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歷史世界近代史複習提綱3

  人教版高中歷史世界近代史複習提綱三

  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形成了新的政治格局,即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大陣營的對立和鬥爭

  ***2***新中國誕生

  2.內容

  ***1***“另起爐灶”:新中國不承認國民政府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的外交關係,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關係。這就使中國改變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政治上建立起獨立自主的外交關係。

  ***2***“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餘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以鞏固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

  ***3***“一邊倒”:就是新中國政府在外交上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陣營一邊。它使新中國在保障人民革命勝利成果、保衛和平、維護獨立與主權的鬥爭中不致處於孤立地位。

  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背景

  ***1***衝破了美國的外交孤立,同蘇聯等17個國家正式建立了外交關

  ***2***新中國積極同鄰近國家和新興的民族獨立國家發展友好關係

  2.過程

  ***1***1953年12月,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第一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1954年周恩來同印度緬甸發表聯合宣告,一致同意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關係的基本原則

  3.內容

  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原則

  4.意義

  ***1***標誌著新中國外交的成熟。

  ***2***它是我國處理國與國之間關係,參與國際事務所遵循的一項基本原則。它為開創中國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3***它在世界上也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原則。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臺

  1.日內瓦會議

  ***1***背景:美國干涉中國內政,並企圖從印度支那地區威脅中國

  ***2***目的:為了和平解決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

  ***3***成果:1954年4月在瑞士的日內瓦舉行會議,達成《日內瓦協議》。

  ***4***意義:這是新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重要國際會議。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的積極作用,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聲譽。

  2.萬隆會議

  ***1***背景:亞非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2***內容:議題是討論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等;周恩來鮮明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成功

  ***3***影響:1955年4月召開的萬隆會議,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亞非國際會議,代表著國際舞臺上一種新興力量的崛起,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聯絡,會後中國與更多的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