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中考現代文閱讀習題及答案

  在中考語文備考階段,培養語文閱讀能力是學習的重中之重,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大家閱讀練習。

  湛江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一生,成就一部中國現代美術史;一人,開闢一段獨特的美的歷程。

  1900年11月22日,林風眠出生在廣東省梅縣的一個石匠家庭。祖父時常帶著幼年的林風眠上山打石頭,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給林風眠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1919年7月,中學畢業的林風眠踏上歐洲求學之路。在法國,他完全沉迷於細緻的寫實主義學院派畫風之中,後經愛才的耶西斯校長一記“當頭棒喝”,他才從對西方古典畫風的沉迷中猛醒,重新發現了“東方藝術”的魅力。1924年秋天對林風眠來說是一個可喜的季節——巴黎秋季沙龍選中了林風眠的兩幅畫作,一為油畫《摸索》,一為彩墨畫《生之慾》。更難得的是,《生之慾》體現了林風眠力圖把“東方藝術”與西方現代繪畫融為一體的藝術主張。當旅居法國的蔡元培看到這幅畫時,不由得擊節而贊:“得乎技,進乎道矣!”

  1926年,由於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薦,遠在歐洲的林風眠被任命為國立北京藝專校長。重回祖國,年輕的校長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叢生、無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中西融合”之路是通衢大道,還是崎嶇山路。上任伊始,林風眠即致力於把齊白石的傳統國畫與克羅多的新印象主義畫風一併注入中國繪畫教學,希望培養出第一批實踐“中西融合”藝術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並不順利。不過,林風眠不為所動,於1927年5月發起並組織了“北京藝術大會”,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陳列方式展出2000多件展品。此時,年輕的林風眠校長就像一個充滿浪漫氣質的理想主義鬥士,希望通過一場“藝術運動”來改變黑暗的現實。然而,殘酷的社會現實和無情的政治干擾,註定了這次藝術大會最終難逃半途夭折的命運。

  1927年9月,林風眠任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的校長兼教授。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實現“藝術救國”理想的良機。然而,理想與現實的矛盾總會在不經意間悄然襲來,令林風眠進退維谷,為改變沿襲已久的“視國畫與西畫有截然不同的鴻溝”的傳統格局,林風眠提出中西畫系合二為一的動議,這引發了與潘天壽的論爭,還有後來的“西湖一八藝社”的分裂【注】,對林風眠所倡導的“藝術至上”理念,客觀上造成了不小的衝擊。

  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徹底擊碎了林風眠“藝術救國”的夢想。從國立藝專隱退後,他在嘉陵江南岸一個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間舊泥房,他要單槍匹馬、孤軍奮戰,以一己之力去改寫中國繪畫史,他要用自己的藝術實踐和繪畫作品向世界證明:“我林風眠倡導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條寬廣的新路!”從藝專校長到普通畫師,從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離群索居,寒鍋冷灶,林風眠對此卻安之若素,泰然處之。從1938年直到1991年去世,在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林風眠大多數時候過的都是半隱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個獨自登山的探險家,在險絕的山崖聞踽踽獨行,沒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沒有人瞭解他的艱辛,人們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斷向前延伸的足跡,如同為後來者昭示著登頂的路標。

  林風眠耗盡半生心血和才智創造出來的“風眠體”繪畫,極大地豐富了20世紀中國繪畫的創作面貌,對後來者具有渡世金針的作用——如今,“方形佈陣”的中國畫早已司空見慣,而“風眠體”的後繼者更是比肩接踵,綿延不絕,且名家輩出,風靡世界。林風眠也由此成為世人公認的標領時會、開資後學的一代宗師。

  在林風眠90歲時,有一位香港實業家捐款為林風眠建立紀念館,他卻將這筆鉅款捐給了中國美術學院***其前身即杭州藝專***,設立“永芳藝術基金”。這一年,在北京和臺北分別舉辦了林風眠九十誕辰大型回顧展。年底,這個展覽終於回到了林風眠的故鄉廣東梅州。林風眠,那個從小就陪著祖父打石頭的山裡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報了他的家鄉。他可以問心無愧地告訴家鄉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頭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卻是在輕薄的、光滑的畫紙上消磨了一生……”他說,“我不能不感謝祖父對我的訓誡:腳下磨出功夫,將來什麼路都可以走!”

  1991年8月12日,91歲的林風眠在香港溘然長逝。由此,中國現代美術史有了一個新的標識:在林風眠以後,中國繪畫的整體格局已經與林風眠之前迥然不同了。

  湛江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9.文中哪些事情能夠表明林風眠先生是畫界中西融合的“先驅”?請簡要概括。***4分***

  20.賞析文中劃線句子的表現手法與表達效果。***4分***

  ***1***重回祖國,年輕的校長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叢生、無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還是斷崖絕壁。

  ***2***從藝專校長到普通畫師,從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離群索居,寒鍋冷灶,林風眠對此卻安之若素,泰然處之。

  21.文章以“先驅·畫隱·宗師”為題有什麼好處?***4分***

  22.林風眠先生的人生經歷可以給予我們怎樣的啟示?請結合文字,談談你的理解。***6分***

  湛江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9.①創作《生之慾》時融東西方繪畫藝術融為一體;②把傳統國畫與新印象主義畫風一併注入中國繪畫教學;③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陳列方式舉辦美術展出;④嘗試將中西畫系合二為一;⑤創造出“風眠體”繪畫。***每點1分,答出4點即可***

  20.***1***運用比喻手法,將還沒人嘗試融合中西繪畫藝術的局面比作“荒原”,把即將面對的遭際比作“大道”和“斷崖絕壁”,形象地寫出了林風眠融合中西繪畫藝術事業的前途未卜。***手法1分,效果1分***

  ***2***運用整句和四字短語,使句式整齊,增強語勢,高度凝練地表現了林風眠為了藝術甘於貧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1分,效果1分***

  21.①高度概括林風眠的人生歷程,評價了林風眠的藝術成就,表達了作者的讚美之情;***2分*** ②統攝全篇,使文章脈絡清晰。***2分***

  22.①治學要兼收幷蓄,勇於創新。林風眠博採眾長,融中西繪畫藝術為一體,獨創“風眠體”繪畫;②做事要直面艱難,矢志不渝。積極踐行自己的藝術理想,即使遇到艱難險阻也決不放棄。③為人要熱愛祖國,不計名利。積極通過“藝術救國”的方式改變現狀;用建紀念館的捐款設立“永芳藝術基金”。***每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