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選修六月考試題及答案

  2017已過半,高二地理在選修六上的訓練途徑主要是在月考試題方面。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答案僅供參考。

  高二地理選修六月考試題:

  環境和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據此回答1~2題。

  1.有關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環境就是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B.若以人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

  C.這裡所說的環境就是生物界的環境

  D.環境就是相對並相關於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2.下列事物屬於人工環境的是 ***  ***

  A.高山草甸

  B.極地苔原

  C.因過度放牧造成的荒漠流沙

  D.大漠鹽湖

  3.能促進人類與環境統一的生產活動是 ***  ***

  A.山區毀林開荒

  B.圍湖造田

  C.黃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網

  D.過量抽取地下水

  4.下列人類介入才能維持的環境是 ***  ***

  A.原始森林 B.城市聚落

  C.極地苔原 D.荒漠流沙

  5.實現人類和環境協調發展,要依靠 ***  ***

  A.重視環境保護 B.發展社會生產力

  C.提高產品質量 D.制定環境保護法規

  6.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

  ***1***將下列字母和序號填入相應的位置。

  A.天然環境 B.人工環境

  ①水 ②農田 ③果園 ④大壩 ⑤大氣 ⑥土壤 ⑦岩石 ⑧工廠 ⑨野生動物 ⑩原始森林 ⑪樓房 ⑫油井

  ***2***C箭頭所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箭頭所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箭頭C和D可以發現,人類與環境的關係是____________;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______________。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指出:“本法所稱環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蹟、人文遺蹟、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據此完成7~9題。

  7.這裡所說的“環境主體”是 ***  ***

  A.地球 B.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C.人類 D.生物圈

  8.環境包括下列因素中的 ***  ***

  ①自然環境 ②社會環境 ③人工環境 ④生物環境 ⑤太陽系 ⑥銀河系

  A.①②⑥ B.①②③④

  C.④⑤⑥ D.①②⑤⑥

  9.下列不是人工環境的是 ***  ***

  A.城市或鄉村 B.臥龍自然保護區

  C.周口店北京人遺址 D.貴州梯田

  讀“環境、資源和人口關係示意圖”,完成10~11題。

>

  10.圖中甲、乙、丙、丁含義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表示人口 B.乙表示環境

  C.丙表示資源 D.丁表示經濟系統

  11.P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是 ***  ***

  ①生產過程中導致工農業汙染排放 ②過度開發導致可再生資源遭到破壞 ③資源開採導致環境的汙染和生態破壞 ④過度排放汙染物超過環境的自淨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讀“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相關模式圖”,完成12~14題。

>

  12.圖中表示人類社會的是 ***  ***

  A.內圓 B.外圓

  C.箭頭① D.箭頭②

  13.下列各項能用圖中箭頭②表示的是 ***  ***

  A.廢棄物 B.生存空間

  C.物質和能量 D.消費活動

  14.若箭頭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沒,則箭頭③表示 ***  ***

  A.全球氣候變暖 B.溫室氣體大量排放

  C.極冰融化 D.海水膨脹

  15.下圖反映的是人口與環境發展的一種關係模式。讀圖分析人口數量變化與環境諸要素的相互關係,並運用可持續發展觀點對“如何協調人口與環境的關係”提出自己的看法。

>

  16.根據材料和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問題。

  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一個區域地表形態的變化往往受另一個區域物質運動的影響。

>

  ***1***描述圖示期間該區域陸地變化特點,並指出其泥沙主要來源區。

  ***2***泥沙主要來源區哪些氣象災害會加速該區域陸地面積變化?為什麼?

  ***3***簡述該區域或泥沙主要來源區如何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高二地理選修六月考試題答案:

  1.D 2.C 3.C 4.B 5.B

  6.***1***長江以下順時針為②③④⑧⑪⑫***順序可顛倒***;長城以上順時針為①⑤⑥⑦⑨⑩***順序可顛倒***;半圓上為A,下為B。

  ***2***環境對人類的反饋作用 人類的對環境的影響

  ***3***相互影響、相互制約 反作用於人類

  7.C 8.B 9.B 10.D 11.B 12.A 13.A 14.B

  15.該模式顯示:一個地區隨人口增加,工業產值、糧食產量也隨之上升,但資源減少,環境汙染有所上升;當工農業生產上升,資源急劇減少,環境汙染加劇,人口增長趨於平緩;當人口增長緩慢,資源的消耗與環境汙染問題得到緩解。一個地區人口數量應該與該地區的自然資源與環境、工農業生產水平等相適應,從而促進地區社會經濟的協調發展。***控制人口過快增長;開源節流,合理利用各種資源;防治汙染,保護環境與生態;發展綠色農業,儲備足夠糧食;發展節能型、環保型工業,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等。***

  16.***1***陸地面積擴大;向東北方向***海洋或河口方向***擴充套件;延伸速度越來越快。黃土高原。

  ***2***暴雨、洪澇。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溝谷發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對地表的侵蝕強度大,形成的徑流搬運能力強,攜帶大量泥沙在該區域沉積。

  ***3***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如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善排灌條件、推廣節水技術和優良品種等;加強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如退耕還林還草、保持水土、治理鹽鹼地和風沙地、建設農田防護林等;實現農業綜合開發,轉變經營方式,如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等;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如農林牧漁相結合、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等;加強農業生產專業化、地區專門化,如建設各種商品農業基地等。***選擇一個區域從以上5個方面回答,具體措施要結合區域特點***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