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課前演講稿

  課前演講作為輔助語文教學的一種手段,在許多學校的課堂中得到應用。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幾篇,希望能幫到你喲。

  篇一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懷念過去的時光,也會感嘆當初的自己還有很多很多的不懂……直至今日,看著這張充滿甜美回憶的照片,心中卻泛起點點漣漪。有些東西是你總想抓住卻怎麼也抓不住的。然而,那些曾經擁有的,總會留在我們生命的心底,不被忘卻。有著平平淡淡的生活,深深淺淺的痕跡,當我們的眼神掠過心扉,突然間又停留在哪一片空白,可是,為什麼會有那片空白呢?那片空白又是為誰而留呢?

  偶爾會碰到一個下雨的早晨,瀰漫著清新的親切之感,總是會去感受下雨的聲音。瞬間,會有一種莫名的孤獨感,觸動了心靈,然後也不禁會悄悄淚下。如果可以,就把眼淚忍著,別讓它流下。至少,我會覺得,那是無法言喻的憂傷。模糊的雙眼睜開,會是一個模糊的世界,然後,才慢慢變得清晰。有時侯,追求的多了,也就會累了。回想著過去的憂傷與快樂,才不禁發現,原來自己也是那麼得多愁善感。

  其實,我們知道曾經的幸福早已不屬於自己,卻總在尋覓,想找到那一種往日的隨和。我曾經也想過,一種喜歡變成習慣,一種習慣終究會變成依賴。所以,當我們發現自己已經依賴者著什麼,就難以放棄了……

  如果,愛得久了,心就會醉了;恨得久了,心就會碎了。我們總是很無知地拿愛與恨做著比較,卻從來不曾想過愛與被愛。我們不能總是渴望被愛,而忽略了愛別人。其實自己愛自己也是一種被愛啊!所以,當全世界度選擇不愛你,你要知道,你還有自己愛自己,自己珍惜自己的權利。

  如果有一天,我遺忘了那份純真,請告訴我,因為我不想變得冷酷無情。有人說,有一個人值得你珍惜,值得你牽掛,值得你關心,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因為擁有的往往是自己不懂珍惜的,因而,也不會留戀。被線牽著在藍藍天空飛著的風箏的自由令人羨慕,也令人心疼。然而,當時間緩緩地衝淡了回憶,誰又會回頭追尋最原始的心?心跳動著節奏,駐留在它原來的位置,所以它變成了永恆,甚至超越了生命的長度。

  因此,我總是會相信,無論自己走到哪,心中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些牽掛。若無心,即使是近在咫尺也會像是遠在天邊。一直以為幸福是在遠方,或者是在可以追逐的未來,後來才慢慢發現,原來生命中的人早已給自己帶來了幸福。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淡淡的笑顏,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甚至是連我們一起唱過的歌,一起看過的電影也成了幸福。

  我們曾經獨有過無數次感動,也曾潸然淚下,然後在時間的穿梭中,一切便被定格下來,或許,是我們心中所要保留些什麼東西吧!然後這些被翻新的記憶,也透露著我們那個時代的特有氣息,然而,這份氣息變得溫暖,讓時間也停止了流動,因此,這又便成了回憶……

  或許,有一天,我會從淡淡的開水中品嚐出些什麼滋味,但是至少我可以知道,其中也不會缺少幸福的味道。也許,無論想與不想,我都一個人獨自旅行;無論會與不會,我都得面對。

  循著時間踱步的聲響,撥開記憶紛繁的迷霧,千轉百回,幸福的車輪輾轉向前,就連那躲在邑上輕塵角落的幸福,也被印刻在青春的年華中……

  篇二

  細雨閒花皆寂寞,文人英雄應如是

  寂寞是一根斷了的紅線,有心人緊緊抓著它,默默等待另一頭的牽線人,即使那人早已遠去。

  “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每每讀起這句,不禁感嘆細雨與閒花的寂寞。當那迷濛的小雨,一點一滴打落在羅衫之上,誰說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溼了整件衣裳?當那柔美的花朵,飛舞旋轉飄落在青石路上,誰說這感情不壯烈?不然怎的鋪滿了整條幽徑?然而它們卻是“看不見”“聽無聲”。

  每個人都在心靈深處有一處花冢,埋藏那些滂沱悽美卻不為外人道的情感。而這座花冢,被寂寞上了一道鎖。

  納蘭是寂寞的。他的好友曾嘆:“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無疑,他是相國公子,御前侍衛,人人歆羨。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埋著深深寂寞。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翹,卻“何恨不能言”,只能嘆一聲“已經十年蹤跡十年心”。他嚮往平淡與樸實,然而這願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細雨,任是將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無聲而已矣。納蘭的寂寞是一個人的悲傷。

  李煜也是寂寞的。王國維說他“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那些打小便坐在龍椅上的孩子們,往往是沒有朋友的。即使生身紙醉金迷,終日燈紅酒綠,也抵不過夜深人靜時無人訴衷腸的寂寞。尤是南唐滅亡之後,家國之恨降臨在這個還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寂寞的灰色在他心頭。他的寂寞也是無聲的,但卻不是無形的。他以自己的真性將那一片片寂寞的花瓣鋪在宣紙之上,將其化為“一江春水”,化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人間詞話》中有批語:“詞至李後主,遂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李煜的寂寞是那個動盪年代的悲傷,但卻開啟了詞的新時代。

  陸游在沈園寫下“紅酥手,黃縢酒……”將寂寞定格在唐婉的記憶之中。王維在嘆“遍插茱萸少一人”時,將寂寞注入知音好友心中。元稹以陽剛之手書下“白頭宮女在,閒坐話玄宗。”道出了那紅牆深院裡,一個個寂寞靈魂的心聲。詩人手中那根紅線,另一端繫著筆。巨大的情感沉澱後,化為無聲,也化為揮筆的動力,讓細雨的閒花,變得鏗鏘有力,永不磨滅。

  其實,還有一些人的寂寞,甚至不止於文學上的作用。林則徐被貶伊犁,他的寂寞豈是常人能及,但他卻高唱“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造福了一方百姓。韓愈被髮配潮州,愛女死於途中。他的寂寞悲嘆卻化為了治國的動力,他在那個邊遠小城興教育,修水利,受到所有百姓的擁戴,那潮州的山水竟盡姓了韓。

  他們的細雨不止於沾溼了衣裳,更落在了厚重的土地,滋潤了一方水土;他們的閒花也不止於鋪滿路面,更深嵌土地,“化作春泥更護花。”他們的紅線那端,是蒼生百姓!他們將寂寞化為動力,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一個人的寂寞可以被印在書上,刻在碑上,這寂寞是美麗的,是供人欣賞的。但沒有哪一座碑可以永恆過山水,韓愈的故事告訴我們,那些英雄的寂寞是奉獻,我們應該恭敬地去仰望。

  篇三

  那個黃昏,那個男人,那個背影,我永遠記得,因為,那天,空氣中瀰漫著愛的味道,深沉而濃烈。

  ——題記

  昏黃的燈光搖曳不定,一如男人搖擺不定的心。

  男人蹲在水泥地上。昏暗的平房裡,充斥著濃烈的菸草味兒。輕輕地,男人吐出最後一縷煙霧。

  起身,嘆氣;轉身,呼吸。

  男人緩緩地,緩緩地提起身後那個不輕不重的揹包,發乾的嘴脣輕輕張開,好像想要說點什麼,卻什麼都沒說,搖了搖頭,踱出了家門。

  這個男人,是我的父親。

  一直以來,總以為,那些扛著大包小袋的外出打工者不會是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更不會是父親。不是覺得那些人無能,而是忍受不了親人受苦的心酸。但,當父親踱出家門的剎那,我卻異常的平靜,到底為什麼,我也不清楚。

  父親走了,我攙扶著年邁的奶奶立在家門口,一直望著漸行漸遠的父親。短短的小巷,變得那麼漫長。

  落日的餘暉斜斜地照在父親的背上,軍綠色的上衣,顯得很是刺眼。父親走得不快,走幾步就回頭望一眼。一米八零的個子,此刻,由我的瞳孔縮小的不堪一擊。那原本筆直的背影,什麼時候佝僂的?我這個“不孝之子”,竟然毫不知情!

  終於,到了拐角處。父親扭頭,望著遠處的奶奶和我,而後,乾脆地走了。父親轉身的瞬間,我分明看見了他眼角奪出的淚滴,原來,這個男人也會流淚!

  奶奶顫抖的雙手撫摸著我的手,呆在原地,久久不願離去。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安慰這個白髮蒼蒼的老人,只能用力的握緊她的手,好久好久……

  夕陽西下,微風吹起了落葉,此刻是初秋,我卻覺得好冷好冷。

  父親走了,帶著重擔與責任踏上了打工之路。

  這樣一個堅強、挺拔的大男人,這樣一個勇於擔當、能屈能伸的男人。是的,這個男人就是我的父親,我永遠引以為傲的父親!為了我們這個家,毅然選擇了打工這條路。他也曾掙扎過,矛盾過。他也曾捨不得,放不下。但,他從未說過,也從未怨過。

  看著父親遠去的背影,突然之間,我覺得自己長大了,明白了許多以前不曾明白的東西。這個男人,這樣一個我深愛的男人,在一瞬間,撩起了一個少女塵封已久的心絃,溫暖了少女的心。少女明瞭,這就是愛!

  以前一直不懂得父愛是什麼。父親極少言語,我與父親的交流也少之又少。但那夕陽拉長的背影,確確實實地告訴了我,父愛是深沉的,厚重的,濃烈的,更是一語說不盡,道不明的。

  如今的我,已高中畢業,父親外出打工的日子,已離我好遠好遠,但我卻清清楚楚地記得,記得那個黃昏,那個男人,那個背影,和那瀰漫在空氣中的,無言的父愛。

  最是那無言的父愛,像空氣,時時圍繞在我們身邊,我們卻從未注意。

  父愛是個祕密,享受卻不知情。

  “當若干年後的某個黃昏,憶起那個背影,心中依舊是那沉甸甸的父愛。”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