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調整孩子的學習心態

  學習心態太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長要適當的調整好孩子的學習心態。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調整孩子學習心態的技巧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調整孩子學習心態的技巧

  一、 明確期中考試的性質意義

  期中考試的性質就是診斷性考試,重點在於考察學生對學習的診斷能力。一是診斷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什麼問題,二是診斷老師在教學上存在什麼問題。對學生而言,期中考試就是看看自己對上半學期的知識掌握得如何,並通過對成績的分析進而反思自己上半學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二、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幫助孩子樹立學習信心

  家長必須保持理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成績。對於孩子的努力和進步應進行及時的肯定,而不是過度糾纏在考分上。家長的焦慮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甚至會引起孩子內心的譴責和自卑,更不利於以後的學習。期中考試的成績基本能反映學生在上半學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來說,學習成績不理想首先要考慮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沒有用對學習方法那勢必會學得累,考得更累。學習要有規劃,並採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才能輕鬆贏取高分。理智的家長會積極利用好這次期中考試,使之成為改變孩子學習成績的契機。

  三、如何分析期中考試成績診斷上半學期存在的問題,調整下半學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

  通過期中考診斷孩子學習問題可以通過兩步走:一是做好試卷分析,二是深入分數的本質,剖析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況。

  1、剖析試卷重點關注失分點

  做試卷分析時,首先要分析孩子哪科發揮正常,哪科發揮不正常;哪科是強項,哪科是弱項。然後根據孩子得分和丟分的情況,進行認真核算,在試卷上找出失分點進行歸納分類。過難的、不會的屬於知識缺漏的,具體要做好知識補救***詳見第2點***。要特別關注研究孩子能做、會做、應知、應會、應得、但丟了分的,這屬於孩子的習慣問題。要幫助孩子搞清楚不該丟的分是在哪兒丟的、還要找到原因,找到改進的方向,然後想辦法強化落實。

  2、期中考試後,查漏補缺不可鬆懈

  期中考試後,是學生補習的絕佳時期。這時學生學習已入正軌,經過期中考試後,學生們已暴露出許多學習上的問題,正好從分析試卷著手查漏補缺、梳理知識、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針對學生的個性學習特點對症下藥,以同步提高為輔導主線,同時補習前階段欠缺的知識,使學生在接下來的考試中收到立竿見影的顯著效果。

  3、幫助孩子制訂學習策略

  在幫助孩子正確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狀態後,家長要幫助孩子制訂期中考試之後的學習策略,認真落實到學習細節。不少孩子考試後總會懊悔自己“太粗心”。這些孩子在經過了試卷測試分析後,往往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論。大部分人做錯題的真正原因是不能深層次理解題意或者“閱題”太少而導致的。基礎知識不夠牢固,平時沒有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即使考前花費了大量時間,也難得收到期望的效果。加上考試時的緊張,失分當然在所難免。找到症狀,進行了針對性地教學,孩子的成績一定可以全面快速地提高。

  調整孩子學習心態的建議

  正視現實調整心態

  考試後,父母的期望、老師的誇獎或責備、同學間的分數排名、親戚朋友的攀比等等,這些都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孩子的成績已經成為現實,家長就應該和孩子一起勇敢地正視它、面對它,並想辦法對症下藥,在以後的考試中吸取經驗和教訓,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多角度看名次

  排名次是衡量孩子進步與否的手段之一。對於一些總是排在後面的孩子來說,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多角度分析排在最前面的人和排在後面的人,縱向比較排名,看孩子是否進步了,掌握的知識是否更多了。如果將目光只放在眼前的名次上,就很難繼續進步,部分排名比較靠前的學生則可能會盲目樂觀,一點點退步。

  開學瞭如何調整孩子心態

  1調整生活習慣

  暑假裡,同學們熬夜看電視、玩電腦、一覺睡到自然醒,開學前兩天才突擊寫作業……但是,開學了,大家要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就餐時間、學習時間等。逐漸調整到正常的狀態,更要減少看電視和玩遊戲的時間,要不開學後遲遲進入不了狀態,早上醒來晚,遲到不說,課堂上會犯困、走神等。趕快使“貓頭鷹”型的學生調整為“百靈鳥”型,儘早開始調整生活習慣,在學校能有最佳的學習狀態。

  2消除“開學焦慮症”

  開學了,有的同學還留戀在暑假無憂無慮的生活之中,一想起上學,心裡多少有點不樂意,難免會出現開學焦慮症狀;有的孩子是寒假作業沒有做完,擔心受批評;有的孩子是在寒假裡作息時間完全打亂了、飲食也沒有了規律等,想到上學,就會難受。建議孩子們這兩天逐漸調節生活規律,回憶上學期曾經學過的知識,適當預習本期所學內容,逐步適應開學環境,也可以多加強和爸爸媽媽的交流,幫助其消除“開學焦慮症”,使其迅速回到學校生活中來。

  3準備學習用品

  學習用品要早早做好準備,可以準備:書包、筆、練習本、作圖工具等,千萬不能在開學後再匆匆忙忙、丟三落四的採購。更謹防開學第一天,和家長們擁擠在文具店,還常常遺漏些許學習用品。還應仔細檢查和整理寒假作業,開學當天就能從容地交上作業,不會出現落了作業題目沒有做或者丟掉作業本的情況了。更要準備好入學通知書,記得檢查通知書是否填寫完整,還有哪些需要做的事情忘記做了,開學前還來得及完成。準備開學的“行當”,為自己創造良好的開學氛圍。

  4制定目標和計劃

  新的學期新的希望,每個孩子都希望在新學期裡有好的表現。假期開學前,制定切實可行目標和學習計劃,能起到激勵作用。計劃制定好了,還要在新學期內嚴格按照計劃執行,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5專家建議

  交幾個知心朋友: 朋友是青少年成長中不可或缺的資源,尤其到一個新環境朋友更重要。把自己面臨的問題、壓力與朋友交流,或許他也正面臨這樣的問題,你會發現其實你的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或朋友已經給了你很好的啟發。

  調整好心態:一旦你遭遇了學習適應不良的困擾,怨天尤人是於事無補的。這時候,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相當重要。事物都有兩面性,如果你只看消極的一面,路會越來越窄;如果你挖掘出事物積極的方面,並能用正確的心態面對,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糟。

  改善學習方法 :由過去教師督促變成自己主動。這就需要在學習方法上有大的調整。做好預習工作,知道聽課的重點,對老師講的開頭、結尾、強調的部分,要使自己注意力高度集中,做好課堂筆記,課後進行必要的整理,積極思考,善於質疑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端正學習態度:要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才能主動學習;要知道自己學習環境來之不易,才能不輕言放棄。端正的學習態度來自於強烈的自我認同。只有認同我對學習是需要的,我學習好是有意義的,才能對學習形成一個穩定的良好的態度。其實,良好的學習態度是學習成功不可缺少的靈丹妙藥。

  6主動學習摸索方法

  第一,學會預習爭主動。預習是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預習,可以對自己將要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瞭解,從而有重點、有目的地去聽課,尤其是自學不能夠弄懂的知識,更要注意老師的分析與推理,學會正確的思維方法。預習時,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對課文中關鍵知識點、知識結構可圈可點,可作些筆記,這不但能夠加深學習的印象,而且能夠為以後的學習積累資料,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預習的時間和科目可根據當天的學習情況靈活安排,基礎薄弱的學科應堅持課前預習,這樣,在聽課時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爭取學習主動。

  第二,學會聽課保效率。聽課時間是同學們學習的主要時間。聽課效率高,當堂掌握的知識與方法就多,同學們就有可能按時完成學習任務,做練習時往往能夠得到一種愉快、成功的體驗,進一步激發學習慾望,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可是部分同學聽課時存在以下幾種不良傾向:一是自以為弄懂了,分神;二是一遇到難點聽不懂,就情緒緊張、煩躁不安;三是不注意聽老師的分析,和老師一起思考,只顧埋頭記筆記。這些都應改正。同學們應做到上課保持集中注意力,與老師一同思考,注意和老師交流,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適當地對一些重點內容作些簡要筆記,課後再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識,學習效果會大大提高。

  第三,學會複習保鞏固。複習是鞏固知識的良好途徑。部分同學的學習往往停留在課堂聽講,課後做練習的簡單模式上,沒有講求科學的複習方法。複習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整理課堂筆記,閱讀教材,背誦重要內容,做練習,與老師、同學相互討論某些問題,歸納知識體系,重點突破某個知識點等都是複習的形式。每個同學都可結合自己的實際進行科學系統的複習。

  7主動與同學交流

  第一,要用積極主動的態度與班級同學交往。不能夠事事等待別人來關心自己,更不能孤芳自賞。可主動向他人介紹自己的優點、缺點及愛好、性格等,讓他人更快了解自己,從而主動與別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第二,主動幫助同學。當別人有困難時,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別人,在學習上、生活上多關心他人。這樣,你就會贏得友誼與快樂。

  第三,積極參加班集體活動。班級開展的主題班會、討論課、校內及社群活動、運動會、文娛活動等,不僅要積極參加,而且要儘自己所能,為班級爭光。這既是展示自己,把自己融進班集體的大好機會,又能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1.針對孩子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方法

2.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該怎麼辦

3.如何端正孩子的學習態度

4.家長對孩子學習鼓勵的話

5.教育孩子好好學習的方法