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複習題北師大版

  只要努力複習七年級歷史,無愧天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們喜歡。

  七年級歷史下複習題北師大版

  繁榮與開放的社會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20小題,40分***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

  A.農民起義奪取政權 B.少數民族奪取政權

  C.外戚奪取政權 D.外來侵略奪取政權

  2.歷史往往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具有下列相似之處的兩個王朝是*** ***

  ①國運短促 ②結束分裂,一統江山 ③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承前啟後和繼往開來的意義

  A. 隋朝和西晉  B.秦朝和西晉 C.秦朝和隋朝 D.漢朝和唐朝

  3.我們知道中國歷史在歷經西晉末年到南北朝近300年的分裂後,隋朝又一次實現了統一。隋朝統一全國的時間是*** ***

  A.581年  B.605年 C.5*** D.618年

  4.***2013•蘭州中考***“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詩中的“河”指的是*** ***

  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 .大運河

  5.***2013•安徽中考***唐太宗是我國古代一位有作為的開 明君主,下列言論不屬於他的治國智慧的是*** ***

  A.“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B.“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C.“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D.“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6.唐代文學家柳宗元曾寫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趨。……獻號天可汗,以覆我國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

  A.漢文帝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7.唐太宗時,某地發生災荒。假如你是當時的一名中書省的官員,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災政令,接下來你應該交由*** ***

  A.尚書省裁決 B.門下省稽核 C.尚書省執行 D.門下省執行

  8.***2013•湛江中考***宰相魏徵去世後,唐太宗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知人善用的唐太宗統治時期史稱為*** ***

  A.“文景之治”  B.“貞觀之治”   C.“開元盛世”    D.“光武中興”

  9.其統治措施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基礎的皇帝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武則天 D.唐玄宗

  10.***2013•廣東中考***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下列詩句中,能反映唐玄宗統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

  A.“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B.“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11.“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與下列哪項制度的推行直接有關*** ***

  A.禪讓制 B.郡縣制 C.分封制 D.科舉制

  12.飲茶習俗在哪一朝代風靡全國,使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 ***

  A.隋朝 B.唐朝 C.西漢 D.東漢

  13.下列遺址、遺蹟中最能體現國內民族團結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馬俑遺址 B.唐蕃“甥舅會盟碑”

  C.唐招提寺鑑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14.受唐朝文化影響很大,至今還保留著唐朝時的某些風尚的國家是*** ***

  A.印度 B.羅馬 C.伊朗 D.日本

  15.某校七年級***1***班的學生本月負責學校文化長廊的黑板報設計,他們選定的主題是“唐代的對外交往”,並擬定了如下四個標題,請你幫他們指出哪一項是不恰當的*** ***

  A.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

  B.鑑真東渡宣揚中華文化

  C.玄奘西遊天竺取經

  D.日本派遣唐使來華

  16.他歷經艱辛苦難,西行天竺求取佛經;回國後又潛心譯經二十餘年。梁啟超稱其為“千古一人”;魯迅曾高度讚揚其“捨身求法”的精神,稱他是“中國的脊樑”。他是*** ***

  A.張騫 B.鑑真 C.玄奘 D.魏徵

  17.世界上儲存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的設計者是*** ***

  A.李冰 B.李賀 C.李白    D.李春

  18.***201 3•蘭州中考***在中國古代文學發展的歷史中,唐朝在文學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

  是*** ***

  A.詞       B.小說      C.詩歌      D.戲劇

  19.***2013•南京中考***“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抒發了杜甫對唐都長安遭安史之亂破壞的悲愴情懷。他的詩,語言精練凝重,藝術技巧高超,被後人稱為*** ***

  A.醫聖 B.書聖 C.詩聖 D.詩史

  20.甘肅敦煌莫高窟是我國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窟內眾多泥塑造像與壁畫,多取自於*** ***

  A.民間故事 B.佛教故事 C.道教傳說 D.名人軼事

  二、非選擇題***21題12分,22題12分,23題15分, 24題9分,25題12分,共60分***

  21.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皮日休《汴河懷古》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詩人讚頌的“此河”是哪項偉大的工程?你認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麼?***4分***

  ***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別是指現在的什麼地方?***4分***

  ***3***你認為詩人皮日休對大運河的評價是否恰當?為什麼?***4分***

  2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倉廩俱豐實。……

  ——杜甫《憶昔》

  材料二 開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訛,不六七年間,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王讜《唐語林》

  請回答:

  ***1***材料一中的“開元 全盛”時代是哪個皇帝當政時期?材料一中涉及的唐朝的農作物是什麼?“小邑猶藏萬家室”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是什麼關係?***6分***

  ***2***閱讀材料二,結合教材知識指出,開元年間統治者採取了哪些措施?***4分***

  ***3***除了“開元盛世”,唐朝前期還出現了什麼治世局面?***2分***

  23.公元6—8世紀,隋唐時期的中國進入蓬勃興旺的隆盛時代,其繁榮與開放光耀世界,令人神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進士科始於隋大業中,盛於貞觀、永徽之際。縉紳雖位 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其艱難謂之“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故有詩云:“太宗皇帝真長策,賺得英雄盡白頭!”

  ——《唐摭言》

  ***1***材料一反映的是隋唐實行的什麼制度?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這一制度對隋唐社會的影響。***4分***

  材料二 唐朝對外交往的幾件大事

  國別 人物 內容 結果

  天竺 ① 西行取經 遊歷十幾年,帶回許多佛經

  日本 ② 東渡日本 對日本文化的影響很大

  新羅 崔致遠 入唐求學 寫下大量詩文,流傳至今

  *** 2***結合所學知識,表中①②處的兩個人物 分別是誰?材料二說明唐朝在對外交往中實行了什麼政策?*** 5分***

  材料三 “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百姓***誠可畏也。”“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3***唐太宗採取的哪些措施體現了上述思想?他能得出“***百姓***誠可畏”的主要原因是什麼?***6分***

  24.一個社會的發展不僅表現在物質生活方面,也體現在精神生活等諸多方面。唐朝是世界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朝代之一。李淵於618年建立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都城。其鼎盛時期的公元7世紀時,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唐朝在文化、政治、外交等方面都有輝煌的成就。

  步驟一:物質生活是一個社會發展的基礎部分。

  ***1***唐朝是封 建社會的繁榮時期,那麼,在物質生活方面都有哪些表現呢?***3分***

  步驟二:精神生活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唐朝在物質生活上很豐富,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的情況如何?***2分***

  ***3***你認為唐朝時期出現這些情況的原因是什麼?***4分***

  25.學完唐朝歷史後,某班計劃以“繁榮開放的唐代文明”為主題出一期板報。下面是小明同學設計的板報樣式。請根據要求,在空白處各舉一例史實,幫助小明完成這期板報。

  ***12分***

  參考答案

  1 .C 點撥:581年,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隋朝。所以C項符合題意。

  2.C

  3.C 點撥:5***,隋沿長江兵分八路全線出兵,僅用四個 月就以摧枯拉朽之勢滅掉南方的陳朝,結束了分裂割據局面。繼秦漢之後,中國又一次實現了統一。

  4.D 點撥:本題考查從材料中提取有效資訊分析問題的能力。從“隋亡為此河”“若無水殿龍舟事”等資訊可知,這首詩評述了隋朝大運河的開通與隋朝滅亡的關係。D項符合題意。

  5.C 點撥:本題考查對唐太宗治國智慧的理解。C項是唐朝詩人 李白評價秦始皇功過的詩句,不屬於唐太宗的治國智慧。

  6.C

  7.B 點撥: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政令後,應交由門下省稽核。所以B項符合題意。

  8.B 點撥:唐太宗年號為貞觀,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故本題應選B項。A項發生在西漢;C項是唐玄宗統治時出現的;D項是東漢時出現的。

  9.C 點撥:武則天統治時期,注重減輕農民負擔,採取各種措施促進社會生產繼續發展。當時,人口明顯增 長,邊疆得到鞏固和開拓,史稱有“貞觀遺風”,為唐朝全盛時期的到來奠定了基礎。

  10.C  點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初唐詩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其作者不是唐玄宗時期的詩人,排除A項;“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是宋代的文學作品,排除B、D兩項;“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中“開元”是唐玄宗統治前期的年號,詩句反映了唐玄宗統治前期的盛世景象,故C項符合題意。

  11.D

  12.B 點撥: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所以B項符合題意。

  13.B 點撥:唐蕃“甥舅會盟碑”至今仍屹立在 拉薩大昭寺門前,成為漢藏團結友好的歷史見證。

  14.D

  15.A 點撥: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成親屬於漢藏民族關係問題,不是唐朝對外交往的事例,故A項符合題意。

  16.C 點撥:玄奘是唐朝高僧,又稱三藏法師。為了求取佛經 精義,他毅然西行前往佛教聖地天竺。他用大約十七年的時間遍遊各地,尋師訪友,研習佛法,獲得了極高聲譽。

  17.D 點撥:趙州橋的設計者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

  18.C 點撥:本題考查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唐朝文學的主要成就表現在詩歌領域,中國古代詩歌在唐朝進入黃金時代。故C項正確。

  19.D 點撥: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杜甫被人們稱為詩聖,他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 醫聖是指張仲景,書聖是指王羲之。

  20.B 點撥:敦煌莫高窟內眾多的泥塑造像與壁畫主要以佛教故事為主,故B項符合題意。

  21.***1***隋朝大運河。隋煬帝的暴政 。***2***北京、江蘇揚州。***3***恰當。因為皮日休指出了大運河在南北交通中的作用,肯定了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功績,也指出了 其巡遊江都的腐化,其評價比較中肯。

  22.***1***唐玄宗。水稻和粟。關係: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人口增長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2***重 用賢能,大力整頓吏治,對軍事制度、財政制度、漕運制度等進行一系列 改革。***3***“貞觀之治”。

  23.***1***科舉制度。影響:改善了用人制度***擴大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或使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增強了國家機構的活力和辦事效率;給 社會帶來革新氣象和創造精神。***2***玄奘 鑑真 對外開放***或對外友好交往***。***3***知人善任***或重用賢才,或重 用敢於直言的魏徵***;虛心納諫;完善科舉制;輕徭薄賦等。主要原因:親歷隋朝滅亡,吸取隋亡教訓。

  24.***1***唐代物質生活豐富多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飲食習慣和服飾時尚自然地融入中原文化,體現出帝國自信開放的巨集大氣度和中華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飲茶習俗在唐代風靡全國,茶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品;騎馬出行變得普遍而富於情趣。***2***從習俗風尚到思想文化都體現出胡漢交融和中西貫通的特點,展示了博大開放、匯納百川與充滿創新活力的時代精神,整個社會激盪著為國建功立業的進取精神。***3***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政治清明,交通發達,民族融合,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教育制度先進等。

  25.選官制度:①進一步完善科舉制。②唐太宗擴充國學規模,重視人才的培養和選拔。

  ③武則天創立殿試和武舉。④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 民族關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對外關係:①日本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唐朝文化。②鑑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③玄奘前往天竺學習佛法 科技:唐朝時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詩歌:詩歌繁榮,大詩人有李白、杜甫等 藝術寶庫:敦煌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