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春酒課後練習答案

  為了幫助同學們複習春酒這篇課文的知識點,檢測課後練習的答案,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供同學們參考學習。

  春酒課文原文:

  農村的新年,是非常長的。過了元宵燈節,年景尚未完全落幕。還有個家家邀飲春灑的節目,再度引起高潮。在我的感覺裡,其氣氛之熱鬧,有時還超過初一至初五那五天新年呢。原因是:新年時,注重迎神拜佛,小孩子們玩兒不許在大廳上、廚房裡,生怕撞來撞去,碰碎碗盞。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時,腳都不許擱住灶孔邊,吃東西不許隨便抓.因為許多都是要先供佛與祖先的。說活尤其要小心,要多討吉利,因此覺得很受拘束。過了元宵,大人們覺得我們都乖乖的,沒闖什麼禍,佛堂與神位前的供品換下來的堆得滿滿一大缸,都分給我們撒開地吃了。尤其是家家戶戶輪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罩還捧一大包回家。

  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於花生、桂圓、鬆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那麼我最喜歡的是什麼呢?乃是母親在冬至那天就泡的八寶酒,到了喝春酒時,就開出來請大家嚐嚐。“補氣、健脾、明目的喲!”母親總是得意地說。她又轉向我說:“但是你呀,就只能舔一指甲縫,小孩子喝多了會流鼻血,太補了。”其實我沒等她說完,早已偷偷把於指頭伸在杯子裡好幾回,已經不知舔了多少個指甲縫的八寶酒了。

  八寶酒,順名思義,是八樣東西泡的酒,那就是黑棗***不知是南棗還是北棗***、荔枝、桂圓、杏仁、陳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兩粒橄欖。要泡一個月,開啟來,酒香加藥香,恨不得一口氣喝它三大杯。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裡只倒一點點,我端著、聞著,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存手裡,酒卻傘灑在衣襟上了。抱著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

  我喝完春酒回來,母親總要聞聞我的嘴巴,問我喝了幾杯酒。我總是說:“只喝一杯,因為裡面沒有八寶,不甜呀。”母親聽了很高興。她自己請鄰居來吃春酒,一定給他們每人斟一杯八寶酒。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裡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

  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目,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裡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正月裡,會首總要請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謝,地點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廳。酒席是從城裡叫來的,和鄉下所謂的八衙五、八盤八***就是八個冷盤,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熱菜***不同,城裡酒席稱之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盤、四熱炒、四大碗煨燉大菜***,是最最講究的酒席了。所以鄉下人如果對人表示感謝,口頭話就是“我請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裡,喝完左鄰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著大花廳裡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親是從不上會的,但總是很樂意把花廳給大家請客,可以添點新春喜氣。花匠阿標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花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會首旁邊,得吃得喝。這時,母親就會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寶酒給大家嚐嚐助興。

  席散時,會首給每個人分一條印花手帕。母親和我也各有一條,我就等於得了兩條,開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寶酒,都問母親裡面泡的是什麼寶貝。母親得意地說了一遍又一遍,高興得兩頰紅紅的,跟喝過酒似的。其實母親足滴酒不沾脣的。

  不僅是酒,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緻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人家問她每種材料要放多少,她總是笑眯眯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麼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說:“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今年,我也如法炮製,泡了八寶酒,用以供祖後,倒一杯給兒子,告訴他是“分歲酒”,喝下去又長大一一歲了。他挑剔地說:“你用的是美國貨葡萄酒,不是你小時候家鄉自己釀的酒呀。”

  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

  春酒課後練習答案: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讀是領會文章情致的最好方法。可以默讀,體會文中深情;然後再帶感情朗讀,力爭讀出文中情感,在反覆誦讀的過程中,學習語言,體驗情感。

  作者在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之美、人情之美,寫自己對故鄉親友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二、課文中有許多細節寫得很有情趣,表現出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的濃濃的感情。找出來,讀一讀,議一議。

  細節是文章鮮活的花朵。除“課文研討”所舉之例外,本文尚有如下細節:

  1.花匠阿標叔“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早擦的亮晶晶的”,他熱情好客、樂於助人的性格就鮮明地體現出來了。

  2.“我就在每個人懷裡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

  這看似十分隨意的幾筆細節描寫,讓讀者強烈地感受到大家是如此喜愛這小姑娘,在故鄉,鄰里之間是如此親密隨和、融洽溫馨。這種家人般的氛圍,這種溫馨的人際關係讓人嚮往不已,而這一切都只包蘊在文中極不起眼的一兩處細節中。

  閱讀文學作品,就必須細細品味文中的細節,通過對細節的品析體會文中的感情和意旨。

  三、“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月是故鄉明,露從今夜白。”這些古詩名句都表達了遊子的思鄉之情。現代也有許多遊子思鄉的文學作品,你讀過這些作品嗎?把你所讀過作品的內容說給同學們聽一聽。

  思鄉是文學重要的主題。古今中外寫思鄉的作品不計其數。本題意在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進行口語交際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