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提高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

  轉瞬之間,剛剛發生的許多事情就成為了“歷史”,翻開我們的課本,紛繁複雜的歷史知識更讓我們目不暇接,如何讓“歷史”成為我們頭腦裡的“電影”,活學活用呢?同學們不妨從自己身邊入手學“歷史”吧!

  

  一、認真上好第一節導言課

  第一節導言課非常重要,這關係到本班學生對歷史學習的態度。在這裡,我採用多種方法吸引學生。首先讓學生知道歷史是一門什麼的學科,歷史的概念是什麼,學習歷史知識的作用是什麼***從古今中外的事例和現實生活中讓學生理解***,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是什麼等等。從這些知識中讓學生對歷史知識有一個粗淺的認識,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二、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講解一定要語言流暢,形象,生動,這樣才能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反之,拖沓,抽象,呆板的語言則會讓學生厭倦而惡化課堂氣氛,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基於這樣的認識,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非常注意運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表現風雲變幻的歷史事件和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創造一種歷史的意境和氛圍,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而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多重學科知識的結合

  我們在給學生灌輸知識的時候,不能單一的講解本學科的相關知識,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就會覺得枯燥無味,打擊他們的學習興趣。我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科知識的銜接。如:我們講到中國是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藥,我們不但要講解它的發明時間,怎樣發明的,我認為還要從化學、物理方面給學生講解火藥的組成部分,怎樣配製,它的爆炸原理等等。講到新航路的開闢,我們就要和地理知識相結合,理解世界地圖的概況,為什麼會出現季風,為什麼會出現潮汐等等。這樣學生在接受知識的時候才不覺得枯燥乏味,並且還認為你老師知識淵博,學生更加崇拜你,這樣的教學效果應該不言而喻吧!

  四、教學中穿插歷史小故事

  在初中學生這一年齡階段,基本上的學生都對偉人的豐功偉績、各種事件的動人歷史故事有較為濃厚的興趣,因而,教師能以講故事方式講述歷史,這樣,既能使學生引人入勝,又能使學生掌握歷史知識。例如,我們講到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可以引入“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成語典故;講到三國曆史,我們可以引入“三顧茅廬”“周瑜打黃蓋”等這些歷史典故。但是,特別要注意故事本身的真實性和生動性,一定要注重語言的生動和形象有趣。

  五、與歷史影片和各種資料的結合

  我們都知道,大多數人都喜歡看電視,孩子也不例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結合一些歷史影片進行教學。如在八年級上冊,我們講到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們中華民族的欺辱,我們可以通過影片《南京!南京》《南京大屠殺》等相關資料進行講解。講到甲午中日戰爭,我們可以講解《甲午風雲》等影片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解。這樣,既能完成教學任務,也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還能更好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何樂而不為呢?

  六、與時事相結合

  歷史教學本來就不應該是為“歷史而歷史”,否則,不但會使學生失去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也無法完成歷史學科本身應該承擔的任務。所以歷史教師不但要讓學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更要讓學生運用這種智慧來關注現實,解決人類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與時事的結合。如,現在的巴以衝突,伊朗核危機導致的中東和平程序;朝鮮核危機;世界性的環境汙染;節能減排工程等等。從而讓學生解決歷史學習中的“怎麼辦”問題。達到真正的素質教育。

  七、採用多種教學手段

  單一的教學手段也能使學生感到疲倦,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不妨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我們可以更廣泛的採用電教媒體提供的資訊,充分利用電教媒體把遠的拉近,把抽象的變成具體,把虛的辦成實的,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激發他們的認知興趣和求知慾,這樣學生會精神振奮,全身心投入到就教學情境中,從而達到最佳效果。有條件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實地參觀瞭解。如到遵義會議會址、息烽集中營等地,讓學生實地瞭解效果更佳。

  要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還有很多種方法,我只在這地方談談我的一點粗淺認識,講到的只是其中的某些方面,可能中間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給出批評和指正,使我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教學是不斷探索,不斷學習,不斷創新的過程,所以我們以後還要在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反省、創新,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