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生物學教學設計

  任何課程的教授,都是有七年級生物教案來做保障的。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快來跟小編一起看看吧。

  七年級上生物教學設計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教學目標

  ①舉例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②舉例說出生物之間有密切的聯絡。

  ③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實驗變數和設計對照實驗。

  ④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難點和重點

  重點:①說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②體驗探究的一般過程,學習控制

  實驗變數和設計對照實驗。

  難點:形成愛護實驗動物的情感,能夠認真觀察和記錄,並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和交流。

  課前準備

  學生:各小組準備鼠婦10~16只,溼土,紙盒,紙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夾***,表,筆,一份實驗報告用表。

  教師:鼠婦若干只或鼠婦圖示。

  教學過程 :

  1、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引導學生根據經驗舉出影響生物生存的例子,並通過分析,幫助或引導學生歸納出影響生物生存的環境因素。

  各小組通過教師的引導,以各自收集鼠婦為背景,分析、討論、歸納出探究的一般過程。

  2、制定實驗方案及設計實驗方案

  各組討論並制定方案,根據方案中出現的問題引出變數和對照實驗。

  充分放權,讓學生自學,但注意把握學生對變數和對照實驗的理解。

  實驗探究

  結果交流

  教師可在巡迴指導中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後面的結果交流。

  總結:教師選出有代表性的小組進行交流,並引導其他同學發現問題,吸取經驗。除了探究光這個條件外,還有無其他條件?

  佈置課後作業:

  有興趣的小組可在課下對其他影響鼠婦生活的因素進行探究。

  教學反思:

  對於有些班,捉鼠婦的興致比較高的,可以利用這樣的班級多捉幾隻,在其他沒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為示範。也可以叫這些捉鼠婦能力介紹經驗,讓學生了解到鼠婦的生活環境。每個班準備鼠婦情況不一樣,有些一個班只捉到一隻鼠婦,很難開展活動。但這節課還得上。只能利用課內十分鐘讓他們到一些易找的地方找,如果沒找到,這個實驗只能通過畫圖和想像完成了。但也得儘量提醒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組織學生到校園尋找,既可以瞭解到它們生活的環境,又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捉鼠婦的過程,培養他們的科學興趣。

  初中生物教學應用參與式教學法效果

  【摘要】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們習慣在課堂上採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學,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們精神不集中,難以理解課程的難點和重點,而“參與式教學”便很好的解決了這一現象。參與指的是以個人為單位參加到一個集體當中,通過溝通、互動、探討來解決問題,這樣的方式既可以提高學生們的團隊意識,也可以增強學生們對自己的認知,改正自己不足之處。而參與式教學就是調動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性和積極性,通過老師的參與和引導,來完成教學的目標和任務。

  【關鍵詞】

  參與式教學法;初中生物教學;探索教學法;效果

  參與式教學法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感,把被動的學習方式轉變為主動,從硬性記筆記和聽課引到主動探討和思索。傳統的課堂總是忽略了學生的地位,一味的理論教學,讓課堂的質量大打折扣。隨著新課改的壓力越來越大,教師們也從中吸取了經驗,通過不同的教育模式,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們真正的想學、愛學,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初中生物教學課堂上存在的教學問題。

  一、參與式教學法的地位

  目前參與式教學在教育界是比較推崇的一種教學方式,老師除了要“教”,更要讓學生能夠接受理解,學生除了要會“學”,也要有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創新精神,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加快課堂的教學進度,也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迎合了老師傳授知識和學生接受知識的需求,滿足了社會對教育方式的要求,所以說參與式教學佔有了主導性的地位。

  二、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

  1.新課改要求。

  在近幾年新課改的要求下,各個科目不能再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要相互依存。教師們也要針對新課改的要求轉變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們自主的參與課堂,積極學習。因此,參與式教學模式的展開,可以說是勢在必行。

  2.學習要求。

  初中生物是一門必修課,通過對各種各樣生物的瞭解和認識,擴大自己知識面的同時,也可以探索生物界的奧祕,對我們國家的生物科學發展也起著最基礎性的作用;學習生物對自己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讓學生知道如何健康的生活,瞭解生物界多元性的連線,認識到生物與我們生存的環境息息相關,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性的思維,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和學習習慣。

  3.社會要求。

  在新課改的任務貫徹下,參與式教學法是社會的要求,為了提高上課的質量和效率,老師必須要做出相應的教學調整,隨著社會不停的發展,每個人對知識的需求方式也會越來越複雜,而初中生正是處於一個自主思維發展基礎期間,為了建立一個健康積極的生活觀念,就需要老師制定新的教學方案,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與當今的社會接軌。通過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更好的認識社會,用自己所學的生物知識,保護大自然,維護生物與環境和諧。

  三、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上的有效運用

  1.教師參與課堂,吸引學生。

  老師可以拋開傳統的觀念,和學生在課堂上一起探討問題,針對課程的目標任務,編出一些小故事和小遊戲,和學生們互動,在玩的同時學到知識。例如在“動物的運動和行為”一講課中,老師就可以安排一個食物鏈的遊戲,找出幾名同學扮演不同的動物,讓學生們切身的體驗一個完整食物鏈的演變過程,老師可以充當一個口令者,讓遊戲順利完整的進行好,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更客觀地理解生物圈的平衡和發展。

  2.利用參與式教學法活躍課堂。

  參與式教學法的重點在於培養學生的積極能動性,所以教師在生物課上可以首先採用PPT營造課堂的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丟擲問題,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並提出解決的方案。例如:老師在“生物圈中的人”教學中,就可以採用參與式的教學,通過PPT課件給學生們看一些人們生活的圖片和視訊。先讓學生產生共鳴和好奇,然後丟擲問題“人們平時是如何進行消化的”“人類的活動與生活圈有著哪些聯絡”等問題,讓學生們自由的討論,最後派出代表陳述最後討論結果,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學生們快速投入到課堂的教學,也可以提高整節課的效率。

  3.老師和學生共同完成實驗,培養合作意識。

  初中生物課不僅需要邏輯思維,更需要學生們有動手能力,老師可以根據課題的要求,與同學一起完成課題實驗,在實驗中發現在學習中遺漏的知識點,鞏固學生們的理論知識,例如“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老師可以先找同學來演示如何使用顯微鏡,通過細胞實驗可以鞏固顯微鏡的使用規範等知識點,老師可以在做實驗演示的過程中,對書上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真正的做到理論落實到實際,在實驗中,學生們就會對書上的知識點有一個更深刻的理解。

  四、結束語:

  通過對參與式教學法的深入探索,針對初中生物的教學內容,老師對教學方面有了更深的認識和想法,學生們則對於學習也有了新的興趣和愛好。能夠把參與式教學法完整的貫徹到初中生物的學習中,對老師和學生來說都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課改不斷改革,老師們採取新的教學模式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既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可以挖掘學生們的潛力,也使生物課的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國家需要的就是一專多能的人才,參與式教學法也培養了老師的創新能力,合理的、科學的培養學生,這樣才能使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的教學中有更上一層樓的效果。

  作者:王晶 單位:九江外國語學校

  參考文獻:

  [1]孫鬆鬆.探究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中旬,2015,10***4***:65-65.

  [2]韓昕蕾.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參與式教學法的高效性研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5,25***9***:59-59.

  [3]範曉春.參與式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快樂閱讀***上旬刊***,2013,78***6***: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