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七年級生物學教師日常備課的產物,其代表著教師對課堂的假設與預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生物學七年級上教學設計

  生態系統 教學實錄

  課前準備:教師:水族箱、課件;學生:所食用的食物名稱

  教學過程

  一、生態系統的概念

  師:***展示水族箱***,大家仔細觀察這個水族箱,你們都發現了什麼?

  生:水族箱中有小魚、水草、假山、水,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整體。

  師:非常正確。就像這個水族箱一樣,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做生態系統。一片樹林,一塊農田,一個湖泊,等等,都可以看做一個個生態系統,除此之外,你們還知道哪些生態系統?

  生:***討論***校園生態系統,花園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

  二、生態系統的組成

  師:很好。但是大家想過沒有,生態系統到底是由什麼構成的?

  生:***討論***生態系統是由動物、植物和周圍

  的環境構成的。

  師:很好,除此之外,生態系統中還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以及真菌。下面,我們來觀察兩幅圖片***書中23頁***。

  生:***觀察、討論、分析***

  師:哪位同學能總結一下動物、植物、細菌和真菌在生態系統中分別扮演什麼角色?

  生:在生態系統中,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並且貯存在體內,所以它扮演的是生產者;動物自己不能製造有機物,只能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扮演的是消費者;細菌和真菌能使動物體和植物體分解,它扮演的是分解者。

  師:非常好。下面我們分別扮演一下動物、植物、細菌、真菌這幾個角色,注意,要發現它們之間的關係。

  生:分配角色並且討論發言;扮演成動物的同學說:我們動物家族龐大,我們的食物可豐富了,有數不盡的青草,有吃不完的肉,你們看,我們的生活多麼的自由自在;扮演成植物的同學說:全世界有數不盡的植物,我們的形態各異,我們的顏色也數不勝數,別看我們有時候很不起眼,可是我們的作用卻極其重要,沒有我們,地球上就沒有充足的氧氣,人們也聞不到那花兒的芳香。雖然有時候動物們要把我們吃掉,可是不要緊,我們的根深紮在地下,過後還會長出綠綠的青草的。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我們,那些靠吃植物生長的動物不早就餓死了;扮演成細菌和真菌的同學說:雖然我們小到人們用肉眼看不清,但是我們在自然界的作用可不小喲,自然界中每天都有很多垃圾,比如:動物的屍體,腐爛的植物,如果沒有我們,它們將永遠不會消失,只有我們慢慢地分解它們,才會使它們變成營養豐富的養料,為植物提供營養,使它們健康地生長;扮演成環境的同學說:儘管細菌的作用很重要,但是如果沒有我們,動物能夠呼吸到新鮮的氧氣嗎?植物能夠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和養料嗎?所以,只有在我們的懷抱中,動物、植物和細菌才能共同生活。由此可見,它們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

  師:大家都表演得非常好。通過大家所說的,我們瞭解到,構成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另外,構成生態系統的成分還有非生物部分,如陽光、空氣、水等。到此為止,我們已經瞭解了生態系統的組成,請大家做書中27頁的練習1。

  生:***做練習***

  三、食物鏈和食物網

  師:我們知道,動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所以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關係總是吃與被吃的關係。例如,草被兔吃,兔被狐吃,狐被狼吃,等等。大家還能想出其他的例子來嗎?

  生:***討論***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把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用箭頭連線起來,注意箭頭要指向捕食者,如草兔狐狼,這就叫做一條食物鏈。下面我們就用這種方法連線書中25頁這幅圖。 生:***連圖***

  師:大家發現什麼問題了嗎?

  生:老師,這麼多條食物鏈在一起彼此交錯,形成了一張網。

  師:這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在生態系統中往往有很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線,就形成了食物網。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你們近日所吃的食物名稱都寫下來,然後寫出每種食物分別來自哪種動物或植物。對於動物,請接著寫出它們的食物,別忘了把自己的名字寫上,然後用箭頭把它們連線起來,你們能發現些什麼問題呢?

  生:***做練習***我們發現自己處在食物網的最高位置。

  師:非常正確。人類是食物網中的最高階層,應當屬於消費者。

  師: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數量的變化往往會引起其他生物數量也發生變化,如農田裡大量捕蛇,可導致鼠的數量增加,從而危害農田;人們大量捕捉青蛙,導致害蟲數量增加,從而危害農田,通過這些事例,同學們發現什麼道理了呢?

  生:***討論***我們人類應當保護食物鏈中的有益動植物,適當控制有害動植物,否 則就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師:非常正確。人類應當保護地球上的每一個物種,否則生態系統就會失去平衡,我們的地球也會失去平衡。

  四、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調節能力

  師:在一片草原上,當雨量充沛、氣候適宜時,草木生長得十分繁茂,由於有了充足的食物,兔的數量急劇增加,同學們,你們想想,兔的數量會無限制地增加嗎?

  生:***討論***不會,當兔的數量增加時,食物就會缺乏,由於食物缺乏,兔的數量減少,草因兔的數量減少又繁茂起來,如此迴圈下去,兔的數量就不會無限制地增長。

  師: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怎樣的特點?

  生:***討論***說明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

  師:也說明了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師:同樣是一片草原,人們過度放牧牛羊,草原會有什麼變化呢?

  生:***討論***草原會被破壞,再也長不出草來,最後變成一片沙漠。

  師:這個例子又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生:***討論***這說明草原如果被過度利用,就會超出它的自我調節範圍,就會有負面影響。 師:非常好!這個例子也說明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到底什麼樣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呢?

  生:***討論***那些生物種類多、數量多,自然條件好的生態系統不容易遭到破壞。

  五、環保教育

  師:要使我們周圍的生存環境變好,我們每個人必須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師:下面我們來看一幅圖片***書中26頁的資料分析***通過分析,你們發現什麼問 題了嗎?

  生:***分析、討論***在食物鏈中,有毒物質會隨著營養級的升高而不斷積累。最終危害到人類的安全。

  師:很好。那麼這些有毒物質是從哪裡來的呢?

  生:工廠排放的廢水,廢電池隨手扔入水中,生活汙水排入水中……

  師:這說明了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最終威脅人類自身,所以為了我們的生存,為了地球的生存,讓我們珍惜環境吧!

  初中生物教學滲透親子教育論文

  摘要:

  初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黃金季節,生理、心理都發生明顯變化,自我意識不斷增強,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親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根據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融洽的親子關係能更好地培養青少年的家庭角色和社會責任感。在這一時期,與父母的關係如何,直接影響父母對其教育效果的好壞。教書育人是教師的職責,教師除傳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外,還應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如何在生物教學中滲透親子教育呢?本文從教會學生理解父母、感恩父母、教會與父母溝通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初中生物 滲透方法 親子教育

  一、學會理解父母

  隨著年齡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迅速發展,當強烈的獨立意識與父母充滿關愛的嘮叨發生衝撞時,學生往往以自己的逆反行為表示自己長大了。理解是改善親子關係的第一步。通過理解父母、體諒父母,正確看待父母的嘮叨,從而改善親子關係。生物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與學生建立較親密的師生關係,獲得學生的欣賞和信任,然後通過與孩子較深入的溝通和交流,幫助孩子重新理解父母的言語及行為,並在這一重構的基礎上,引導孩子學會用更積極合理的方式嘗試改善親子關係。同時,課下在和學生的交往中,老師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徵,找準談話的切入點,和學生做有效溝通,儘量做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對生物學科教學工作會有很大幫助。如在人的個體發育這節分析青春期心理的變化時說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成年人看待,理解自己,這時我及時給予肯定,鼓勵學生髮表想法,同時反問學生,生活中的父母,我們又理解多少呢?父母夜以繼日地勞作,他們為我們流下辛酸的淚水,我們又知道多少呢?工作的壓力與煩惱促使他們生活節奏隨之改變了,我們又做過什麼呢?通過一系列反問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理解父母,至少嘗試理解父母。在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幫助家長從不同於一般理解方式的角度分析並解讀孩子的行為,使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及原因有更深入的理解,這一理解可以幫助家長重新看待並採用新的方式處理與孩子的親子關係。那麼,總體上說,這個工作至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做。

  二、教會學生感恩

  教會學生感恩,教師要做感恩的典範,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表明了教師言傳身教的重要性,要教會學生感恩,教師要身體力行,比如:我們在生活中熱情迴應每一個向你主動問好的學生,感謝他的友善和尊重;在課堂上表揚積極答問、課後認真作業的學生,感謝他們對教學工作的配合,當學生的付出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謝意,他們學會感恩老師,尊重和欣賞他人;我們還可以時常向學生表達自己對社會、學校、父母、朋友的感恩之情,當我們常懷感恩之心,做懂得感恩的人,學生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感恩。生物教材中“人的生殖”一節內容,可以滲透感恩父母的教育。我是這樣開展的,問學生是否知道自己是如何誕生的?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是母體內一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而受精卵是精子和卵細胞經受精作用的結果,然後播放一段受精的視訊,該視訊講述了幾億精子大軍,是如何歷經層層障礙,激烈競爭,最後只有一個精子與卵細胞成功結合的過程。學生看完視訊後,都感慨萬千,有的感慨精子旅程艱辛,有的感慨生命來之不易,接著我又播放了一段人類胚胎髮育到母親分娩過程的視訊,看完視訊後學生很感慨母親十月懷胎的辛苦。接著我追問學生:“試想一下,你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現在的個體,你們的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每個人是不是都要感謝父母呢?”同學們感人肺腑,頻頻點頭。如此讓學生有豐富的情感體驗,在心靈上有震撼、有共鳴,學生才能學會感恩。

  三、學會與父母溝通

  溝通是心與心的交流。“溝”者渠也,“通”者連也,“溝通”本身的意思是藉助某種渠道使雙方能夠通連。溝通是雙方的交換交流,單方的只是溝沒有通。有效溝通指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資訊,而對方的迴應是我所祈望的。學生與家長在溝通上存在很大問題,輕的會產生不快心情,嚴重的導致離家出走,造成悲劇。關於學生與父母的溝通,據調查:有40.45%的家庭出現溝通障礙。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生物教師能為此做些什麼呢?思來想去覺得應該利用生物學科的特點教給學生與父母溝通的方法,學會與父母溝通。我在“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這節這樣設計的,展示班上某位學生的一家三口的照片引起學生饒有興趣地觀察。接著提問:在這張照片中,①你看到了哪些性狀?②性狀是由什麼控制的?學生會回答遺傳與變異的知識,如學生髮現該生的某一性狀和父母一方相似,我藉機對學生說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與父母是一體的,平時應該經常和父母談談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訴父母。溝通時注意自己的身份、態度、表情、口氣等,一般來說,經過指導,學生都能嚐到不同的成功喜悅。

  四、總結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利於孩子智力和人格健全發展,有助於學生個性和諧發展,有益於促進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發展。通過生物教師的微薄之力幫助學生與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使學生在融洽家庭氣氛中健康成長。

  作者:朱娟 單位:揚中市同德中學

  參考文獻:

  [1]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3.

  [2]董媛卿.親子間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