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孩學好毛筆字

  寫好毛筆字非一日功夫,欲速則不達。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讓小孩學好毛筆字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小孩學好毛筆字方法

  第一篇:執筆

  首先要從最基本的執筆動作開始教導。

  關於執筆,古人總是將執筆與用筆結合起來講。元陳繹曾《翰林要決》說:

  "拔鐙法:李後主得之陸希聲、希聲所傳於光者止六字,後主更益二字曰導、送謂之八字訣。

  大指骨下節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鈞。

  捺:食指著中節旁。

  鉤:中指著指尖,鉤筆令下。

  揭:名指著指外爪肉之際,揭筆令向上。

  抵:名指揭筆,中指抵住。

  拒:中指鉤筆,名指拒定。

  導:小指引名指過右。

  送:小指送名指過左。

  右名撥鐙法。撥者,筆管著中指名指尖,會圓活易轉動也。鐙即馬鐙,筆管直,則虎口間空圓如馬鐙也。足踏馬鐙淺則易出入,手執筆管淺,則易轉動也。”

  此處所談執筆,已將道理說清楚,然而所講的"、捺、揭、抵、拒,導、送”八字指法,講的太實,令人易產生主要是用指運筆的模糊認識。

  正確執筆方法的要點是:

  一、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筆,無名指以指背抵住筆桿,小拇指抵無名指不貼筆桿,五指捏管的距離不要上下分得太開。

  二、指尖捏筆。指尖部分比較敏感,宜表達運筆的細膩變化。

  三、虎口張開成“馬鐙”形為佳,寫小字“風眼”亦可。這樣手掌自然空虛,可容一隻雞蛋的空間。

  四、掌豎腕亦豎。

  五、執筆鬆緊適度,太鬆易飄滑無力,太緊則運筆乏靈動之感。以上五點便於靈活用筆。***見圖1***不正確的執筆方法,往往就是不合以上五點,如三指執筆,用指關節握筆、虎口密封、手掌不虛、手腕與桌面平行角度等。執筆似乎很簡單,然如果一開始馬虎,形成不良習慣,就會直接影響學書的進步,好比學習打拳,開始時不注意“馬鐙式”、“弓箭步”的正確姿式,將來的拳法就難以提高。

  執筆的高低,一般以筆桿的中間偏下一點為宜。寫小楷及擘窠大字執筆偏下,求筆法穩重,行草書執筆偏高,運轉幅度大,筆法才能靈動。但撮住筆梢的執筆法是不足職的。

  第二篇:運腕

  腕法有三種:

  一、枕腕。枕腕是寫小楷的一種方法,因寫小楷腕易累,故以左手背墊在右,手腕下,或用竹製的“枕腕”,但不要枕得太死。

  二、提腕。提腕是肘著桌面,而腕提空。要比枕腕運筆靈動得多,也易使勁。提腕適宜寫中楷。

  三、懸腕。懸腕是手腕與肘部都離開桌面,這樣絕無依傍,自然能炙活運筆,而且作大楷及行草書必須要用慫腕法。懸腕對初學者來說,開始有所困難,但若能堅持一段時間,也就掌握了,這樣寫字運腕就無束縛之感。

  若說運筆僅僅是手腕,而忽視了肩、肘、指、腰的作用是不全面的。當然手腕是運筆的關鍵,腰、肩、肘的力量是通過腕來體現,若手腕僵硬,其它部位的力量則很難到筆鋒,小楷往往藉助指力,但指的發揮能力又是在手腕的控制範圍以內,換句話說,寫小楷的運筆也主要靠手腕,手指微弱的運動是為了表達筆鋒微妙變化的輔助手段。

  可以這樣理解,若主要靠手指的動作來運動筆鋒,永遠寫不出筆力,可見運筆的關鍵是手腕。但如果單靠手腕,手指是完全麻木與機械的執筆,則很難取得點畫線條的豐富性。初學書法,先練運腕,然後注意手指與手臂的協調配合。

  第三篇:姿勢

  寫字姿勢可分為坐姿,站姿、蹲姿三種。

  一般小楷及中楷都宜坐著寫,枕腕,提腕或懸腕均可。要求頭部微彎,肩平,含胸,但不要太駝背,胸口也不要貼緊桌子。雙腳平放。左手肘與手放在桌上,右手執筆,懸腕時肘低於肩,手腕一般不要高於其肘。

  作行草,大字都宜站著寫。站著只可用懸腕。除了注意肩臂的配合外,腳微分開,可以有點前後,腿不動。腰是軸心,腰以上可以轉動。站的姿勢除了在桌上平寫外,還有題壁式。所謂題壁法,即將紙豎掛在牆上寫,這對於腕力控制能力要求更高。

  放在地上作書,書寫大字宜用蹲著的姿勢。作小一點的字,可以右腳跪著來寫。這種寫法對控制整篇的章法有幫助,但用筆難精到,宜於作草書。日本書家往往喜歡在地上作書,故有跪、蹲,站的姿勢。

  第四篇:筆畫

  練好基本功是非常重要的。先學筆畫的寫法:可以買本字帖或者進個毛筆字教學班。主要靠苦練,值得注意的是,剛開始時絕不能急,必須一筆一劃寫好每個字。

  臨摹初學者,最好先臨規範楷書。待有一定基礎後,再學名家書法,風格可自選。孩子學習毛筆字,無論如何,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半途而廢,關鍵在於堅持。且不可急於求成,慢慢積澱才能有所收穫。

  學毛筆書法對孩子的好處

  1、感受書法的藝術魅力,培養幼兒的表現慾望和表現力

  看古今中外書家的作品,幼兒也會產生想寫的慾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我們教給幼兒書法的基本筆畫,讓他們學寫一種字型***當然是學習楷書***,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觀察、模仿,就能感受到每一個具體漢字點畫間和諧搭配的美及給人的精神氣,感受書法和寫字的不同,同時產生通過自己表現出書法美的願望。通過一點一滴的教學,幼兒的書寫能力得到提高,他們對書法的表現力也就得到加強,並從中感受到學習書法的樂趣。

  2、瞭解民族傳統藝術

  中國是一個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在歷史的長河中,各行各業群星璀璨、名家輩出。作為傳統藝術的書法,更是代代有特色,代代出新人。書法史上的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等書法家的作品,更是為後世所仰慕,後人在他們的作品前,常沉浸在一種震撼身心的享受裡,從而對我們的書法藝術,有了更深切的瞭解和感受。感受它的美,感受它與其他藝術的不同,感受它表面的靜卻似有千軍萬馬奔騰或和風麗日的舒暢、或蒼松古柏的肅穆。總之,它是一個讓人能發揮最大想象力的藝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3、培養了幼兒的自制力和毅力

  學習書法,要有一定的時間作保障。在書寫過程中,要求幼兒以一種正確的握筆、站姿來寫,寫時要專心於一點一畫的書寫,用心注意筆畫間的搭配、結構的平穩,不亂說亂動,不干擾別人,並且要完成一定數量的書寫要求。這對幼兒來說是比較難的事情,幼兒必須學會剋制自己,堅持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這無意間也培養了幼兒的自制力和毅力。

  4、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學習書法要用筆、墨、紙,一個老師帶二十多個孩子,課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要在課前課後為每位幼兒一一做好每件事,是太花費時間的事。於是,我們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讓幼兒輪流為大家發毛筆、發報紙、發毛邊紙。寫完字後,自己整理好桌面、放回毛筆、墨盒、報紙,自己擦洗被墨染黑的桌子,自己洗乾淨弄髒的手和臉。漸漸地,當你看到他們有條不紊地幹著這一切時,你會由衷地感謝學毛筆字給了五歲左右的孩子這個鍛鍊的機會,讓幼兒的自理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