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複習重點知識嶽麓版

  複習就是快速學習,在一天之內把本該一個學期學的七年級歷史知識學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一***

  北方民族大融合

  1.386年,鮮卑拓跋部首領拓跋圭建立魏國,史稱北魏。

  ⒉ 北魏孝文帝改革:

  ⑴背景: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民族融合的趨勢增強。

  ⑵目的:為了革除落後習俗,吸收漢族的先進文化,鞏固北魏的統治。

  ⑶內容:

  ①實行官吏俸祿制,嚴懲貪汙。②頒佈均田令。

  ③遷都洛陽。④革除鮮卑舊俗,接受漢族先進文化。

  ⑷意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於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北方各族社會的進步,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程序。

  ⒊北魏後來分裂為東魏、西魏,之後又演變為北齊、北周,最後北周統一北方。

  ***二***

  春秋戰國的科技和文化

  1、天文、曆法、醫學和文學的成就

  天文:古書記載的最早日食發生在夏朝商朝甲骨文有許多關於日食、月食的記載,經現代科學家驗證,都很可靠。

  曆法:相傳夏朝就有曆法***夏曆***,商朝的歷法更為完備戰國時期,測定出一年24個節氣

  醫學:名醫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一直為中醫沿用

  文學:戰國時期,偉大詩人屈原創造出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的代表作是抒情長詩《離騷》。

  2、戰國時期,秦國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一項綜合性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泯江水患,灌溉了大片田地。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為富饒的“天府之國”。

  3、繪畫與音樂等成就

  繪畫:長沙出土的戰國《婦女鳳鳥圖》和《御龍圖》是我國最古老的帛畫。

  音樂:西周時形成了音樂教育制度。湖北隨縣出土的全套編鐘,是戰國時期最珍貴的樂器。春秋戰國盛行“鐘鼓之樂”,湖北隨州出土的編鐘

  ***三***

  百家爭鳴

  一、孔子創立儒家學派:

  ⒈孔子:孔子名丘,春秋晚期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⒉孔子的主張:核心是“仁”。孔子的思想在中國和世界思想史上享有重要地位。

  ⒊孔子在文化方面的貢獻:整理《詩經》,編訂《春秋》。

  ⒋孔子的弟子根據他的言行,編成《論語》一書。

  二、百家爭鳴:***戰國時期,社會發生急劇變化***

  ⒈儒家學派的代表孟子——他認為“民貴君輕”,主張實行“仁政”,反對兼併戰爭。

  ⒉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他要求人們互愛互利,反對不義戰爭,選舉賢能,提倡節儉,反對浪費。

  ⒊道家學派的代表莊子——他鄙夷權貴,痛恨社會不公平的現象,認為人不能戰勝自然,採取樂天安命的態度。

  ⒋法家代表人物韓非——他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主張改革、君主集權和以法治國。

  ⒌戰國時期軍事家孫臏——著有《孫臏兵法》,強調戰前一定要做好準備,論述了以寡擊眾、以少勝多的作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