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寫人記事文章

  寫人,是作文訓練的基本功之一。在記敘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關鍵是看題目如何要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這,就是我

  在茫茫的大海邊,我是一粒細微的沙在萬林的樹木中,我是一片普通而平凡構造簡單的葉子。我不渴望優雅,不奢求繁華。做平凡的自己,是多麼快樂,偉大!

  我是個文靜的女孩,不參與社會的喧譁;我是個好學者‘人生有限,學問無涯’一直促使我向前追求自己的目標;我是個珍惜時間的人‘空耗別人的時間是謀財害命,空耗自己的時間是慢性自殺。’我是個‘另類’,在校是副嚴肅的神情,在家是個總嘻嘻大小的‘假小子’。即使自己不是會發光的金子,不是構造複雜的葉子,在陽光的照耀下,在雨露的滋潤下,在祖國的關愛下,我一樣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如果大自然要我成為一株不起眼的花,我願意。因為即使它再怎麼不起眼,它也能把自己馥郁的芳香回饋給她。我不喜歡高貴,我不喜歡繁華,我追求自己,做個簡單的葉子,平凡的沙。希望有雙翅膀,在遼闊的藍天中,自由自在的飛翔。為祖國謳歌,為自己歌唱,不參與世間的絞雜,城市的喧譁。做只快樂的小鳥,祖國如此大,每處都是家。

  她們的流言蜚語只是一時氣話,‘友誼是天地間最可貴的東西,深摯的友誼是天地間最大的一種安慰’。我愛作詩,‘花園美花引人栽,豔麗嬌人以妝彩。粉妝玉砌又如何?不如芳香花中來。’我面對著花園的美景,多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株花,與蜜蜂成為夥伴,與蝴蝶成為朋友。蜂圍蝶陣的來看大家的表演。花兒噴香氣,蜜蜂來伴奏,蝴蝶來飛舞。沒有約束,沒有煩惱,是多麼祥和。把自己融入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成長。

  現在,我要好好學習,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出,即使不是金子,也一樣可以放出光芒。這,就是我!普通的我!

  :故鄉的那個人

  在故鄉,印象中最深的一個人是他,一生飽受苦難的老人,靠乞討為生。黝黑如碳的面板,全身穿著破碎而厚重的衣服,每次見到他時,都拉著一車自以為是寶貝的破爛慢慢前進……前進……

  他的行蹤是不確定的,每時每刻都為活下去而奮鬥,遊走於每個鄉每個鎮之間。我不知道他怎麼那麼熟悉路線,令人稱奇!我們都叫他“傻二磚”,他來我們這個地方次數不少,傳聞也不少,都是說他怎樣的傻。他的形象烙在我腦海裡伴我走過了小學時代。不久前,我偶然得知他的身世——

  在那個遙遠的年代,這傢伙是個稀有的大學生,20多歲,名字有點土,就叫二磚,家裡有個老父親和哥哥大磚。在青年時代他遊遍了周圍許多城市,正準備闖蕩一番事業時不幸降臨了,他和哥哥為了爭家產反目成仇,急了眼兒的大哥冷不丁給了二磚一磚頭,血不斷從他頭上湧出,他重重倒下了,不省人事。大哥也逃走了。現在沒人管他,幾周以後也算對得起他的名字,他奇蹟般活了下來,然而卻變傻了,開始乞討生活……

  回想起幾年前看到他的場景。一群人圍著他指指點點,小孩子也在一旁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我也湊上去,原來是他——傻二磚。他正做著飯,不時抬起頭對周圍的人報以微笑,不得不說他真的很樂觀,做飯對他來說可能是最幸福的事了。飯很快煮好了,細細一看,破舊的罐子裡只有幾滴沾了油腥的白開水,他站起身,從車裡拿了一個大麻袋,麻袋裡裝滿了乾硬的饅頭,他小心翼翼跳了兩個,然後一點一點的將饅頭泡在白開水裡,使它慢慢變軟能吃,他將一塊饅頭細細嚼慢慢嚥,那樣子真是專心,還邀請我們想讓我們也吃一點。我頓時對他充滿同情,多麼可憐善良的老人呀,想來現在也有70多歲了。卻仍過這流浪生活,乞討生活,上天真是不公呀!

  又有幾年不見了,也不知您現在何處,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好好活著。

  :偉大的人類之光

  中外的科學家數不勝數每一位都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本領。而有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的成就和精神打動了我,也成為了我崇敬的科學家。他是一個勤勉、敏銳而忠實的詮釋者,他以自己的證明了上帝的莊嚴。——牛頓

  生在18世紀的牛頓是一英國偉大的物理學家和數學家。牛頓的童年非常不幸,但他愛思考,愛鑽研,這也使他遇到了改變牛頓命運的巴羅教授。在他的求學生涯中,牛頓的科學觀念早已進步,不僅製作了齒輪和水漏時鐘,成為了一名小發明家,還對彗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在數學方面,微積分就是牛頓的重要貢獻。而在牛頓考上研究生的那一年,他又發明瞭望遠鏡。雖然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不再於發明的東西多或少,但牛頓在求學生涯中就有如此多的偉大成就,實在令人敬佩。而牛頓的許多發明發現都是在各種事情中產生的,例如1685年的一天,牛頓就成功地證明了實心球體的引力怡等於球心處一個質點的引力。實心球體的全部質量都可以看做是集中在球心。那一天,牛頓原安排接待的一個委員會,但出人意外的是再一次馬車撞車的事故中,整個委員會的成員都遇難了。牛頓懷著沉悶的心情在葡萄園中漫步,在他的腦海中這時出現了這個新問題的嶄新的方法。有了這個方法,牛頓把太陽、行星、地球、月球以及地面上的物體,都不管它們體積多大,半徑有多長,都簡化為一個質點來看待,這樣使複雜的問題簡化,從而把以前的計算更加精確化。***出自《科學巨匠牛頓》123頁***就這樣,牛頓就在一次漫步中完整的確立了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善於思考的精神使他一次又一次地有了新的發現,而他這種精神不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嗎?1727年牛頓與世長辭,在他生平的83年中,不知他為人類做了多少貢獻,而他永不止步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在他的墓碑上刻著“讓人類歡呼曾經存在過這麼一位偉大的人類之光”,這也是我崇敬他的原因之一。

  超乎常人的智力,孜孜不倦地研究,勤勉而敏銳,偉大的成就,這位偉大的人類之光,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