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複習提綱哲學

  高三政治複習內容就包含了哲學的課程,列出提綱更加容易記憶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唯物論***5個***

  ★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及方法論***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2、〖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二、意識能動作用原理及方法論***辨證唯物論***

  1、〖原理〗***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①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改造世界。正確的意識,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則會把人的活動引向歧途,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2、〖方法論〗: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三、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促進作用,錯誤意識對事物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2***〖方法論〗:一方面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另一方面,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四、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事物運動是有規律的,規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

  2、〖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五、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係原理***辨證唯物論***

  ***1***〖原理內容〗:】:規律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但人在規律面前又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

  ***2***〖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認識論***3個***

  ★六、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係***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原理內容〗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來源,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真理***對於人們的實踐活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2***〖方法論〗:要求我們首先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參與實踐,同時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認識

  七、真理的客觀性、條件性和具體性***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原理內容〗: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

  ***2***〖方法論〗:人們既要堅持真理又要發展真理。

  八、認識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

  ***1***〖原理內容〗:認識具有反覆性和無限性。

  ***2***〖方法論〗:真理的反覆性和無限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三***辯證法***17個***

  ★九、聯絡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聯絡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絡。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絡的有機整體,沒有一個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論〗:聯絡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們要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十、聯絡的客觀性原理及方法論***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聯絡是客觀的。聯絡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2***〖方法論〗:A、聯絡的客觀性要求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絡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

  B、聯絡是客觀的,並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絡無能為力,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絡,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絡。

  十一、聯絡的多樣性、條件性原理及方法論***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絡也是多種多樣的。

  ***2***〖方法論〗:聯絡的多樣性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

  ★十二、整體和部分辯證關係的原理及方法論***唯物辯證法***

  ***1***〖原理內容〗: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整體和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體居於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於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於整體。

  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

  ***2***〖方法論〗:整體和部分辯證關係要求我們應當樹立全域性觀念,立足於整體,統籌全域性,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區域性,用區域性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