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小學生主動學習

  養學生主動學習。所謂主動學習是指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學習時表現的自覺性、積極性、獨立性,是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心理能動狀態。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讓小學生主動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讓小學生主動學習方法

  一、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課前預習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課前預習,一般是在上新課前進行,也就是說,學完了今天的新知識後就要預習明天所學內容。但是,有的學生提前一單元進行了預習,甚至少數學生已經把全冊教材都閱讀了,不少學生對新知識的“探索”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預習使學生對於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為學生體驗成功創設條件。

  首先,對學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為教師對學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動力,能激起學生潛在力量,激發向上的學習主動性。其次,創設使他們都能獲得成功的機會,進行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精心設計練習,佈置分層作業。再次,展示成功,讓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展示的機會。營造享受成功的情景。

  二:培養良好的師生情,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1:努力拉近與學生間的心裡距離。

  那就要求教師首先要敢於放下自己的架子,想方設法拉近學生,縮短與學生的心靈距離,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接受你、認可你。教師除了在課堂上以平等、熱情的心態對待學生外,還應在課外舍得感情投資,多接觸學生,主動找學生談心,詢問其學習、生活情況。

  2: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的選擇、學生的個性,關心每一位學生。在學生有錯時,不過分批評指責而是給他們改過的時間和機會,使學生感到“老師在期待著我”,從而自覺地投入到積極學習之中。

  三:努力改進教學行為是學生主動學習的根本途徑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儘量落實“四不”原則:

  ***1***學生自己能學會的,教師不教;

  ***2***學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師不導;

  ***3***學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師不啟;

  ***4***學生自己能說出的,教師不引。這樣,學生才能樂於探究、勤於實踐,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善學”

  激發小學生主動學習方法

  首先,教師要轉變教育思想,要由單純的應試教育轉變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把小學生從繁重的課業負擔中解脫出來,教師要想方設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心靈深處接受你、認可你,從而使學生產生髮自內心的驅動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之中。

  其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喜歡數學,愛學數學,通過認真、努力的學習。變“苦”為“樂”,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尤其對一些後進生,教師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使他們感到,經過自己的努力是會獲得成功的。

  最後,經常“激勵”學生。作為教師不應吝嗇“激勵語言”,因為正確運用“激勵”策略,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慾望倍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一旦有了學習慾望,就會主動地進行學習?上數學課時,可以採取不斷變換“激勵”策略的方法來使學生感到“新”,以常“新”來促使學生常“主動”。對敢於發言,哪怕是說錯了的學生,對一貫紀律很差,但在本課中表現較好的學生,要給予大張旗鼓的表揚。對好學生,教師要把握好時機適時地給予鼓勵和表揚。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班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總之,正確使用“激勵”策略,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其主動學習的慾望。

  小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1.讓學生理解教材,發現新知

  在教學中,要讓學生自己動腦去理解教材,促使學生積極、自覺地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展智力。要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新問題、探求新知識。

  2.讓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主動地提出問題正是需要學習的開始,因為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教學中,要努力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通過多種形式,組織學生認真分析,主動議論,從而去偽存真,掌握重點,及時攻克難點,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學習。

  3.讓學主動參與,總結歸納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學習過程中具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通過動腦、動口、動手,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真正體現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總結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讓學生自己歸納學得的知識和獲得知識的方法,不僅能及時地反饋資訊,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