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語文泉水教學反思

  《泉水》是二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這是一篇畫面很美,讀起來富有音樂感的文章。小編在此整理了,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1

  課文以歡快的筆調寫了泉水從石縫流出到匯入大海的一路見聞,知道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點表現了泉水無私的奉獻精神和奉獻的幸福感。本文在寫作特色上,語言流暢,富有音樂感。文中一些優美的詞語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形象,生動。

  上完本課,本人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不錯,但這僅僅是從作業情況來擬定的自己的教學效果。多數學生能完成該掌握的學習目標。字、詞、句的認讀與書寫,能感悟到以擬人的手法的美感。能進入色以歡快甜美的感覺讀出泉水的四次說話。不足的是對文中有些詞語理解不是很明白。如“天然水塔”***意思“天然”指不是人工製作的,而整個意思指的是泉眼,即文中說的流出泉水的石縫。***“老實說,我也沒見過“水塔”只是從詞曲中瞭解了意思。為了更準確的弄清“水塔”是什麼樣的。星期六,我和家人特到一個大水庫去看。“水塔”就是自來水裝置中增高水壓力的裝置,是一種高聳的塔狀構築物,頂端有一個大水箱,箱內儲水。***

  本人對本課的都認真反思過,彌補過,與學生共渡難關,我自認為教學思想並不盲目。

  一、課堂中以讀為本,更多地給予學生多種形式的讀書實踐,引導學生讀中合作探究,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積累、讀中運用。讓學生在潛心品讀中體驗快樂之情。並且隨時調整,以學生能接受為標準。教學時讓每個學生讀後都有感悟,而所感悟又不盡相同,則在讀中感悟詞語,在品賞中積累詞語,在想象中啟用思維,在理解中積澱情感。豐富了泉水樂於奉獻的美麗代表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如、鼓勵學生在說話寫話時如何做到用詞準確?課文在寫泉水中特點時,同樣是寫泉水的流淌,先後用了“流進”“流過”“穿過”四個詞語,不但注意了變化,而且用詞準確。***這裡本人將文字知識點“準確運用動詞”結合學生說話、寫話的啟發示引導。怎樣能在使用中提高準確用詞的能力。***

  1、平時多讀書,讀報、多留心別人怎樣準確用詞,還可以多記些詞語,到時候回憶起來使用。

  2、平時說話,回答問題時,從自己積累的詞語中選用一些新詞來用。多用不僅可以在使用中學習準確用詞,還可以加強記憶。

  3、使用詞語時要多動腦筋,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中選用最準確。

  二、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十分重要,作為老師不可放過每一位學生。採用不同方式幫助,指導、引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好。關注讀通課文這一環節等於關注學生的知識缺陷與理解的錯位,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這重要的環節,本人非常重視。這篇課文很美,內容淺顯、描繪的畫面卻很美,讀起來富有音樂韻律的美感。在引導讀的時候,聲音要輕快些,讓我們的心跟著那清泉流淌,心中不斷地澤像清泉那樣無私奉獻,幫助別人的渴望。泉水的幾次說話要用輕鬆,自豪的語氣來讀。為了讀中求樂,“引讀、分角色讀、合作讀、配樂聽讀”是本人在本課中引導朗讀的一個特色,學生很快樂。

  三、寫字教學是二年級教學重點。在觀察與評價中共享寫字情趣,師生互評、生生互相評、並重點授之寫字的方法。***老師的範寫尤其重要,讓學生親臨老師書寫的快樂,或許真能直到“身教重於言教 ”老師運筆方式與情感流露,使學生有渴望試寫的感覺,其實寫好字是一種語文修養。

  四、想象拓展環節,發揮文字的示範作用,給學生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訓練思維的獨創性,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泉水的奉獻精神。***這首兒歌是泉水流經大海的過程:泉水——小溪——江河——海洋。先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的基礎上,做到有感情地朗讀。讀問句時,要用驚奇、上揚的語調來讀,讀答句時,要用歡快、自豪的語氣來讀。小組合作,表演、能背更好。***

  總之,“一路奉獻、一路幸福、一路快樂”在生活中去嘗試。“語文”不是要老師教會某一課,是要老師激發學生怎樣去喜歡語文。

  2

  這是一篇很美的課文,題為《泉水》,其實不管是她的內容,還是文字,她都像一股清泉,涓涓地流淌著,沿路灑下一片片愛心。

  開課,伴隨著清脆的泉水聲,學生進入了情境。音樂的渲染,朗讀的感受使他們初步走進泉水的世界,感受泉水的美,由此就很自然地把學生帶入了課文,整堂課顯得非常得輕鬆愉快。

  精讀課文時,我便本著自讀自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悟之意,設計了很多形式的讀,不管是自由讀,示範讀,指名讀,小組讀,齊讀,都是希望學生在一遍遍地讀中能做到最大限度的感悟、品味和積累,並由此受到情感的薰陶,感受到泉水的快樂,從而分享泉水的幸福,泉水樂於助人,體會到奉獻的幸福感,這樣以奉獻為樂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潤學生的心田。從“你喜歡泉水嗎?為什麼嗎?”這兩個問題著手去學習課文的各個自然段,對自然段的選擇也尊重學生的意願,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段落交流,在交流時讓學生能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情感和心情,再一次又一次反覆地、不厭其煩地誦讀,用讀來表達自己所感悟到的,同時也用感悟到的來昇華學生的朗讀,而我則在學生互動交流、互動評價時,適時點撥,使學生的閱讀感由表層趨向內部,感悟泉水的奉獻之美,然後再用“如果你是泉水幫助的物件,你會對泉水說什麼?”進入角色地去學會讚美和感恩。只是可惜,如果能再追加一問“小朋友,你想對這樣的泉水說什麼呢?”,那麼就能讓學生不僅進入文字與文字中的角色同喜同樂,還能跳出文字,最真實地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這樣一來學生的情感體驗也便更深,審美的情趣也便更濃了。

  另外還有一點思考的是: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會聯絡上下文去尋找答案?比如在說到泉水姑娘是衝出來時,我提問泉水姑娘“衝”出來時心情是怎麼樣的,有很多同學都只會說快樂,可是為什麼快樂呢?就說不上來,但是如果在平時閱讀教學中能教會他們聯絡上下文來回答的話,那麼從“原來是一股清泉從石縫裡衝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這句話中或者僅僅只是“陽光燦爛”這個詞,能感受到的又何止是高興啊!其實這樣的問題又何止僅出現在今天的教學上,比如在教授《小鹿的玫瑰花》時,我問“玫瑰慢慢地抽出枝條,長出了嫩綠的葉子”,你感受到了什麼?很多學生也就感受到這是小鹿是開心的,除此之外沒有了,可是如果能抓住上文“他常常去鬆土、澆水”或者僅從“常常”一詞能感受的也不僅僅是開心,更多的是焦急、無奈。本來在平時教學中我為學生的回答總是不得我心感到苦惱,後來上完這堂課,通過孫老師的評課才知道原來問題都出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不斷地、巧妙地引導以及示範,致使學生在閱讀中無法可尋,那麼回答問題時當然也便有所缺了。所以在平時教學時一定要精心設計問題的引導與示範,讓學生學會用聯絡上下文來尋找答案,這樣學生在自己閱讀時也便有法可尋,其語言的感受也會更加出色。

  3

  “叮咚, 叮咚, ……”聽,那清脆的泉水聲似乎一直在耳邊輕輕流淌,沁入肺腑,滋潤心田。和著這優美的旋律,我帶著孩子們走進了《泉水》這一課的學習。

  《泉水》這篇課文很美。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著,灑下一路歡聲,灑下一路愛心。走進文章裡去,感受到泉水的快樂,分享泉水的幸福,泉水樂於助人,奉獻為樂的精神也如泉水般浸潤學生的心田。

  伴隨著叮咚的泉水聲,我深情描繪:叮咚,叮咚,是誰在山上彈琴?是一股清泉從石縫中衝出來,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然後指導學生讀出泉水的衝勁,引導學生想象泉水來到這陽光燦爛的世界看到了什麼。音樂的渲染,朗讀的感受,導語的創設,讓學生初步走進泉水的世界,感受泉水的美。

  然後通過學生聽我的朗讀,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使文字的語言在學生頭腦中產生具體可感的畫面,讓孩子產生迫切去讀課文,去體驗泉水那甜美生活的衝動。

  品讀課文時,給了學生自主感悟的空間,以讀文字,讀中對話,移位體驗,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那股泉水。重點引導學生讀好泉水的幾句話,特別注意孩子的個性化的朗讀體驗,通過激發想象,創設情境,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樂趣。如,山裡姐姐那一部分,分角色讀對話,學生很快進入泉水的角色,熱情地招呼姐姐“來吧,來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有了愉快的體驗,孩子們的思維也活躍了,一個孩子質疑:“天然是什麼意思?”其他孩子紛紛發表意見“就是大自然”“是自己流出來的”第三個孩子的發言最具個性,“天然就是伊利牛奶,沒有人工加工”確實,從孩子們的隻言片語來看,他們確實能悟到天然的意思,尤其最後一個孩子能結合生活中具體的事物來談,很可貴的。可以好好利用這個生成的資源,讓孩子們對天然有更完整,更具體,更清晰的理解。

  整個讀書過程,孩子們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在對泉水的真切體驗中,投入自己的情感,孩子們動情的朗讀猶如一股清泉在課堂上流淌。我也用自己優美的語言創設著良好的情境,提升著孩子們的體驗和認識:“你看,山裡姐姐的瓦罐裡,有清清的我,果樹媽媽的果實裡有甜甜的我,我是山澗杜鵑花的鏡子,我是山谷百靈鳥的琴聲,我真快樂,你覺得呢?”孩子們馬上也感受到了泉水的那份快樂“我很快樂,我交了那麼多朋友。”“我為他們感到高興,因為我為他們做了一些事。”

  潤物無聲,孩子們感受到泉水的快樂,感受到奉獻的美好。課上完了,泉水的清甜,泉水的快樂,泉水的美好給孩子們留下了愛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