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動手做做看》中,朗志萬告誡孩子們,“要動手做做看。”小編為二年級語文老師整理了《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希望大家有所收穫!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1

  【教學理念】

  《動手做做看》選自人教版語文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第四單元。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課文。

  【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

  ⑴認讀10個生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2、過程與方法:

  ⑴通過自由讀大致瞭解課文內容。

  ⑵鼓勵學生用自己已有的識字方法去自主識字。

  ⑶通過朗讀和實驗認識“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⑷通過課外作業鼓勵學生動手做做看。

  3、情感與態度:

  ⑴感受動手做做看的樂趣,認識動手做做的意義。

  ⑵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10個生字。學習“朗”、“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教學準備】

  1、生字卡。

  2、做實驗的用具。

  【課時安排】

  共兩節課,上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兒歌匯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不知道同學們是否還記得一年級學的一首兒歌: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雙手能做工,大腦能思考***生答***。

  2、這首兒歌告訴我們,平時碰到什麼問題,都要動腦筋思考,有時,還必須動手做做看。

  3、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13課《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兒歌創造情境,匯入課文,一可以讓學生興趣盎然,使學生有“閱讀期待”;二可以很自然引導學生進入本課的學習中去。

  二、初讀課文,認識新字

  1、自由讀,要求:

  ⑴圈出不認識的字。

  ⑵標出自然段。

  2、識記生字:

  ⑴學生當小老師帶讀拼音。

  ⑵教師引導學生識記生字。

  比如: 朗:可聯絡學生平時的學習生活組詞,如:朗讀。

  志:士+心。或編字謎。

  漫:換偏旁:慢──漫。

  鱗:為什麼會是魚字旁。

  伊、琳、娜:是形聲字。或做加法識記。

  哎:為什麼有口。

  哄:做加法,口+共。

  騙:馬+扁。

  ⑶學生齊讀帶拼音的生字。

  ⑷變魔術:請學生閉上眼睛,老師拿出沒有拼音的字卡讓學生說說有什麼變化。再問學生少了拼音朋友,還認識這些字嗎?緊接著讓學生開火車讀字。

  ⑸將生字寶寶送入課文中,讓學生齊聲讀課文,看能否讀通課文。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的主題,而二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所以在教本課生字時,我注重去啟發學生自己說一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另外,通過小老師帶讀、齊讀、開火車讀、將生字送入課文中讀等多種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識記生字。

  三、默讀全文,小組討論問題

  1、貼出伊琳娜生氣、高興的頭像,問學生伊琳娜為什麼生氣?為什麼高興?

  2、學生默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問題尋找答案。

  3、學生分組交流答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默課,並採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為每一個學生提供自由表達與交流的廣闊空間,便於發揮各自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又利於培養學生傾聽他人意見和積極合作的好習慣。

  四、解決問題,深入瞭解課文

  1、點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教師相機點拔。

  2、根據學生的回答學習1、4、5段。

  ⑴第一段:

  ①哪段寫了朗志萬提這個問題?

  ②學生齊讀第一段。

  ③理解“漫”的意思。

  ④板書:

  ⑤老師在黑板的田字格中指導書寫“朗”“志”二字。然後讓學生練寫。

  ⑵第五段:

  ①哪段寫了伊琳娜動手做實驗?

  ②男生讀第5段。

  ③試驗結果怎樣?

  ④應怎樣讀“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⑤真的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嗎?讓我們也做一下實驗吧!***師拿出一杯滿水,讓學生把金魚放入杯中,學生觀察結果。***

  設計意圖:設計一個小實驗,既可以讓學生鬆弛一下精神,提高學習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⑥自己動手做了後,再來讀“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讀出驚訝、奇怪、吃驚的語氣***[板書:貼金魚放入水杯,水漫出來了圖]

  ⑶第四段:

  ①伊琳娜小朋友是不是一回家就動手做了?她是在誰的鼓勵下動手做的?

  ②女生讀第4段,理解媽媽說的話“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光”是什麼意思,應怎樣讀媽媽說的話。***指導讀出鼓勵的語氣***

  3、點學生回答伊琳娜為什麼又笑了?

  ⑴理解朗志萬說的話。

  ⑵伊琳娜生氣時對朗志萬說了一句什麼話?應該怎麼讀?

  ⑶指導分角色讀6~7段***伊琳娜的話讀出生氣的語氣,朗志萬的話讀出鼓勵、高興的語氣。***

  ⑷課內拓展: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後,可能會說些什麼?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後,創設情境,把自己當成伊琳娜,把老師當成朗志萬,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在分析重點詞語時,多次指導學生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並注重在語言環境中積累詞語。例“光、哄、騙”等。

  五、再次有感情朗讀,感受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1、老師牽引學生分角色讀文中的對話,用語言再現當時的情形。

  2、學生再次齊讀課文,感受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視時間相機而行,可老師參與其中,老師讀一段,學生輪流讀其他段落。***

  設計意圖:在本次的教學中,除指導重點詞、句、段的朗讀外。我還注重課文全文的朗讀,由自由讀→全班齊讀→默讀思考→分角色讀→老師和學生輪讀,通過反覆的讀,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的接觸,品嚐語言的“原汁原味”,使課文中蘊涵的科學精神,人文境界等感染學生,並在讀的形式上避免單一,讓學生不會感覺枯燥無味。

  六、課外延伸:

  1、動手做做看:

  ⑴把一塊海綿輕輕放入裝滿水的杯子裡,水會漫出來嗎?

  ⑵一個10斤重的鐵球,一個5斤重的鐵球,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拋下,誰先落地?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向課外,自己去切身體會動手做做看的意義。

  2、快樂閱讀《小馬過河》。

  設計意圖:拓展閱讀是閱讀能力的運用,因此,我讓學生在課外閱讀和本篇課文類似的注重實踐的文章《小馬過河》,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動手做做看》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伊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伊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

  這篇課文也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10個生字,會寫“朗、志”兩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聯絡生活實際說說對“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的體會。

  4、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以及“朗、志”的書寫。

  2、理解對別人提出的問題要動腦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二年級提出的閱讀要求是:

  1、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句,積累自己喜歡的格言警句等。根據課標要求,本文的教學應著力體現“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積累”的教學理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遇到問題要動手做做看的道理。在閱讀課文中理解重點詞句,積累格言警句。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小朋友們,你喜歡自己動手做事情嗎?你自己動手做過哪些事呢?

  是呀,我們的一雙小手能做那麼多的事,很能幹呀1

  2、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小姑娘,她和大家一樣,也喜歡自己動手做事,她的名字叫──

  ***出示名字***誰願意來和她交交朋友,把她的名字叫出來。

  3、仔細看看伊琳娜的名字,這三個字你有什麼辦法很快記住?讓我們一起讀她的名字。

  4、伊琳娜的故事就藏在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動手做做看》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吧!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學寫生字

  1、請小朋友們開啟書本,先自己把課文大聲地朗讀幾遍,遇到難讀的字詞或句子可以多讀幾遍,然後再從文章中找出另一個人的名字。

  2、課文讀完了,你們找到另一個人的名字了嗎?他叫──

  ⑴出示***朗志萬***指名學生讀正確名字。

  ⑵“朗”和“志”你怎麼記住他們?

  ⑶朗志萬是一個什麼人?

  ⑷這麼了不起的人,讓我們來寫寫他的名字,好嗎?指導書寫“朗、志”。

  3、課文中的兩個人我們認識了,接下來老師要來檢查小朋友讀課文了。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隨機學習“漫、鱗、哎、哄騙”等生字:

  漫:課文中講水漫出來,所以是三點水旁。

  鱗:讀音,請學生組詞。

  哎:糾正讀音,讀詞語“哎呀”及有這個詞的句子。

  哄騙:誰有好方法記住這兩個字。

  三、細學課文,體會思想

  1、小朋友們把課文讀得真不錯。伊琳娜是一名小朋友,是學生,朗志萬是一名科學家,他特別喜歡給小朋友們提問題。這次他給小朋友們提了一個怎樣的問題呢?請小朋友們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把他的問題用“──”畫出來。

  2、指名學生讀句子:

  出示: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這是為什麼?

  ⑴指名學生讀正確。

  ⑵讀了這句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問題?

  ⑶學生質疑解答。理解“別的東西”的含義。

  ⑷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3、科學家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們反映怎樣呢?

  ⑴指名學生讀句子。

  ⑵小朋友們為什麼這樣想呢?

  ⑶你覺得他們說的對嗎?為什麼?

  4、那伊琳娜又是怎樣認為的呢?讀她的句子,出示句子,理解句子。心中有疑問應該怎麼來讀?誰來試一試。

  指導朗讀句子。

  5、當你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會怎麼辦?指名學生說。

  課文中的伊琳娜是怎樣做的呢?她回家問了媽媽,媽媽把答案告訴她了嗎?而是跟她說──

  指名讀。

  出示句子;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⑴理解“光”換詞說。

  ⑵理解媽媽說的話。媽媽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⑶誰來讀媽媽的句子,想象該用什麼語氣?讀出親切、鼓勵的語氣。

  6、在媽媽的鼓勵下,伊琳娜動手去做了嗎?找出寫做的一段。

  指名學生讀。伊琳娜的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一樣嗎?不一樣。

  出示:哎呀,和朗志萬說得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指名讀,得到這樣的結果,伊琳娜心理怎麼樣?讀出驚奇、驚訝的語氣。

  7、課文學到這兒,我們回頭再來看看伊琳娜,當她聽了朗志萬的話後產生了疑問,但是並沒有把它放在一邊不管,而是動手去實驗了,得到了不一樣的答案。你從伊琳娜身上學到了什麼?

  8、老師也有一句話要送給小朋友,自己來讀讀,想想什麼意思?

  出示句子。學生記。

  四、小結

  伊琳娜得到的實驗結果和朗志萬這位科學家說的完全不一樣,相信她一定會去找朗志萬問問題的。他們之間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呢?就讓我們下一節課來學習好嗎?

↓↓↓ 下頁更多"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十三課《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