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手抄報

  數論是人類知識最古老的一個分支,然而他的一些最深奧的祕密與其最平凡的真理是密切相連的。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資料1:數學歷史

  經過春秋戰國到西漢中期數百年間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九章算術》比較系統地總結和概括了這段時期人們在社會實踐中積累的數學成果。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和生產發展,給數學提出了不少急需解決的測量和計算的問題:實行按田畝多寡“履畝而稅”的政策,就需要測量和計算各種形狀的土地面積;合理地攤派稅收就需要進行各種按比例分配和攤派的計算;大規模的水利工程、土木工程需要計算各種形狀的體積以及如何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商業、貿易的發展,需要解決各種按比例核算的問題;愈加準確的天文曆法工作,就愈是需要提高計算的精確程度等等。《九章算術》正是從各類問題中選出了246個例題,纂集而成的,並按解題的方法和應用的範圍分為9大類,每一大類作為一章。它所提供的數學解法,為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以及為封建政府計算賦稅、攤派徭役等,提供了方便。

  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資料2: 郭守敬與天文成就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河北邢臺人,是個博學多才的科學家,在天文和水利兩方面尤為精通。元統一中國後,忽必烈任命張文謙為改訂曆法的負責人,由王恂負責組織天文機構,進行曆法計算,而郭守敬則負責儀器製造和進行天文觀測。經王恂、郭守敬等人的集體努力,1280年,新曆告成,被定名為授時歷,並於次年正式頒行。

  授時歷頒行不久,王恂即病逝。其時,有關新曆的許多計算程式、資料等都還是一堆草稿,繼王恂任太史令的郭守敬挑起了定稿工作的全部擔子,經2年多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郭守敬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儀器製造家。除了圭表、簡儀的創制外,還設計製造了用於觀測太陽位置的仰儀、可以自動報時的七寶燈漏、觀測恆星位置以定時刻的星晷定時儀以及水運渾象、日月食儀、玲瓏儀等十餘種天文儀器,其中有不少創新。郭守敬還是一位著名的天文觀測家,除上面講到的恆星的位置的觀測工作外,郭守敬等人還組織進行了一次空前規模的測地工作,在今北京、太原、成都、雷州等27處設立觀測所,測量當地緯度,從西沙群島至北極圈附近,每隔10度設一觀測臺,測量夏至日日影長度和晝夜長短,觀測站數比唐代多一倍,他們得到了豐碩的成果。

  儀器的製造和天文觀測的進行,都為曆法的制定創造了條件,郭守敬和王恂等人又在研究前代曆法的基礎上,運用宋代以來數學發展的新成就,加上自己的創新,編制了我國古代最優秀的歷法??授時歷,把古代曆法體系推向高峰。授時歷採用的天文常數值都是比較準確的。其對日月五星運動的研究也達到了新的水平,如它繼承了南宋楊忠輔統天曆***1199年***的成果,定迴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與理論值之差為23秒***,這與現今世界通用的格里曆的所用值是一樣的。

  郭守敬還是個水利工程專家。他曾主持了若干重要的水利工程,如修唐來、漢延等渠,增闢大都水源。其中唐來渠、漢延渠等都在黃河上游,唐來渠長400裡,漢延渠長250裡,加上其他大小渠道,共溉田9萬多頃,對西北地區的農業生產發揮了重大作用。他在渠口設滾水壩,又設若干退水閘。這是一套比較完善的閘壩設計方式。郭守敬還在大都西北設計修築了長30公里的白浮堰以解決通惠運河的水源問題。在這些水利工程活動中還充分表現出郭守敬也是一位傑出的地理學家。他的水利工程設計都是以他自己的實際地理勘測資料為基礎的,他曾對今河南、山東一帶黃河的區域進行過細緻的地形測量,並製成多幅地圖。他還發明瞭以海平面標準來比較大都和汴梁地形高下之差的方法。這是地理學中一個重要概念??“海拔”的始創。他在通惠河上游河道路線選擇中所表現出來的對於地形測量的精確性至今還引起學者們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