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閱讀解題方法與技巧

  為了幫助中考考生備考語文閱讀題,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讀材料

  所謂“讀材料”,就是要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粗讀全文內容,把握文章主題。瞭解材料的基本大意,理清材料的層次和段落。在瀏覽全文,瞭解全文的概貌之後,應記住文章的要點,重要的結論以及一些關鍵性的人名、地點、定義和數字,不同的人名、地點可用鉛筆在試卷上分別打上不同的記號,以便查詢。

  閱讀題的文字材料主要用來測試學生的閱讀速度、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有的採用一個句子,有的採用一段文章或整篇文章。內容廣泛,題材各異。以題目的難易程度分析,人們常常把它們分為表層理解和深層理解。所謂表層理解就是對文中的客觀事實的感知和記憶;所謂深層理解是根據文中的客觀事實, 在認真思考後進行邏輯推理、總結或概括,得出結論。

  通常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讀,首先要重點理解文章的體裁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答題時切忌文章都沒完整的閱讀過試卷上的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寫答案。最好先把文章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來講,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話歸根到底都是為闡明中心服務的,都歸向文章的主旨。平時要學會為文章標段,歸納每段意思,歸納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類的閱讀理解的解題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個辦法。

  有的學生要用“順讀法”,就是先讀短文後讀題目,然後再讀短文尋找正確答案。有的學生採用“倒讀法”,就是先讀題目***四個選項不讀***後讀短文,最後尋找答案。我比較贊成“倒讀法”,因為這種閱讀方法 是帶著問題閱讀,目的明確,容易集中,能及時抓住文中與解題關係密切的資訊,從而節省了閱讀 時間。“倒讀法”對錶層理解的題目***提問時間、地點、原因等***效果最好,對深層理解的題目,要從短文的整體內容出發,進行概括和總結,分析所提供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

  因此,解答這類題的中心步驟就是閱讀,既要閱讀短文,又要閱讀題目。閱讀時要注意閱讀技巧,提高閱讀效率。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基礎上,就可以對文章後面所給的問題,分別用“一次判斷”、“逐個分析”以及 "排除法”等方式來進行判斷解答了。

  二、找原話

  所謂“找原話”,就是要找到語文閱讀理解上要求的關鍵字、詞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學生在閱讀文字材料時有重點地圈下來,然後再來重點理解與分析。當然找原話的目的是為了弄清題意,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和範圍。

  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將要回答的問題放到閱讀試卷上的文字材料中來,再去瀏覽所要回答的試題,經過初步的思考,確定解決問題的閱讀空間。對短文進行理解,然後分析句子結構,確定該詞的詞性和在句子中的成分。同時利用句子提供的資訊,這樣我們可以從文章中或文字材料中直接的提取有效資訊。有些試題它要求用文中原話來回答,我們就可以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這時就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資訊”來回答問題。

  如果它沒有明確要求用文中的原話來作答,我們也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提取資訊”來回答問題。如若它指定必需要使用學生自己的話來回答的話,我們也可以讓學生將文中的原話加以翻譯,再換言之。力求挖掘原句子的隱含資訊和深層含義。有些試題則需要結合全文內容,挖掘句子的隱含資訊,經過縝密的思考,尋求完美的答案。

  中考語文閱讀理解題的五個關鍵點

  1、注意抓住關鍵詞

  一篇文字中出現頻率較高的詞,往往就是關鍵詞。同學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圍繞關鍵詞來組織答案。例如:在小強的答卷中,有一首關於燕子的散文詩,其中,多次提到了“故鄉”,那麼,故鄉就是關鍵詞,答案就要圍繞故鄉來組織,於是很容易寫出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意思“思念故鄉”。

  2、要以尊重原文為主,不要超出原文範圍想象

  在中考的閱讀理解中,儘量用原文的意思,不要隨便超越原文,否則,很可能出現偏差。例如:原文中只是介紹一件事情,儘管有一些褒義在其中,你也不要輕易寫出“敬佩”這樣的意思來,通常情況下,這種答案不符合要求。

  3、注意上下文的情感和邏輯變化

  這方面非常重要。任何一篇文章,即使是說明文,往往都有情感成分,如果我們能夠在讀文章的同時,體會和把握一下作者的情感變化,那麼,在閱讀理解的時候,感覺就會非常立體。其中,邏輯的作用也是很關鍵的,為何要寫這一段,它和下一段有什麼聯絡,對於大家理解文章很關鍵。

  4、要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能力

  其實,形象思維對於同學們各科的學習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我們目前的教育體制和模式卻簡單地將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分開,一進入初中,大家就只能枯燥地學習各科理論。這方面在語文中的表現尤其突出,文學作品中“精、氣、神”的內容根本就沒有得到重視,語文變成了純粹的“文字”的學習。這不僅對於長期培養我們的文學修養不利,而且對於我們在考試中拿高分也是一個致命傷。因此,建議大家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把自己想象成導演,把文章看作劇本,在頭腦它勾勒出來,讓劇情再現,這樣,你對這篇文字的把握會上一個境界。

  5、注意上下文的位置和關係

  通常概括性的問題,如文章的主旨大意都在首段或者尾段;一段文字在段落中的位置也往往和作用一一對應;單獨成段的句子一定是要表達一種作者要強調的元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