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模擬試題

  語文學科中文言文佔據著不可剝奪的重要位置,故而高考文言文試題在高考語文試卷中也有其一片天。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第Ⅰ卷

  一、***15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歆***xīn***羨 懵***měng***懂 浸***qīn***潤 含英咀***jǔ***華

  B.綺***qǐ***麗 著***zháo***裝 崔嵬***wéi*** 敷衍塞***sè***責

  C.岑***cén***寂 手帕***pà*** 飆***biāo***升 越俎代庖***bāo***

  D.杜撰***zhuàn*** 骸***hái***骨 聳***sǒng***立 光陰荏苒***rǎn***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 概率  陶冶   冠名權  眾志成城

  B. 渲洩  開銷   暴發力  杯水車薪

  C. 餘暇  神彩  發祥地  掉以輕心

  D. 傾瀉  湊合   攝像機  相濡以沫

  3.下列各句橫線處應填入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1***比起秋天的楓林來,夏天的楓林沒有那麼撩人的紅韻,但那生機盎然的綠, 著的卻是一股青春的朝氣。

  ***2***自得其樂的遊戲,使動物緊張的自然競爭生活得到某種 和補償,使它們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

  ***3***我們相隔的不是幾小時的車程,而是一整塊大陸,就像歌裡所唱的,用我的晚安陪你吃早餐,但是 不隔不斷彼此的思念

  A.萌動 調劑 地久天長

  B.湧動 調節 地久天長

  C.萌動 調節 山長水遠

  D.湧動 調劑 山長水遠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句意明確的一句是

  A. 如何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有學者提議,應倡導全民重溫中華經典,對弘揚民族文化更具積極意義。

  B. 來自全國各地的捐款已經達到20萬元,這筆善款將全部用於這個孩子的生理以及心理康復的治療費用。

  C. 天津市“五大道首屆文化創意節”日前開幕,主辦方推出的新穎、獨特的系列活動,受到市民和四方遊客的熱捧。

  D. 工作壓力、環境汙染、睡眠不足、缺乏運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人的身心健康,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同樣不容忽視。

  5.下列文學常識相關內容的搭配,不正確的一組是

  A. 劉蘭芝——《孔雀東南飛》——《玉臺新詠》——敘事詩

  B. 林沖——施耐庵——《水滸》——《章回小說》

  C. 《小狗兄弟》——冰心——現代——散文

  D. 《奧賽羅》——莎士比亞——英國——悲劇

  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自然、社會和人的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其實質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及人與人和諧共生、良性迴圈、全面發展、持續繁榮。

  生態文明不僅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哲學問題。生態哲學將生態理念引向社會生活,將自在的哲學本質轉換為自為的生態智慧。西方深層生態學的代表人物奈斯說:“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極其擴充套件的生態理想,我稱之為生態智慧。”生態智慧重建的不僅是自然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要重建人的精神生態和整個文明生態的平衡。現代人類面臨的生態危機不僅包括外部自然生態的危機,而是也包括社會內部的自然生態的危機,前者導致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後者導致人類社會系統的破壞。生態哲學是走向生態文明的理論準備,是人與自然關係反思後的生態覺悟,以及作為這種覺悟的生態智慧和理念在社會生活領域的擴充套件和推進。

  生態文明既反映人類對自然生態的認識和改造,又反映人類將認識和改造自然生態所獲得的積極成果應用於社會實踐所取得的一系列積極成果,包括:人與自然的協調關係的重建、人與人的協調關係的構建、人類文明構成的協調關係的建立。人與自然關係的重建是要建立自然生態,即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同自然的矛盾,這是人類社會關係協調的基礎;人與人的協調關係的構建則是要建立社會生態,是使各種社會矛盾的合理解決獲得和諧有序的狀態,這是自然生態重建的根本保障;人類各種文明構成的協調關係的建立目的是建立多元互補的文化生態,為社會生態的構建營造和諧有序的文明環境,為自然生態的重建奠定健康穩定的社會基礎。

  6. 下列關於“生態文明”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生態文明史指人類建設和諧社會所應遵循的自然、社會與人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

  B.生態文明就是自然、社會與人和諧共生、良性迴圈、全面發展和持續繁榮。

  C.生態文明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發展同自然的矛盾,其目的是協調人類社會關係。

  D.生態文明是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因此它也是一個哲學問題。

  7.下列對文字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要實現生態文明,人類必須重建人與自然的協調關係,構建人與人的協調關係,建立人類文明構成的協調關係。

  B. 構建生態文明必須把生態理念引向人的社會生活。

  C. 生態覺悟在反思人與社會關係後產生,它在自然領域的擴充套件和推進構成生態哲學。

  D. 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是由現代人類所面臨的外部自然生態危機造成的。

  8.根據本文內容,下列推斷不合理的一項是

  A. 西方學者奈斯之所以說“今天我們需要的是一種極其擴充套件的生態思想”,是因為西方傳統生態理念陷入困境,需要引進東方智慧。

  B. 人類要走向生態文明,必須從理論上認真研究生態哲學。

  C. 生態文明不只是一個理論和認識問題,還是一個實踐問題。

  D. 人類各種文明構成的協調關係的建立與社會生態的構建及自然生態的重建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

  三、***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與薛壽魚書① 【清】袁牧

  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②孫必欲推而納之於必朽之處,此吾所為悁悁而悲也。夫所謂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後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醫,皆可以不朽也。使必待周。孔而後可以不朽,則宇宙間安得有此紛紛之周、孔哉!

  子之大夫一瓢先生,醫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祿③。僕方思輯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來墓誌無一字及醫,反託於與陳文恭公講學云云。嗚呼!自是而一瓢先生不傳矣,朽矣!

  夫學在躬行,不在講也。聖學莫如仁,先生能以術人其民,使無天扎④,是即孔子“老安少懷”之學也,素位而行,學孰大於是!而何必舍之以他求?文恭,相公也;子之大父,布衣也,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則名高;而布衣扶相公以自尊,則甚陋。今執途之人而問之曰:“一瓢先生非名醫乎?”雖子之仇,無異詞也。又問之曰:“一瓢先生其理學乎?”雖子之戚,有異詞也,子不以人所共信者傳先人,而以人所共疑者傳先人,得毋以“藝成而下”⑤之說為斤斤乎?不知藝即道之有形者也。精求之,何藝非道?貌襲之,道藝兩失。醫之為藝,尤非易言,神農始之,黃帝昌之,周公使冢宰領之,其道通於神聖。今天下醫絕矣,惟講學一流轉未絕者,何也?醫之效立見,故名醫百無一人;學之講無稽。故村儒舉目皆是,子不尊先人於百無一人之上,而反賤之於舉目皆是之中,過矣!

  僕昔疾病,姓名危篤,爾時雖十週、程、張。朱何益?而先生獨能以一刀圭⑦活之,僕所以心折而信以為不朽之人也。慮此外必有異案良方,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耕而傳焉,當高出語錄陳言萬萬。而乃諱而不宣,甘舍神奇以就臭腐,在理學中未必增一偽席,而方伎中轉失一真人矣。豈不悖哉!

  ***選自《小倉山房文集》,有刪節***

  【注】①此文是袁枚寫給名醫薛雪***號一瓢***之孫薛壽魚的一封信,信中借如何評價薛雪,批評了當時重理學輕技藝的社會風氣。②若:和,同。③不祿:死的委婉說法。④夭札:因病而早死。⑤藝成而下:語出《禮記·樂記》“德成而上,藝成而下”。⑥周、程、張、朱:即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朱熹,均為理學家。⑦刀圭:用來量取藥末的器具,代指藥物。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不意寄來墓誌無一字及醫 意:猜測

  B.今執途之人而問之曰 執:拉住

  C.貌襲之,道藝兩失 襲:承襲

  D.可以拯人,可以壽世者 壽:使……長壽

  10.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僕方思輯其梗慨以永其人

  A. 使工以藥淬之

  B. 是即孔子“老安少懷”之學也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一瓢先生其理學乎

  C. 蓋將其變者而觀之

  子不尊先人於白無一人之上

  D.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11. 作者反對重理學輕技藝,下列句子中不能體現他這一態度的一句是

  A. 羿之射,秋之奕,俞跗之醫,皆可以不朽也。

  B. 相公借布衣以自重,則名高;而布衣挾相公以自尊,則甚陋。

  C. 醫之效立見,故名醫百無一人;學之講無稽,故村儒舉目皆是。

  D. 僕昔疾病,性命危篤,爾時雖十週、程、張、朱何益?

  12. 下列對本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周公、孔子是不朽的,精神某種技藝的人也可以不朽。

  B. 薛雪留下的奇特病案和有效方劑比理學語錄有意義得多。

  C. 醫術也是仁術,薛雪通過行醫實踐了孔子的仁學,體現出他的價值。

  D. 薛雪行醫救人很有成就,但盛年辭世,令人痛惜。

  第Ⅱ巻

  注意事項:

  1. 用黑色墨水的鋼筆或簽字筆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

  2. 本卷共13小題,共114分。

  四、***21分***

  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 雖子之仇,無異詞也。***2分***

  ***2*** 子不以人所共信者傳先人。***2分***

  ***3*** 而先生獨能以一刀圭活之,僕所以心折而信以為不朽之人也。***4分***

  14. 閱讀下面這首律詩,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楊萬里

  未與騷人當糗糧①, 況隨流俗作重陽。

  政②緣在野有幽色,肯為無人減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黃。

  花應冷笑東籬族, 猶向陶翁覓寵光。

  【注】①糗糧:乾糧。首句典出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頷聯描繪了怎樣的野菊形象?***2分***

  ***2***請自選角度賞析頸聯。***3分***

  ***3***尾聯化用了陶淵明那句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3分***

  15. 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5句。***5分***

  ***1*** 復為慷慨羽聲,士皆瞋目, 。***《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2*** 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3*** 青青子衿, 。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

  ***4*** ,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

  ***5*** ,此時無聲勝有聲。***白居易《琵琶行》***

  ***6*** 青水碧於天, 。***韋莊《菩薩蠻》***

  五、***21分***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題。

  掐辮子

  劉心武

  一對白領情侶長假攜遊,去到一處近年開發出的山野景點,見到瀑布深潭,她高興得跳起來歡呼,山風掠過,將她草帽吹落潭中,她還沒回過神來,他已經躍入潭中,撈起草帽,游回潭邊,躍到岸上。她還沒做出反應,周邊的遊客已經響起掌聲,還有人說:“跟電影鏡頭似的!”

  他們躲到僻靜處,他把上衣脫下,晾到灌木上。她說:“嚇死我了。知道你要表達,可也犯不著這麼冒險。”他說:“除了對你表達,其實,還有另外的內心祕密。”她狐疑了:“什麼另外的祕密?”他告訴她,掉在潭裡的,是草帽。草帽是用什麼做的?她隨口說:稻草。他告訴她,不,是麥秸。把麥秸用水泡過,然後用雙手編成辮子,他們老家婦女幾乎一年四季都會在做完別的活計後,來順手幹這個,叫做掐辮子。一掛辮子大約彎成五圈,近年來的收購價,是一掛一元錢,一個能幹的婦女,一天掐辮子能出五六掛……

  她聽到這兒放心了,明白他內心裡,有區別於她這樣的城裡生城裡長的人的眼光和心思,草帽對她來說,不過是一種便宜的遮陽物品,可是對他來說,是他到城裡來上大學以前,奶奶、媽媽、姐姐們日常掐辮子變化成的產品。她引他聊得更多。他細細敘說。他告訴她,他們家鄉,離交通樞紐遠,歷史上屬於兵家必棄之地,如今則屬於商家緩爭之處,無山無水,開發不成旅遊區,離最近的一處古蹟也還有百里之遙,他也曾苦苦查閱過,竟找不出自古到今各方面的名人有出生在他們那個地方的,總之,那是一處平凡、平淡、平庸的所在。但是平實之地也有平安之福,城市化的浸潤,離得還遠,村莊雖然蓋起了新房,卻仍有古樸風貌,有人問城市膨脹耕地減少,為什麼還有糧食吃?他說,那就是因為還有他家鄉那樣的存在,每年還種大片的小麥,小麥收過種大片的玉米。而大田勞作之餘,婦女們就維繫著久遠的傳統,掐辮子。

  她在秋陽下聽他講家鄉,心裡彷彿陸續注入一縷一縷的光亮。他沒想到她愛聽這些。他進一步告訴她,他大學四年的費用,學費是爸爸供,生活費呢,全是奶奶、媽媽和姐姐掐辮子掐出來的。她把玩著那漸漸變乾的草帽,忽然覺得,那是有生命的東西,她把草帽像寵物般擁在胸懷。

  他們原來的計劃,是順那山谷跋涉到最深處,據說那谷的盡頭有更高更奇更美的瀑布,那裡有開發出的農家院接待遊客,在那裡可以吃到若干特別的鮮魚山蔬。但是,她提議改變行程,轉而去他的老家,她說她想看掐辮子,甚至想學著掐辮子。他很高興。他們交往並不久。這是他原來幻想過卻不敢貿然提出的。是的,這個假期很長,他們完全來得及轉換目的地。

  她隨他前往他的家鄉。絕對距離並不遠,卻要先坐火車,慢車站票,熬過一夜,再換長途汽車,再換三輪摩托,車載的終點是一處大集,從那大集鎮再徒步一小時,才到他家那個村子。確實無特點可言,就是不多的樹,模樣雷同的房舍,不甚整潔的村道,一種只能以農村命名的混合氣息。

  他把她引到自己家時,已經夕陽西下。一進院,不用他指點,她就看到好幾個盆,有塑料盆、鋁盆,還有一隻陶盆,裡面浸泡著大體等長的麥秸,散發出一種香臭之間的曖昧氣息。他媽媽迎面出了屋,手臂上有幾掛剛掐好的辮子,不是知道他們來了表示歡迎,她是地道的不速之客。他叫完“媽”就介紹說“這是我女朋友”,她趕忙稱呼“大媽”。進屋以後又見到他奶奶。姐姐已經出嫁,但就在鄰村,他說明天或許就會回來見面。奶奶坐在那裡掐辮子,弄明白她的身份後咧開只剩幾顆殘牙的嘴無聲地笑了好久。她隨即聽見院子裡雞在拍翅狂叫,她到門邊往外看,是大媽在抓雞。那隻母雞顯然一貫得寵,萬沒想到今天風雲突變,因此拼力掙扎,他知道她的心思,怕她跑出去攔阻,就站到她身邊輕輕摟住她的腰,但是她懂得,大媽聽見兒子把她介紹出來時,並沒有什麼強烈的表情,但是此刻她那滿院抓雞的肢體語言,把她面對意外之喜的滿腔熱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如此看重,並且以如此淳樸的形態表達出來,是她職場生活中不曾經歷的。

  晚飯後和大媽聊天,才知道如今四季都有人進村來收婦女們掐好的辮子,除了去做草帽,廣東那邊又有盤成“黃金條”的,沒多久是下元節,祭祀亡魂,要給他們燒“黃金條”。她發現東廂柴草間堆了不少廢棄的辮子,大媽悄悄告訴她,那都是奶奶掐的,老人手勁不夠,掐不出合格的了,可是,掐了一輩子,喜呀悲呀什麼心思都掐進去了,所以不告訴人家不收,還由著老人掐……她意識到這裡的婦女掐辮子其實更具有超出換錢的生命意蘊,眼睛潮溼了。

  他的爸爸是獸醫,那天到外地出診,第二天一早才回來。她和他一起站在院門外,遠遠看到那鄉村獸醫騎著自行車從白楊樹下過來,她忽然想大聲召喚:“爸爸!”

  16.文章以“撈草帽”的驚險場景開頭,起到什麼作用?***2分***

  17.文中“她”對草帽的認識有哪些變化?請從第三、四自然段中找出相關語句。***3分***

  18.你如何理解“心裡彷彿陸續注入一縷一縷的光亮”這句話?***3分***

  19.賞析倒數第二自然段中劃線的語句。***5分***

  20.你讀完文字後有怎樣的感悟?請用兩個詞語概括,並分別加以簡要說明。***4分***

  2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 “他”介紹麥秸辮的收購價,並說“他”上大學的生活費全是家人“掐辮子”換來的,蘊含著“他”對親人的感恩之情。

  B. “她”在“他”家體驗到了自己在職場生涯中未曾體驗到的東西,不由得產生了對職場生活的厭倦。

  C.文中說“平實之地也有平安之福”,表現出作者對城市和農村相反的情感態度。

  D. “那隻母雞顯然一貫得寵,萬沒想到今天風雲突變,因此拼力掙扎”一句,用擬人手法描寫母雞被抓時的熱鬧場面,烘托了大媽的喜悅心情。

  E. 以“掐辮子”為題,點明瞭全文線索,凸顯了濃郁的鄉土氣息。

  六.***12分***

  22. 請補寫出空缺的語句,與前兩句構成排比,使語段意思連貫,風格統一。***4分***

  作一次心靈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殘頁為車票,感受著穿越時空的欣喜。我與李白共攀蜀道,與辛棄疾拍遍欄杆, , 。

  無論是漠北黃沙,還是江南水鄉,我都一一留下足跡。

  23.SOS兒童村是一個以家庭方式撫養孤兒的國際慈善組織,天津兒童村是我國首批建立且規模最大的一個。兒童村中每個“家”都有一個“媽媽”,她既要照料七八個孩子的生活,還要承擔起教育的責任。媽媽們用青春和無私的愛,使一個個孤兒享受到家的溫暖。6月23日是“國際SOS兒童村日”請你寫一段話,向兒童村媽媽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摯,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方法,不超過48字。***4分***

  24.閱讀方式在數字時代已發生變化,請按要求回答相關問題。***4分***

  ***1***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最近完成了“第九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請根據以下兩個統計表簡要說明調查結果。***2分***

  ***數字媒介閱讀包括網路線上閱讀、手機閱讀、電子閱讀器閱讀***

  ***2***請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選取傳統紙質媒介閱讀和數字媒介閱讀兩種方式的一種,概括起特點並略作說明。***2分***

  七.***60分***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兩條小魚一起游泳,遇到一條老魚從另一方向游來,老魚向他們點點頭,說:“早上好,孩子們,水怎麼樣?”兩條小魚一怔,接著往前遊,遊了一會兒,其中一條小魚看了另一條小魚一眼,忍不住說:“水到底是什麼東西?”

  看來,有些最常見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恰恰最容易被我們忽視;有些看似簡單的事情,卻能夠引發我們深入思考……

  請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