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說明文閱讀解題技巧

  說明文是常見的文體之一,也是語文測試必考的一種文體,所以瞭解說明文的文體特點,掌握說明文閱讀的答題技巧,對提高說明文的閱讀能力和複習迎考非常重要。
  不論命題者如何出題,我們在認真閱讀文章的基礎上,掌握說明文解題的方法與技巧,明白說明文答題程式,是能夠順利答題的。筆者結合近三年來上海中考說明文閱讀的考點及題型,提供一些答題方法與技巧。
  考點一
  基礎知識考查
  [方法點撥] 這是對學生文字的書寫、詞義的辨析***包括近義詞、反義詞的辨析***、詞語的語境義、引申義、比喻義的理解的考查。要認真仔細閱讀對應的段落,思考詞義,比較異同,注意搭配等。
  題型1: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加點詞 “肥料”在文中的意思是營養豐富的食物。 ***通過上下文研究得出。 ***
  題型2:在文中找到相應近義詞。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第③段中與加點詞“豐饒”意思相近的詞語是豐富。 ***直接文中就能找到。 ***
  題型3:聯絡上下文,辨析詞義。
  例:2009年《城市景觀花卉裝飾》依次填入第①段橫線上的詞語應是C。
  A。豐富 陶冶 美化
  B。美化 豐富 陶冶
  C。美化 陶冶 豐富
  D。豐富 美化 陶冶
  ***花卉正可以美化環境,美化性情,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此題考查的是詞語之間的搭配問題。功夫在平時。 ***
  考點二
  概括說明物件的特徵
  [方法點撥]在標題中尋找特徵;在中心句、段落的關鍵句中捕捉特徵;無適合的原文時,可用“點面結合”的方法總結概括。 “點”:各段的說明物件;“面”:整篇文章的主體說明物件,兩者結合組成完整的句子便可。
  題型4:結合文章內容運用詞語填空。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從全文看,深層海水具有營養豐富、能形成“湧升海面”、潔淨少菌和迴圈運動的特點。 ***細讀全文,我們會發現,文中談到了四個特點。標準答案“答對任意三點即可”看似寬容,實則頗不嚴謹——只寫三個,捨棄其中的任意一個,實際上都犯了概括不全的邏輯錯誤。 ***
  題型5:研讀文章進行概括。
  例:2009年《城市景觀花卉裝飾》“本文圍繞城市景觀花卉介紹的內容有:***1***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發展的原因;***2***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種類;***3***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主要材料;***4***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的設計原則”。 ***這是9分的大題,要求學生梳理清楚文章內容。 ***
  題型6:詞語的指代義和比喻義。
  [方法點撥]答這一型別題時遵循兩個原則,就近原則、替換原則。最有效的得分方法是將找到的指代內容與指代詞語替換,符合文意便是正確的答案。具體做法,一是回到原文,照抄原句;二是概括原文內容。
  例:2007《中國瓷器》:畫線句“在有限的空間中令人感受無限的韻味”。“有限的空間”是指花卉瓷酒盅形體小。 “無限的韻味”是指承載著豐厚的文化積澱。
  題型7:考查原因、條件的分析。
  [方法點撥]要整體細讀文字,緊扣文字內容來理解令人歎為觀止的原因。在解題時須理清全文的結構脈絡,分清全文的段落層次。
  例:2007《中國瓷器》:第14題“從全文看,中國瓷器令人歎為觀止的原因是”***1***科學技術含量高;***2***科學技術與民間技法完美結合;***3***承載的文化積澱豐厚。 ***這是9分的大題,要求學生從全文出發,梳理文章內容,進行概括。其中第一節是對後面3節文字的概括,都是談中國瓷器的獨創技術。 ***
  考點三
  梳理文章結構
  [方法點撥] 常用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由表及裡、由遠及近、從上到下、從整體到部分;邏輯順序***事理順序***: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一般到個別、由主要到次要、由現象到本質、由熟悉到陌生。
  閱讀時要注意文章的段落結構,概括段意。還要關注每段總起、歸納句,段內、段落間的過渡句,能體現說明順序的重要詞語。 ***例如空間順序較多使用方位詞;時間順序較多用表示時間推移的詞語;邏輯順序則關注“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
  題型8:運用了何種說明順序,有什麼作用。
  例:2007《中國瓷器》:第5段介紹紋飾時採用了時間順序。 ***先在題目上圈畫出關鍵詞 “第⑤段,紋飾”等,從第五段中“早期、盛唐以來、宋代以後”等關鍵詞中找到介紹紋飾的說明順序應是——時間順序。 ***
  考點四
  辨析說明方法及作用
  [方法點撥] 特別關注說明方法前後的語句,它們往往就是運用說明方法的目的所在。舉例子所要說明的物件一般總出現在它之前,回答例子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時,要講清它具體說明了什麼。做比較的句子往往會出現“比……多”、“相當於”或者“是……的幾倍”之類具有標誌性特徵的詞語。有時文中只是將兩種情況並列在一起以示對比,可能還以分號相隔。
  題型9:文章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表達作用。
  例:2009年 《城市景觀花卉裝飾》第⑥段運用的說明方法是舉例子,其作用是具體說明花材應與環境的色彩、光線的強弱、陳設佈局等相適宜。
  考點五
  考查說明語言的準確性
  [方法點撥] ***1***用語準確。體會修飾性、限定性詞語的作用,運用替換、刪除等方法辨析。 ***2***表達簡潔。注意具體語言環境中某些模糊語言的作用。 ***3***說明通俗。把抽象的概念說得更具體、把深奧的道理說得更淺顯、把專業性很強的知識說得生動些。
  題型10:判斷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科學性***
  例:2008年《深層海水的利用》根據文意,下列理解錯誤的一項是C。
  A。海洋寶藏包括豐富的生物、礦產及深層海水等資源。
  B。人工製造“湧升海面”是為了充分利用深層海水資源。
  C。深層海水中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微量元素都被儲存下來。
  D。單位面積湧升海域的魚類生產量是外洋海域的數萬倍。
  ***先對應題目在文字中找到相關資訊,然後比較對錯。對照文字,你會發現文字中對於選項“C”的表述是——使作為“肥料”的氮、磷、鉀等微量元素大都被儲存下來,主要區別是“都”和“大都”,故答案是“C”。 ***
  考點六
  發散創新,答好開放性試題
  [方法點撥]結合實際,結合原文,根據知識庫存,發散思維,大膽想象。由文章內容延伸到現實生活,對現實生活中相關現象進行解釋。對人類關注的環境問題等提出解決的方法,這種題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考查的是學生對生活的關注情況。做好這類題首先要讓學生對所給材料有準確的把握,然後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再遷移到文段中來。開放性試題,雖然沒有規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已見,但在答題時要就材料內容來回答問題。
  通過總結這三年來中考說明文的答題例項,我們找出歷屆考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瞭解了他們的失分原因,自然會避免今年中考自己發生類似錯誤。
  記順口溜助答試題
  想要解答好說明文閱讀的試題,我們先記住這句順口溜:“先讀原文通大意,再讀題幹做標記,找出範圍對應句,比較選項看差異。 ”
  首先讀原文,完成三個任務:一是瞭解文章大意,即說明的物件及特徵;二是給段落標上序號;三是劃出重要句子***中心句***和關鍵詞語。
  其次,讀題幹很重要,要給重要詞語做上標記。
  再次,找出答題的範圍和對應句。一般來說,答案的範圍應在命題點的附近,找對應句更重要了,找到了對應的句子,就基本上找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