升需求的人士都是非常適合的。

  主持人: 您的這個方法主要是用在什麼方面呢?

  張傑: 比如我們平常學習類,比如記憶單詞,英語文章或者背數理化公式等,學習中對記憶方面的內容都是可以普遍適用的。假如我們要背英語單詞,通過這個記憶方法就可以達到比我們以往記憶能力快得多的水平,比如記Business這個單詞,按我們以往記憶單詞的方式無外乎兩種,一種就是反覆讀,要麼就是一張白紙上寫這個單詞,不管我們多讀還是多寫,人的記憶力都是很難集中的。通過記憶法可依把Business這個單詞進行拆分,bus是我們非常熟悉的bus公共汽車,in就是在什麼什麼裡面,e字母我們可以想象成鵝,兩個ss為可以想象成兩條蛇,可以想象公共汽車裡有一隻鵝和兩條蛇在談生意,這樣就是商業,商業就記住了,我們要把單詞拆分成熟悉的,在大腦裡構成聯想,就很快能把單詞記住了。

  主持人: 像我這樣的普通人想學記憶方法,有沒有捷徑呢?

  張傑: 我們剛剛出版的《考試不用記》這套教材可以系統地教授我們掌握記憶方法,而且5個小時就可以讓我們的記憶能力迅速得到提升。

  主持人: 5個小時能記什麼樣的東西?

  張傑: 可以在我們大腦裡建立記憶系統,背古文、英語文章都是可以適用的。

  主持人: 我覺得記憶力不僅可以適用在學習中、生活中,還可以應用在數字記憶提高中。您認為這種方法對我們個人來說有什麼好處呢?

  張傑: 對我們來說第一能讓我們的記憶能力變得更好,不太憚於記憶很多內容,有興趣去記憶。舉個例子說,很多人在學習的時候都不喜歡記東西,生活的時候更不喜歡記東西,追究原因是因為對自己的記憶能力信心不夠,或者他不知道記憶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得到的一種能力,這樣可以把我們的記憶能力和信心都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

  主持人: 好像世界上有一個記憶錦標賽,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嗎?

  張傑: 對,世界上有一個世界記憶錦標賽,從1991年每年都會舉辦一次世界記憶高手都會參加的比賽,我和我的好朋友王茂華老師代表中國參加2003年第十三屆世界記憶錦標賽,首次代表中國參加,同時獲得了世界第一記憶大師獎項。

  主持人: 其實我有一個疑問,現在科技很發達了,電腦可以記上比人腦更多的東西,您覺得我們人還在研究這種記憶思維的東西還有意義嗎?

  張傑: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有電腦,有很多可供我們記東西的工具,而我們的學習能力永遠不會多餘,我們工具再多,大腦能力還是要鍛鍊,這樣可以更好地藉助於工具,如果一味藉助工具,而我們的大腦記憶能力,思維能力不能得到有益發展,這並不利於我們工作、學習和生活。

  主持人: 我明白張傑老師的意思,其實我們也是對自己的一個挑戰。

  張傑: 對,沒錯。

  主持人: 非常感謝今天張傑老師作客新浪!

  張傑: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