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高二地理的一本教材的第一單元的測試通常是引領,往往第二單元開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訓練。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參考答案中能找出你在答題中的缺漏之處。

  高二地理第二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共46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題2分,共2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的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

  圖一顯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質量之間的關係,讀圖分析回答4-7題。

>

  4、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化起飛的國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這種關係的城市是***  ***

  A.倫敦 B.紐約 C.柏林 D.東京

  5、根據這種關係,發展中國家應認識到 ***  ***

  A.環境汙染不可避免,只能採取“先汙染,後治理”的策略

  B.後工業化階段的到來,環境總會自然而然地解決

  C.保護環境至關重要,必須杜絕建設有汙染的工業

  D.必須採取措施減少或避免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汙染問題

  6、這種關係反映了環境質量的提高主要取決於***  ***

  A.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高 B.對人地關係認識的深化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C.發展中國家工業化戰略的不斷完善 D.發達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完善

  7、關於後工業化階段的一些說法,正確的是 ***  ***

  A.部分發達國家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工業產值比重會迅速提高

  B.部分發展中國家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工業產值比重會迅速降低

  C.20世紀70年代後,一些發達國家步入後工業化階段,工業產值佔GDP比重降低

  D.二戰後發達國家全部步入後工業化階段,新興工業得到迅速發展

  8、實行清潔生產的主要目的是***  ***

  A.確保工業產品無汙染 B.把汙染控制在生產全過程

  C.用清潔能源取代煤炭 D.防止原料和燃料的汙染

  9、與同類產品相比,環境標誌產品***  ***

  A.無毒無害 B.無毒少害

  C.不能得到公眾的認可

  D.生產、使用和處置過程符合特定環境要求

  10、解決全球變暖、酸雨蔓延等跨國界問題,需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  ***

  A.持續性原則 B.階段性原則 C.公平性原則 D.共同性原則

  11、下列屬於綜合性調查內容的是***  ***

  A.旅遊交通調查研究         B.聚落分佈特色調查

  C.自然條件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D.自然災害及防災、減災研究

  12、若想獲得長江入海口的水質狀況,最適合的區域調查方法是***  ***

  A.調查訪問 B.路線考察

  C.問卷調查 D.典型地段考察

  13、在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的多種因素中,非人為影響的是***  ***

  A.高消費、高浪費、大排放的生活方式 B.對資源、能源的掠奪性開採

  C.颱風、地震等自然災害 D.生產工藝水平低

  14、關於人類生存和發展與環境關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類生存和發展離開環境也能進行

  B.人類生存和發展必須從環境中吸取物質和能量

  C.環境容納、清除和改變人類代謝產物的能力是有限的

  D.人類作用於環境的同時,環境也會把它受到的影響反作用於人類

  ***二***雙項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每題3分,共18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兩項符合題目的要求,將正確答案的字母代號填寫在括號內。全選對者得3分,只選一項且選對者得1分,其餘情況均不得分。

  15、對可持續發展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可持續發展就是指環境保護

  B.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

  C.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全球整體協調和國際合作

  D.公平性原則是指同代人、代際人之間,不同國家之間對可持續發展所盡義務應公平

  16、中國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性體現在***  ***

  A.中國自然資源種類多,總量大,型別齊全

  B.中國自1978年以來加強了計劃生育工作,但人口總量依然很大

  C.中國的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依然十分嚴重

  D.中國缺乏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對策和行動方案

  17、有關《中國21世紀議程》中所制訂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框架的正確敘述是***  ***

  A.只涉及經濟領域,而沒有考慮社會因素及其發展

  B.只涉及團體及公眾,沒有牽扯個人和決策者

  C.涉及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各要素、各領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對策和行動

  D.有行動實施方案,也有政策、法律等保障措施

  太平洋島國吐瓦魯的1.1萬國民將面臨滅頂之災,該國不得不考慮舉國搬遷;2005年1月,聯合國小島嶼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國際會議在模里西斯閉幕,大會表示國際社會將盡可能幫助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擺脫困境。據此完成18—20題。

  18、導致島國吐瓦魯將要失去國土的根本原因有*** ***

  A.海洋地殼下沉     B.人類大量破壞森林植被

  C.礦物能源的大量燃燒      D.嚴重的水土流失而喪失耕地

  19、國際社會幫助小島嶼國家發展的有效形式有*** ***

  A.金融、技術合作  B.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C.接納搬遷人員    D.提供救援物資

  20、國際社會將盡可能幫助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擺脫困境,體現的可持續發展原則有*** ***

  A.共同性     B.持續性     C.公平性     D.階段性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題,滿分54分***

  21、閱讀分析下列資料,並回答問題:***14分***

>      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積已達267.4萬平方千米,約佔國土面積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為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任務。

  ***1***將下列正確的代號填入圖二中對應的空白框中***每個代號限填一次***。

  a.風力作用為主 b.流水作用為主

  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d.年降水量少且不穩定

  ***2***導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類活動主要有哪些?

  材料二:我國政府堅決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實行了“退耕還林***草***、封山綠化、以糧代賑、個體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為契機,進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培育新的替代產業。退耕後的農民既獲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糧,又從多種經營和其他副業中增加了收入。

  ***3***國家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遵循了可持續發展的哪些原則?這對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實施有什麼作用?

>
        22、讀圖三,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圖中對應的空白框內***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層空洞  b.全球變暖  c.酸雨  d.森林銳減

  ***2***說明導致全球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

  ***3***簡述減輕環境問題的主要措施。

  23、日前《中國環境報》有一篇報道,題為:吃燒烤等於“吞綠蔭”,少年呼籲不能“為嘴傷林”。報道中介紹了兩名小學生針對大街小巷到處分佈燒烤羊肉串攤點的現象進行調查,算了一筆細賬,於是向社會公眾呼籲:“口下留情救樹林。”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炭火燒烤對資源環境的不良影響有哪些?會直接或間接產生哪些環境問題?

  ***2***如何既能保留燒烤這種被大眾歡迎的飲食習慣,同時又能減輕對環境的汙染?

  ***3***在目前的餐飲業中,還有哪些對環境保護有嚴重危害的現象?請列舉兩例。

  ***4***上述調查屬於 型別,採用了 等調查方法。

  24、當人們陶醉在美好生活中時,逐漸意識到越來越多的垃圾正向我們逼近,影響我們的生活,危害我們的健康。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一群環保志願者在某社群推廣垃圾分類和回收利用,他們在垃圾房放置了一些有分類標識的垃圾回收箱,結果卻發現仍然有許多居民並沒有分類放置。造成這種現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

>

  A.居民嫌麻煩,沒有垃圾分類的習慣

  B.生活垃圾量多,無法分類放置

  C.居民的環保意識不強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類的標準

  ***2***圖四表示某居民小區中垃圾收集點***小圓圈***的佈局,它在選址上存在的問題有 。

>          ***3***有人設想在住宅小區附近建立小型生活垃圾焚燒廠,其流程如圖五。請將圖中①、②、③所要表達的內容填在下面橫線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

  高二地理第二單元測試題答案:

  4、A  5、D  6、B  7、C  8、B  9、D  10、D  11、C

  12、D  13、C  14、A  15、BC  16、BC  17、CD  18、BC  19、BC  20、AD

  21、共14分。

  ***1***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是a、b、d 、c***4分***   ***2***過度開墾、過度放牧、亂砍濫伐森林、過度樵採、水資源利用不合理、工礦城鎮建設造成植被破壞等導致土地退化。***5分*** ***3***持續性原則。有利於當地農民從事多種經營,增加勞動收入;有利於農村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有利於實現當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符合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決策。***5分***

  22、共14分。

  ***1***按從左向右、從上往下的順序是a、c、b、d***4分***  ***2***人口的增長;經濟活動的增加;傳統發展方式下資源利用不合理、過度消耗;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淨能力。***5分***  ***3***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開發;清潔生產;加強環境保護和汙染治理;改變傳統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加強國際協作。***5分***

  23、共12分。

  ***1***汙染空氣,自古有“千柴百炭”的說法,燃木燒炭要消耗大量木柴,破壞林木。***2分*** 產生的環境問題主要有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空氣汙染、使鳥類喪失家園、使局地氣候變得乾燥。***2分***

  ***2***利用電烤或其他熱源烤制。***2分***  ***3***略***2分***  ***4***專題性調查***2分*** 野外實地考察法***2分***

  24、共12分。

  ***1***B***2分*** ***2***分佈不均勻***不合理***;沿河放置汙染水源。***4分*** ***3***垃圾***分類***收集點;熱量***或熱能、能量、電能等***;再利用***或制磚、制肥、建築填料等*** ***6分***

  以上是小編今天分享的全部內容,歡迎翻閱。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