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主題班會演講稿

  “尊重”是人與人交往的基礎。尊重及其教育價值一直是教育心理學和德育心理學關注的主題,如何作?本文是小編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我演講的題目是《請尊重別人的勞動成果》。

  勞動,讓我們脫離野蠻,走向文明;勞動讓我們直身為人,擁有智慧;勞動,為我們創造了輝煌的現代文明。若沒有辛勤的勞動,我們便一無所有。所以,我們應該努力勞動,更應該尊重勞動成果。

  勞動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當太陽還未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我們的“城市美容師”,就默默地打掃著街道,夏天,他們冒著酷暑,滴著汗水。冬天,他們冒著嚴寒,臉都凍青了。建築工人也不例外,蓋了多少年的新房,手掌的老繭脫了好幾層,千萬塊磚頭從他手中流過,在瓦刀揮動下砌起一座座高樓。我們的老師把自己的知識傳遞給我們,使我們一個個踏上了成功之路……這些不都是別人辛勤勞動的成果嗎?這凝結著汗水的勞動成果,理所當然受到尊重。 首先,我們要尊重周圍人的勞動成果。試問各位同學:老師在講課時,你有沒有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發言?行走校園時,你有沒有隨手將紙屑,果皮等垃圾丟在清潔區或路道上?你有沒有在課桌上、牆壁上亂刻亂畫?你有沒有對公共設施進行踢打?有沒有對著教室潔白的牆壁猛拍籃球……我希望同學們的回答是“沒有”,因為我們知道公共財物,公共設施都是勞動者辛勤勞動的結晶,愛護公共財物就是尊重勞動者的成果,而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對他人勞動成果的踐踏上,則是極度缺乏社會公德心的表現。

  其次,我們還應該尊重家庭成員的勞動成果。同學們,請問你們有沒有將父母給的零花錢隨便亂花?生活有沒有鋪張浪費的現象?有沒有向家長提出不合理的消費要求?有沒有對媽媽說:“飯菜不好吃,我不想吃”,有沒有“有壞了好,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思想……我相信你們,一定不會這樣做,因為這些都是不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行為。

  最後,我們也一定要尊重自己的勞動成果。有的人為了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抄襲別人的答案,取得虛假的好成績。其實,這是一種不尊重自己勞動成果的行為。因為這不是自己辛勤耕耘的結果,而是一種欺騙自己的行為。

  “勞動創造了人類本身”,沒有勞動,人類還必將停留在茹毛飲血的遠古時代。所以,同學們,請時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養,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去阻止那些不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的人,讓他們珍惜別人的點滴勞動成果吧!讓我們從身做起!從現在做起!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尊重,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是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在古代,尊重一直被人們所稱頌。劉備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請得臥龍出山,商得天下大計,這就是尊重;楊時程門立雪,只為老師不受打擾,這亦是尊重。

  要學會尊重別人,必須先學會尊重自己。試想,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麼會去尊重別人?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就體現了自我尊重。學會尊重自己,做事情認真負責,行為舉止符合規範就是自尊的表現。

  在現代社會中,尊重亦不可少。當我們面對“傳道,受業,解惑”的老師,是否考慮過要尊重他們。老師是辛勤的園丁,是無私的春蠶。當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老師指引我們。當我們取得令人可喜的成績時,老師以我們為傲。尊重他們吧!在上課時做到認真聽講,在課後認真獨立地完成作業。在這些簡單的行為中體現著對老師的尊重,這也是一個合格的中學生應該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

  作為兒女的我們,應該尊重父母。父母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他們賦予了我們生命,付出著他們的關愛。在他們的細心呵護下,我們健康成長。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認為父母的愛是理所當然的。於是,我們學會了叛逆。有時候,考試考得不理想,父母想找你談話,只聽見“砰”的一聲,房門被踢上了,他們被一扇門擋在了外面。當這一扇門關上的同時,他們的心也瞬間涼了。尊重他們吧!當他們找你談話時,側耳傾聽;當他們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家時,奉上一杯暖茶。也許只是這些簡單的動作,但是,他們的心卻得到了極大的慰藉。

  同學之間也同樣需要尊重。我們在校園中朝夕相對,難免會產生一些不愉快。這時,我們要學會尊重同學,理解他,體諒他。在同學請教問題時的耐心解讀,在同學精彩發言後的熱烈掌聲。就是這樣小小的尊重,我們之間的友誼之花就會再次綻放出最絢麗的色彩。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尊重也是一種美德。但是,尊重,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忽略,所遺忘。作為青少年,作為省熟中的一員,我們應該發揚這種美德。我相信有了尊重,天空會變得更蔚藍,陽光會變得更燦爛,心情會變得更愉快!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尊重老師,薪火相傳》。

  尊師是一個古老而永恆的話題,尊師是一種美德,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古人說“天地君親師”,這裡的“親”就是“尊”的意思,而“君”指的是皇上的意思。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尊師,地尊師,君尊師。古人在拜師入門之時要行極其隆重的大禮,由此可見古人對老師的重視。 傳承尊師重教的文明火種,尊重老師,我從以下幾方面理解

  一,對老師有禮貌, 養成使用禮貌用語,主動向老師問好的習慣。這不僅反映出我們的高尚品格,還增進了師生感情,

  二,要有謙虛的態度,能虛心去求教老師,能虛心接受老師的意見,這是對老師的尊重.

  三,要有感恩的態度,老師,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老師不僅給我們傳授知識,,而且給予我們思想啟迪和精神鼓勵,教我們成長.師恩難忘.

  老師,肩上扛的是任務,心裡裝的是愛和責任。尊師,是社會風尚,也體現個人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